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反導難以突破,俄羅斯轉而尋求的導彈突防能力是啥?

反導難以突破,俄羅斯轉而尋求的導彈突防能力是啥?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根據俄羅斯依據美俄START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公布的數據,目前俄羅斯處於部署狀態的戰略核武器共523件發射工具(包括陸基、海基和空射巡航導彈),彈頭1765個。其中,戰略火箭軍的陸基核導彈是俄核威懾的基石,共包括導彈286枚,共攜帶286個戰略核彈頭,其中,46枚R-36M2(SS-18)導彈,30枚UR-100N(SS-19)導彈;36枚公路機動的「白楊」導彈(SS-25),18枚「白楊M」(SS-27)和96枚RS-24「亞爾斯」(SS-29)導彈。

從上述數量可以看出,作為蘇聯第一種實用陸基機動洲際導彈,「白楊」和改進發射車的「白楊M」正在逐步減少,可能最終退出現役,而俄羅斯未來機動式部署戰略核導彈的核心力量是RS-24「亞爾斯」導彈——未來可能再加上目前尚處於試驗階段的「微型洲際導彈」RS-26型。

近日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視頻中,進行公路機動部署的「亞爾斯」

相比陸基核力量, 目前俄海基核力量因為「圓錘」導彈研製裝備進度緩慢,迄今只裝備了32枚(只有2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裝備有導彈),在現代化程度上要比陸基核力量差不少,主力還是液體燃料的R-29RM導彈。

蘇聯/俄羅斯各型潛射彈道導彈

當然,儘管如此,以俄羅斯這樣規模的核力量,美國現有的反導攔截彈就算百分之百攔截成功,且一發導彈攔截一發導彈(而不是一個彈頭),也拯救不了美國主要經濟地區被炸成放射性廢土的命運。

但是——討論美俄核力量對比的時候始終不要忘記美國是「先發制人」派,美國的核戰爭想定是首先使用核武器,其陸基「民兵3」導彈和海基「三叉戟」導彈精度較高,當量較大,B-2隱身轟炸機突防能力較強——近年來俄羅斯還指責美軍研製的B-61-12等精確制導的戰術核武器和F-22隱身戰鬥機結合,實際上也具備「准戰略」打擊能力,即用來摧毀俄導彈發射井。

而傳統上來說的主要二次核反擊力量——核潛艇方面,俄羅斯的潛艇大部分老舊不堪,即使是採取「堡壘海域」戰術,因為其反潛力量多年未得到更新,且艦艇數量嚴重不足,在美國「海狼」、「弗吉尼亞」級等先進攻擊型核潛艇的滲透面前,也談不上安全,很可能大部分核潛艇會被先發制人的擊沉。

即使是生存能力最強的公路機動核導彈,也會被B-2轟炸機通過合成孔徑雷達搜索發現和攻擊,實際上真正能生存下來多少也很可疑——此前有分析指出,俄羅斯地廣人稀,西伯利亞地區幾乎寸草不生的地理環境,不太適合陸基發射車逃避空中雷達偵測——這一點和中國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繁忙的公路運輸和極其重視道旁植樹等因素實際上對發射車逃避雷達追蹤很有用。

根據當初START條約談判時的想法,俄羅斯本來應該擁有比美國更多的核武器,以平衡其技術上相對落後的問題。

但事實上由於經濟問題,俄羅斯實際裝備的核武器數量反而不如美國,尤其是美國找種種理由「拖延」執行START條約。

此外,畢竟美國經費比俄羅斯充裕的多,「非部署」狀態的核武器保存情況顯然也要好於俄國,因此實際上美國可用的核武器數量更多。

美國公開信息中宣稱還具有6800枚左右的核彈頭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一旦發起「第一擊」,俄羅斯的核武器很可能大部分被毀,最後或許只有幾十枚公路機動式洲際導彈和一兩艘核潛艇能僥倖生存,並發起反擊。

這樣一來,美國的反導系統就會有巨大的價值了。

事實上這也正是當初美俄START條約談判的時候,俄羅斯堅決反對美國部署反導系統。最後雙方談崩,美國單方面開始部署反導系統的重要原因。

要是在冷戰時代,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很可能引發START條約談判整個崩潰,最後雙方進入無限制大造核導彈狀態……

