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醫思想學健康—藏象篇:藏象學說形成的基礎
中醫所說的「藏象」是什麼? 「藏象」一詞,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帝曰:藏象何如?」。
「藏」,是指藏於體內的內臟,包括五臟(心、肺、脾、肝、腎)、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象」,是指現象、徵象。包括臟腑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及內臟與外界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
「藏象」,是指藏於體內的臟腑及其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徵象及與外界環境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
在張景岳的《類經·藏象類》中是這樣解釋藏象的:「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現於外,故曰藏象。」因此,中醫學正是通過觀察外在的徵象來研究內在臟腑的機能活動,探尋其生理病理變化規律的,即所謂「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這也是中醫學對生命活動的獨特認識方法,即通過「以象測藏」(或稱司外揣內、以表知里)來認識和把握內在臟腑的機能活動。
「藏」是中醫學特有的概念,與臟器(單純的形態學概念)是不同的。中醫學「藏」的概念是在形態結構的基礎上又賦予了某些功能成分,是一個功能單位,一個系統的概念。「藏」與臟器在命名上雖大致相同,但其內涵卻有很大差異。而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與藏象學說的形成密切相關。
藏象學說賴以形成的基礎,大致有如下幾方面:
一、古代解剖學的認識——奠定了形態學基礎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對生命奧秘的探索,這種探索首先就是要認識自身的形態結構、臟腑組織,而認識人體最直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解剖。這為「藏象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形態學基礎。但由於古代科學技術條件限制,單純憑藉肉眼直觀觀察難以看得很細,也無法對人體複雜、深奧的生理病理現象做出明確、系統的解釋,所以古代解剖學難以更深、更細的發展下去。於是古人尋求了另外的道路來認識人體,這就是對生活實踐的長期觀察。
二、長期生活實踐的觀察
古人基於「有諸內,必形諸外」的原理,採用「司外揣內」、「取象比類」等思維方法來認識、推測人體的臟腑功能。古人通過對人體生命現象的整體觀察,分析人體對不同環境條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應,來認識人體的生理、病理規律。如古人在已有的脾主運化水谷的認識上,發現如果長時間不進食,或者是飲食減少,就會出現消瘦、四肢乏力等現象。於是提出了「脾在體合肉、主四肢」的結論。這不是從解剖中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是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觀察而等到的。長期的生活實踐的觀察為藏象學說奠定了生理學、病理學的基礎。
三、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
古人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在「以臟補臟」的觀念指導下,食用動物肝臟治療了夜盲,多次的重複實踐佐證了「肝開竅於目」的理論。又如脾虛的病人,常見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肌肉消瘦、四肢乏力等癥狀,通過健脾藥物治療後,癥狀得以改善,於是這樣的臨床經驗佐證了脾主運化、主四肢肌肉的理論。因此,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為藏象學說奠定了臨床實踐基礎。
藏象學說雖有了解剖知識、生活觀察、醫療實踐作為客觀基礎,但要把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知識,並構建一套比較系統的理論,還需要古代哲學思想作為說理工具和思維方法。
四、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
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代表的古代哲學思想滲透到中醫學中,對藏象學說的形成及其系統化起到了關鍵作用。如五行學說促進了五行藏象體系的建立。
總之,藏象學說是古代醫家在長期生活醫療實踐中,以解剖學知識為基礎,運用以表知里、取象比類等整體觀察方法,通過對內在臟腑反映於外的各種徵象的觀察,經過概括、抽象、推理而逐步歸納出的醫學理論。
這也決定了中醫藏象學說的特點: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的整體性;五臟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注重功能而略於實體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