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是怎樣翻越第一座雪山,雪堆下是犧牲的戰士
紅軍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虹橋山。1935年5月底,紅四方面軍派30軍88師攻取懋功以接應紅一方面軍,中途便翻越這座雪山。由於當地人煙稀少,翻山過程是在無嚮導、無經驗的情況下進行的。近1/3的人得了雪盲症,還有很多人因高原反應頭痛厲害。該山南麓有一高達三百多米的大雪槽,為下山必經之地。
說是雪槽,其實也可以稱呼為「血槽」,因為這個雪槽里的積雪已經凝凍成冰,要下去只有溜滑梯這一個法子,但兩旁又是懸崖絕壁,所以戰士們一旦溜偏就會滑進深深的雪坑,即便不死,「血槽」也要清空一半。余洪遠在《光榮的使命》說,他們在下槽時,需要把牲口的韁繩盤在頸上、下了鞍、打趴下再朝下一推,接著人也躺著往下一滑,和牲口一起呼呼地下去。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沒有掉下雪坑,大多數同志遍身也都磨出了血。
紅四方面軍陸續開到懋功準備接應的同時,紅一方面軍也開始自南向北翻越夾金山。一方面軍過夾金山的前衛團為楊成武所在的紅一軍團第2師第4團。該團在上山前雖得老鄉告誡,要多穿衣服,帶上烈酒、辣椒、拐棍,但因一方面軍自滇入川時正值盛夏,悉著單衣,又限於當時村內居民既少又窮,烈酒、辣椒等物資都無法買到,只得每人備足兩至三天的乾糧及一根木棍,身著單衣去翻夾金山。
緊隨其後過雪山的紅一方面軍主力部隊因有了先頭部隊的經驗,準備相對較充足。雖然因為買不到足夠的燒酒,每人只得在上山前各灌了一大碗辣椒水,但是戰士們注意收集所有可以禦寒的布料、氈子,以備到上山時可以裹在身上保暖。此外,每人還分得一兩個辣椒供在雪山上干吃以壓寒。
爬山過程中,由前衛連利用刺刀、鐵鏟在雪上挖踏腳孔,後面的同志跟上,一旦有戰士走不動了,就由炊事員上去喂生薑、灌辣子水。因海拔高,雪山上的天氣變幻無常。往往前幾分鐘還好好的,再走一小段路就驟然陰雲密布下起大如雞卵、小如黃豆的冰雹。山上無處可以藏身,戰士們便只好用手捂著腦袋繼續朝前走。
晴朗時又因雪山上的紫外線特彆強烈,雪的反光刺得人們睜不開眼,使得雪盲症患者急劇增加。後來由於病人多到扶不過來,便用繩子牽著,但這樣一來,若其中一個同志不小心滾下了山,而其他人又來不及鬆手,就會一個接一個盡數滾下山去。
整個過雪山過程中,犧牲的人很多,後面的部隊往往能夠在路旁看到一個個隆起的雪堆,這些雪堆下便是犧牲的戰士的埋骨之地。
※戴笠為何能夠左右逢源,處理人際關係的確有一套
※毛主席是「亞洲鐵托」,敢對斯大林蘇聯說「不」
※江青初次亮相《時代》報後,隨著毛主席一次又一次成為封面人物
※斯大林在關鍵時刻把毛岸英送回家,是出於怎樣的目的?
※蔣經國雄心勃勃想要干大事,「打虎」失敗使他陷入絕望
TAG:張旭閑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