但畢竟時代不同了,今天俄羅斯唯一能制衡美國進一步擴大核優勢的手段,就只剩下談判了,所以無論如何俄羅斯也不會讓START條約談崩。

俄羅斯當然也在試圖建立自己的反導系統,本周中俄宣布要召開反導會議,這是去年中俄首次反導司令部演習後,又一個高層次反導合作的動作。儘管俄羅斯吹噓自己的「努多爾河」和A-235反導系統,但這套系統的實戰能力恐怕非常有限。

中國既然已經在先進的動能殺傷器攔截系統方面取得了突破,那麼俄羅斯自然希望能夠和中國合作——只是和中俄間其他軍事合作的問題一樣,第一,技術肯定不能免費給,俄羅斯想要先進技術,得付出一定代價(相應的中國引進俄羅斯技術也沒有免費白拿的,當然,中國主要是給錢,俄羅斯現在大概則是要拿出一些壓箱底的東西來交換);第二,合作必然是有限的,中國不大可能無原則的提供最先進技術,只能說是在某些關鍵領域「點撥」一下,也就是說,俄羅斯還得花大量的經費,投入巨大的力量去實現從技術到工程的轉化,這需要時間和經費。

在反導很難短時間內突破的情況下,既要在START條約框架內,又要盡量降低美國反導系統的效能,俄羅斯絞盡腦汁。

去年有個「大新聞」,普京總統親自召開商討對付美國反導系統的會議,會上俄海軍提出的裝有千萬噸級彈頭的「超級魚雷」方案的材料被鏡頭「無意間」拍到。其實在那個材料上,另外一邊就是加強導彈突防能力的計劃

2016年俄羅斯電視台意外發表的「狀況6」核魚雷畫面

其實從普京拉上俄軍所有高層親自開會討論這個問題,就可以看出俄羅斯決策層對此有多重視,畢竟這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亞爾斯」導彈其實是「白楊」系列(雖然改了名字,但其實它依然是「白楊」技術樹上的枝丫)中真正實現最初立項時設計目標的型號(地位有點像中國的東風-31AG),因此它的生產裝備,是俄羅斯前幾年最關心的問題。

在「亞爾斯」導彈試射之初,俄羅斯媒體就已經大肆吹噓說這種導彈不懼任何攔截。

9月裝備實驗性質新彈頭的RS-24亞爾斯導彈試射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亞爾斯」的反攔截技術,其實主要也就是冷戰時期就已經規劃的那些,包括上升段就開始進行不規則小幅度機動,制導艙能夠進行機動等。但是,面對更新率、解析度更高的先進雷達,這些不會對彈道做出大幅度改變的機動其實意義不大。而美國在雷達領域現在當然比俄羅斯領先不少,計劃2020年代前半期,其新型LRDR雷達將投入使用,其精度、數據更新率等都有很大進步,其成本被要求控制在10億美元以內,在美國不惜血本的前提下,多部署幾台還是有能力的。這種雷達的效能將不亞於因為過於龐大笨重昂貴而只造了一台的海基X波段雷達,這將讓傳統的通過小幅度無規則機動造成預測導彈彈道困難的技術變得沒有意義。

而另一方面,「亞爾斯」導彈雖然有彈道機動能力,但限於分導式原理,這種機動也只能在彈頭從制導艙分離出去之前進行。雖然現在進行機動的制導艙實際上仍是攔截彈無法攔截的目標,但分離出去的彈頭,彈道就已經確定了,只要敵方跟蹤攔截系統精度夠高,處理能力更強,攔截範圍更大,還是一樣會被攔截。

目前美國正在研製的RKV(重新設計動能殺傷器)與現有不考慮目標機動的KKV相比,可以大幅度改善GBI攔截彈的攔截範圍,對投射出來的分導式彈頭攔截效率更高了——換言之,「亞爾斯」的機動突防技術,對新一代GBI攔截彈的效能大幅度降低。

