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作者:周毛新

《嶧山碑》,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221年)後,於次年東巡到嶧山,為炫耀其文治武功,命丞相李斯等書寫並鐫刻的第一快刻石。

《嶧山碑》原石已失,也無原碑拓本傳世,現流行的各種刻本均「摹刻」,而以「長安本」為最好,即《上海書畫社》1986年出版的「篆隸本」中的影印本。

《嶧山碑》圍子分為兩部分,前部分為「皇帝詔」,計144字,刻於公元前219年。後部分為「二世詔」(即「皇帝曰」之後),計79字刻於公元前209年。由於封建等級制度原因,「二世詔」字要略小一些。

由於李斯寫在竹木筒上的小篆墨跡至今為能流傳下來,故刻石便更顯珍貴。唐張懷 譽其書云:「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清楊守敬贊為:「筆畫圓勁,古意畢臻」(見《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第55頁)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嶧山碑》線條圓潤流暢。結果對稱均衡。形體清瘦修長,風格精緻典雅,可謂一派貴族風範。加之該碑筆法嚴謹,端莊工穩,臨寫尤其能強化手腕「提」的功能,增強「中鋒」意識,因而不失為學書入門的最佳範本。

值得注意的石,有的人認為此碑線條粗細勻稱,用筆似乎簡單,甚至以為用禿筆或將筆尖剪掉書寫即可完成,其實,這是極大的誤解,其原因是未能「透過刀鋒看筆鋒」,對小篆筆法沒有作深入了解所致。倘若將《嶧山碑》解析解讀後便可發現,其線條是在圓勻的筆致中凝結著敦厚的力量,滋潤而不軟沓,流暢而不浮滑。它使人們在圓勻勁挺的點畫中,仍能品出雋永超逸的韻味。可以說,《嶧山碑》線條的墨跡呈現應當是鮮活的,跳蕩的。既有力度又有厚度,更有線條自然的粗細變化及書寫時的節奏變化,切忌把它當成板滯僵硬的美術體對待。

臨寫此碑。首重用筆,妙在用鋒。因為沒有寫出高質量的線條,結構再好仍是無功而返。因此,掌握正確的用筆犯法至關重要。那麼,應當怎樣臨寫此碑或者說應當注意什麼呢?我們知道,小篆的點畫只有兩種,一是直畫、二是弧畫。但無論哪一種點畫。其書法都有「起、行、收」三個過程。所謂「起」,即「逆鋒起筆」,它要求筆鋒應朝行筆的反方向入紙,使其鋒藏。對初學者而言,起筆「藏鋒」使一個難度較大的而又必須首先解決的技術問題。它不僅關係到點畫書寫的力度,而且對點畫之間的承接呼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熟練地掌握「起筆」的這個技術動作,學書要想深入那將是寸步難行。所謂「行」,即「中鋒行筆」,它要求勻筆時筆鋒處於線條的中間,同時應充分利用筆毫的彈性,用「提」法抽擎「殺紙」而行。當然,在運筆的過程中並非就是「一味」的「提」,其中也有「按」的成分控制線條的圓勻及水墨的摻入含量。並且,不讓筆墨「走偏」,還常常伴有連續的餓提按交替動作,這種情況在書寫弧畫時尤為明顯。但應注意的是,書寫弧畫時,最好不要用「捻管」的方法來維護「中鋒」,而應儘可能通過「腕」的「旋動」,伴以微妙的提按來對鋒芒加以驅動,這樣產生的線條更富有彈性。另外,在連續出現弧形的線條時,「提按」的幅度還可能加大,但一定要注意「交接」自然,不露圭角,以保持線條的流暢。所謂「收」,即「回鋒收筆」,它是運筆至點畫盡頭時的一個技術動作,通常為「一駐即收」並伴有輕微的「反彈」現象。值得注意的是,收筆的「回」並非是為了填補點畫尾部的缺陷,而是「回頭」尋找下一個「落點」,同時,在「回」的瞬間將筆鋒「挺正」,以迎接下一個「逆鋒起筆」。

