汪精衛的子女們最終結局如何?
1944年1月,汪精衛走入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年。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1943年12月19日的一場手術,取出了1935年遇刺時留在體內的彈片,但誘發了一系列感染。1月8日,汪身體忽然發熱,背部劇痛,初疑為傷口複發,後又診斷為風濕神經痛。1月29日,汪精衛致電周佛海:「弟傷口已完全平復,數日來寒熱疼痛,乃系著冷以致風濕,竟至不能行動……下屆院議,當請思平或民誼任代主席,公博兄如能來代國防會議主席最好。清鄉會議則展期。」算是對重要人事問題做了一個安排。
此後兩個月中,汪精衛一直不能站立與行走,精神至為焦慮。3月4日,汪再次接受了手術治療,但自此一病不起。1944年11月10日,日本人致電汪精衛的長子汪文嬰:「汪兆銘今晨6時體溫40度,脈搏128,說囈語。」當天下午4時,汪精衛在新愁舊痛中,客死東瀛,走完了其大起大落的悲劇人生。耿耿「護林心事」,付與東流。此後,作為一個「漢奸」的符號,他在中國人的政治理解和歷史情感中,一直發揮著重要影響。
汪精衛最終還是沒有實現他所幻想的「曲線救國」春秋大夢,於抗日戰爭前夕的1944年病死在了日本名古屋,以人死身滅的代價,逃避掉了最終的審判。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汪偽政府的要員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也是難以倖免被叛處了無期徒刑。
老人們常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汪精衛與妻子陳璧君的「賣國賊」行為,或多或少的對他們的子女產生了影響,他們的子女也從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汪精衛後代,他們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嗎?離紐約不遠,一個林木扶疏的老人公寓里,住著一對華人夫婦。美國鄰居們不會想到,這兩位耄耋老人有一重在華人看來比較敏感的身份:他們是汪精衛的女兒汪文惺和夫婿何孟恆。
汪精衛與妻子陳璧君共生有六個子女,除了第五個夭折,其餘都很長壽。這些子女多將往事塵封在心底,諱莫如深,唯一肯談家族掌故和個人身世的,只有汪文惺夫婦。
長子汪文嬰,於1913年出生於法國蒙太尼城,當時汪精衛夫婦正在法國留學,後來汪精衛夫婦決定回國追隨孫中山參加反袁鬥爭,就將汪文嬰交給了好友一同在法國留學的方君瑛、曾醒照顧撫養。
方君瑛還是在歐洲獲得數學學位的第一個中國女人,曾醒是方君瑛四哥的遺孀,與汪精衛同是同盟會成員。三家人的關係一直都很好,所以汪精衛夫婦很是願意將長子託付給她們。
汪文嬰名字中的那個「嬰」字,還是因為汪精衛夫婦為感激方君瑛對長子汪文嬰的照顧而取的,「嬰」與「瑛」正好是同音。
汪文嬰早年留學德國,學習的是政治經濟,後來他娶妻譚文素,現在的南京還有一幢譚文素公館。汪文嬰回國後,曾在汪偽政府中任職,做的是軍事委員會第三廳軍需處處長,貌似是個肥缺。抗日戰爭勝利後,汪文嬰沒有因在汪偽政權工作受到審判,而是去了美國,定居在了加利福尼亞州,過著深入簡出的生活。
汪文悌,1928年出生。畢業於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在香港從事橋樑建築,多次應邀回內地開展合作項目。抗戰勝利之後,1946年以漢奸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月,緩刑五年。
汪文惺,1914年出生。早年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學習,後來在香港任教於多所小學。退休後定居美國新澤西州。
汪文彬,1920年出生,曾任印度尼西亞政府醫藥部門高級主管,後來在印度尼西亞當修女。
汪文恂,1922年出生,早年為父親汪精衛整理文稿,後來任香港大學教育系教授。2002年去世。
汪精衛的孫子情況,因為資料的卻是,現在不詳。
汪精衛還有個哥哥叫汪兆鏞,一生忠於清朝,罵了汪精衛半輩子。
無論民族英雄還是民族狗熊,只要有子女繁殖後代:其子孫後代都想為自己的祖先漂白。就是日本靖國神社裡的甲級戰犯的後代都概莫能外!汪精衛是舉世公認的大漢奸:現在他的子孫後代還很少:掀不起風,也作不起浪。如果千百年後:汪精衛的後代多到與現在秦檜的後代一樣多:誰敢保證汪精衛的後代不想給自己的祖先翻案?無論汪精衛的子女們如何想:汪精衛身上的大賊皮是全國人民披的,誰都難剝掉。秦檜的後代都給自己的老祖宗剝快一千年的賊皮了:到現在都剝不下來。這就充分證明:人不能通敵叛國,否則會遺臭萬年。
從1905年創立同盟會開始,汪精衛不離不棄地追隨孫中山左右,為革命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孫中山手書同盟會誓詞有人曾經這樣說過,「孫中山無胡、汪不盛。」這個汪就是指汪精衛。 1905年,汪精衛,在日本見到孫中山就一見傾心,從此就成為中山先生最忠實的信徒。而且當時同盟會八名章程起草人,汪精衛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同盟會成立時設有執行部、評議部和司法部三個部,跟孫中山認識不久的汪精衛當選為評議部部長,這一年他只有22歲。1905年11月,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正式創刊,作為主要編輯之一的汪精衛在創刊伊始就充分顯露出了自己的文采。
民報時期等於是青年時期的汪精衛,是一生當中最燦爛最閃光的時期, 《民報》早期的任務是宣揚革命思想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理論。汪精衛不但以各種筆名發表了很多文章,同時也作為孫中山的代筆人成為了三民主義理論的主要闡述者。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宣告退位,13日孫中山辭職,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汪精衛沒有接受出任廣東總督的邀請,而是實踐了「革命成功後,一不作官,二不作議員,功成身退」的諾言,跟陳璧君完成婚禮,遠赴法國留學。
1917年,在孫中山的召喚下,汪精衛回國。最終直到孫中山彌留之際,負責為他起草遺囑的仍然是汪精衛。
對於這兩份遺囑,孫中山還是像以前那樣,幾乎隻字未改便簽了字……
※看了這篇文章,你會知道為什麼會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被黑了數百年的魏忠賢,為何民間有人要為他洗白?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教會你在領導面前夾著尾巴做人
※曹操墓一發掘,竟然這麼多人說是他後代?
※朱元璋一枚銅錢逼死沈萬三,是仇富心態嗎
TAG:煮酒談詩扒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