應用於標準3 block 2A上的新型動能殺傷器

總之,美國反導系統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可以降低「亞爾斯」導彈的有效性。

在這種情況下,增強「亞爾斯」導彈突防能力自然有很大必要。

使用「全導式」技術後,彈頭的分離可以推遲到接近目標上空才進行,此前,彈頭和制導艙聯合體一直可以機動,而現有的攔截彈是無法攔截機動目標的。因此,只有在彈頭進入大氣層後,才具有攔截的可能。這就直接廢掉了美國「標準3」和GBI系統的攔截可能,只有「薩德」理論上能攔截,而實際上,或許需要能在大氣層內外工作的「薩德-ER」(規劃中)才行。

其實「全導式」方案也是冷戰時期就已經規划過的方案,美蘇都曾考慮過研製這種導彈。實際上,這種導彈的特徵就是每一個彈頭都有獨立的制導艙——相比之下,現在主流的分導式方案則是所有彈頭放在一個制導艙上,挨個投射出去。從這可以看出,如果只考慮制導艙技術難度,全導式反而比分導式更低,因為分導式多彈頭需要一個制導艙依次把多個彈頭送入不同軌道——中國真正完全實用的第一種分導式制導艙其實就是用來發射銥星的長征2號上面級(東風-5B導彈的制導艙和它基本一樣),可見分導式制導艙研製並不容易。

分導式多彈頭試驗攝影場景

全導式的好處顯而易見,每個彈頭從彈道中段開始就有自己獨立的彈道,大大增加了對手追蹤的難度。而且,如果採用較大型的制導艙,彈頭的機動能力可以更強,彈頭可以攻擊更大範圍內的目標等等……當然這也帶來一些缺點,例如根據美國的看法,多個制導艙的總重量會大於一個大型制導艙,機動能力還不如後者,彈頭也會更輕……等等。

總之,如果考慮兼顧「第一波打擊」的武器的話,按照美國的看法,全導式多彈頭的效能其實是不如分導式多彈頭的。

但現在時過境遷了,對於俄羅斯來說,「全導式」分彈頭是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拿出手,並且裝備到「亞爾斯」導彈上,讓美國現有,乃至20年代能夠實現的反導技術失效的手段。

全導式分彈頭簡略結構掃描圖

「如果一個蠢辦法有效,那它就不是蠢辦法」。況且根據蘇聯研製R-36時考慮全導式多彈頭的論證,如果設計合理,全導式多彈頭的彈頭未必更小,攜帶的誘餌數量也可以和分導式一樣,而且因為每個彈頭可以控制的時間更長,其最終精度也可以更高(完全可以彌補彈頭當量降低的影響)——也就是說除了帶的彈頭數量少了一個(採用分導式的「亞爾斯」導彈帶4個彈頭,全導式則是3個),採用全導式多彈頭技術的「亞爾斯」導彈依然可以兼顧一定的進攻能力(直接攻擊對方發射井)。

當然,美國方面也有人指出,如果僅僅是為了提高突防能力,更簡單的辦法其實是裝備更多的分導式彈頭,如中國今年進行的「東風5」導彈投擲10個分彈頭的試驗,俄羅斯自己更是老早就已經在R-36導彈上裝備了10個重型彈頭,新一代「薩爾馬特」液體燃料導彈也肯定要裝備10個乃至更多的彈頭。只不過,一方面「亞爾斯」導彈的尺寸相對小,帶4個分導式彈頭已經很擁擠了,繼續增加彈頭不現實。另一方面,別忘了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俄羅斯要在不談崩START條約的前提下發展核力量,而START條約對彈頭總數可是有限制的——所以俄羅斯也沒法大幅度增加彈頭總數。

而且,全導式技術還有個好處,就是其研製難度其實是新的突防技術當中最容易的,美國媒體甚至稱,朝鮮都可能努努力就能掌握全導式多彈頭技術。對於俄羅斯來說,更是直接從蘇聯的故紙堆里翻翻就能找到當初很深入的預研成果了,短時間內搞定肯定沒有壓力。