再就是「筆勢」的問題,臨寫《嶧山碑》切忌將每個字視為點畫的機械組合,而必須考慮到「形」所導致的「勢」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字比做人體,四肢五官如同點畫,則「勢」就是「筋脈相連」。儘管它是看不見的,但卻是維繫生命的「內在網路」。人一旦有了「筋脈相連」,就有了生氣、活力,一旦缺少「筋脈相連」,就如道具「模特兒」,哪怕外觀再美,一看便是「死」的。因此,就書法藝術而言,「形」的作用遠遠無法與「勢」抗衡。有了「勢」,字就靈氣飛動。沒有「勢」,字就板滯僵硬。那麼,臨寫《嶧山碑》怎樣才能產生「勢」呢?關鍵再處理好點畫之間的呼應關係。即在熟練地掌握各種點畫的書寫的基礎上,在具體書寫每一個字時,不要將各個點畫孤立地看待,而要將他們當作一個有機的整體。當第一個點畫書寫完畢,應順勢使筆鋒迅速地找到下一個「落點」。也就是說,上一筆的「收筆」就是下一筆的「逆鋒起筆」,而下一筆的「收筆」又緊接再下一筆的「起筆」,這樣承上啟下,環環相扣,循環往複,自然意氣連貫,顧盼生情,神氣活現。

「學書之要,惟取神、氣為佳。若模(摹)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所為耳」(蔡襄《蔡中惠公文集》)。過去許多人臨《嶧山碑》,多重結構而不究用筆,多重形而不求質,故往往落入俗套,這一點不能不引起臨習者注意。


李斯《嶧山碑》全本 (高清版

嶧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書 高218厘米,寬84厘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原立於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保存,現存於鄒城市博物館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戰亂,原石被野火焚毀。此石是宋太宗趙光義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鄭文寶根據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陰有鄭文寶題記。《嶧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由宋代人所刻的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為最佳,現藏在西安碑林里。

在秦的統一事業之中,一個重大的功績就是統一了文字。中國的漢字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從最早出現在陶器上的符號,刻劃在獸骨龜甲上的甲骨文,和鑄造在鍾、鼎上的金文,以及到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文(大篆),只有在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後,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統一了中國文字。李斯曾經說過:上古創造大篆字體,廣為流傳,但由於時間久遠,人們多不能認識。所以現在刪掉繁雜筆劃,省略異體字形,改進成為小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對發展中國文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的十餘年間,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先後五次遠途巡視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東齊魯故地登陶縣的嶧山(今山東鄒縣東南)時,登高遠望,激情滿懷,對群臣說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銘,遺傳後世。」李斯當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於嶧山之上。這就是著名的秦《嶧山刻石》。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還有一套書法理論,他在談到用筆的方法時說:寫字,用筆要急速迴轉,折畫要快,象蒼鷹俯衝盤旋一樣。收筆好比游魚得水,運筆就象景山行雲,筆畫的輕重、舒捲,應自然一體,大方美觀。從《嶧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書法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結構勻稱,點畫粗細均勻,既具圖案之美,又有飛動之勢。書藝之高超掩滅先軌,散絕後賢,使一切寫小篆的人皆難入其境,成為後世臨摹學書之佳。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秦小篆《嶧山碑》臨寫技法

小篆在文字書法的規範發展上有很大貢獻。《嶧山刻石》現藏在西安碑林里.但秦代的遺本已然很少,即使如此亦不能輕易捨去不用,筆畫略細而勻整,且多用圓筆,字體呈方形,表現圓渾流麗之風格,確與琅邪等異趣。許慎《說文解字》: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秦統一六國,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推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項便是統一文字。

嶧山刻石書體是小篆,傳說也是李斯的書法手跡。鄭文寶重刻的南唐徐鉉摹本,風格圓轉流麗,筆畫細而勻整,字體呈方形,風韻已經與泰山刻石不同。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載:「始皇刻石紀功,其文字李斯小篆,後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而歷代摹拓,以為楷則,邑人疲於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今聞有嶧山碑,皆新刻之碑也。《泰山刻石》年代久遠,字跡漫漶,剩字很少,傳世拓本有53字本、29字本不等,雖接近李斯書風之原貌,但臨習時多有不便。徐鉉摹《嶧山刻石》,雖去古已遠,但從臨習取法的層面來看,只是退求其次的替代方案罷了。《嶧山刻石》是宋初徐鉉的摹品,真品實物在此前便遭損毀了。

嶧山刻石臨習要點是:運筆要控制好弧度,轉折不可裸露圭角,筆畫搭接自然,不露痕迹。墨中含水要恰到好處。可根據個人習慣而定,不管是乾裂秋風還是潤含春雨,以能「見筋」為妙。下筆的力度要均勻,提按變化不可太大,線條工整,穿插勻稱。結構方中帶長,講究對稱,端莊大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正側 的精彩文章:

吳昌碩篆書西塘記
弘法大師急就章
董其昌臨天馬賦
張弼《草書元宵七言絕句軸》兩種
叢文俊2001年巨幅題跋珍品集萃

TAG:無正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