這樣兩邊一排除,我們可以發現,全導式多彈頭,確實是俄羅斯現階段最合理,最快速解決「反導危機」的選擇。

不過,近年來關於洲際導彈突防,全導式技術似乎目前也只有俄羅斯努力研究。從21世紀初開始,美國在新型洲際導彈方面,考慮的就主要是高超聲速滑翔技術,即所謂「一小時全球打擊計劃」。

本周美國《航空周刊》稱,洛克希德公司內部的消息稱,一架小型驗證機本周抵達加利福尼亞州「臭鼬工廠」設施,可能是用於SR-72高超聲速偵察機項目的無人驗證機。

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將是自X-51驗證機後,美國又一種採用超燃衝壓發動機的高超聲速驗證機。

目前俄羅斯號稱其飛行速度達到5倍聲速的「鋯石」導彈即將入役,但這種導彈的高超聲速飛行動力原理不明,不清楚是火箭動力的高超聲速滑翔,還是用亞燃衝壓發動機達到接近高超聲速飛行的邊緣(理論上亞燃衝壓發動機可以達到5馬赫的速度)。但總之,俄羅斯現在是不大可能有超燃衝壓發動機的。

2015年鋯石首次陸基試驗失敗,2016年第一次成功試驗

2015年中國「馮如航空科技精英獎」授予了進行高超聲速研究,其成果就是進行了世界上除了美國X-51A外,第二款進行實驗的超燃衝壓吸氣式發動機飛機。

「馮如航空科技精英獎」

超燃衝壓距離彈道導彈有點遠,但通過上面關於高超聲速飛機和超燃衝壓發動機的進展情況,我們可以發現,俄羅斯在這一領域已經落後於中美。

而在直接運用到彈道導彈上的「助推-滑翔」式高超聲速飛行器方面,目前中、美、俄都已經進行過成功的試驗,不過俄羅斯在這方面比較磕磕絆絆,直到今年才首次發射成功,顯然是錯過了去年普京親自主持的確定新一代突防技術方向的會議,發展能得到多大重視尚不清楚。

相比之下,美國在2012年就成功進行了用「北極星」中程導彈為助推器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試驗,不過悲劇的是,隨著2014年試驗中該型驗證導彈悲劇性的爆炸,至今美國也沒有恢復類似的試驗。

我國至今進行了8次「長征2號」火箭為助推器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試驗。從試驗成功次數,試驗中展示的滑翔器性能(在後期試驗中,中國的高超聲速滑翔器展示了大範圍側向機動能力)等方面,目前我國在這一領域領先美俄,已經是很多美國人也不得不正視的事實了。事實上,中國火箭軍部隊的電視節目中已經展示了東風-5洲際導彈(與長征2號火箭基本一樣)攜帶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的畫面,表明這種裝備在中國已經進入工程研製階段,距離成為實際可用的武器裝備的時間或許已經可以掰著手指頭算了。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今年「蘭德」公司就出台了建議美國與中國談判限制高超聲速技術研究……這和20年代英國在艦隊實力上追趕美國無望後,主動提出進行限制海軍軍備競賽談判是一樣的。

超聲速滑翔彈頭的技術顯然要比「全導式」複雜,但從原理上來說,對現有的反導系統的剋制作用也顯然更加有效。只不過,科研從來都不是說什麼技術更先進,更有潛力,就能上馬什麼技術的,任何新武器新裝備都必須考慮研製時本國技術、工程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亞爾斯」的全導技術當然還是有意義的。只不過,對於中國來說,似乎我們也沒有必要回過頭去學習俄羅斯這種「復古」的技術了,就好像東風-21D成功後,中國在新一代遠程艦射反艦導彈方面,不會再去研製類似「鋯石」這樣的高空超聲速飛航式反艦導彈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美國的「標準3 Block 2A」能對付來自朝鮮的洲際導彈?
日媒:沖繩起火美軍直升機含有放射性物質
又增新反導系統?美考慮在夏威夷部署「陸基宙斯盾」
直-20追上「黑鷹」了,接下來會有中國版「阿帕奇」嗎?
美水兵:「我厭惡我的軍艦」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