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黃帝內經》土樞四象數術藏府觀考釋(下)

《黃帝內經》土樞四象數術藏府觀考釋(下)

文/趙國惠 趙瑪麗(Marie Audibert,法國)

3.3 法天則地:以四時五方為場景的理論原型

《內經》中「四時五藏陰陽」理論所述之藏府,惲鐵樵稱之為「四時的五藏」。筆者以為,此藏府觀乃承時空之學,以陰陽四時五方為場景而運動變化,非「四時」所能涵蓋,故此應以「數術之藏府」名之,更為適合。其在四時的基礎上,以「1+4」的模式配屬五方,脾胃居中,肝心肺腎位於東南西北四方。從而形成,五藏時空各有所配,分屬不同五行。肝屬木,配東方、春季;心屬火,配南方、夏季;肺屬金,配西方、秋季;腎屬水,配北方、冬季;脾屬土,配中央、長夏。

五臟五行(資料圖)

然而,五藏配屬五行,歷史上並非只此一種,還有其它學說並存。龍伯堅將其分為古文說與今文說兩種,並謂《內經》之五藏配屬為今文說,其在《黃帝內經概論》中論道:「《今文尚書》歐陽說的配合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而《古文尚書》說的配合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腎水……這很明顯地看出《黃帝內經》說即是今文說,而《陰陽療疾法》說則是古文說。」

土樞四象(資料圖)

龍伯堅謂之今文說之五藏,即是《內經》中數術之藏府,與真實解剖之臟器位置相差較大。此非古人之愚昧無知,而是因為《內經》之數術藏府,已脫離其原始解剖所觀之臟器本義,通過四時五方的時空配屬,轉而借用為五大功能系統之象。以往一些觀點認為,中醫的藏府生理功能不甚合符實際,謂其受封建禮教束縛之所限,不能準確深入研究。封建禮教固然是一個因素,但其主因實為:中醫之藏府觀,以「數術之藏府」為核心思想,其藏府生理功能為數術模型之表達,而非實體臟器之謂。

3.4 取象比類:以象數為形式邏輯的推演工具

取象比類之法由來已久,源於《周易》象數之學,象數理佔為易學四大要素。如《周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故此,取象比類是近于歸納推演的一種形而上之邏輯思維方法。而「象」、「數」作為形式邏輯的推演符號,在《周易》中有大量的論述,其中以「象」尤為重要。《周易·繫辭下》曰:「象也者,像也」,《周易·繫辭上》曰:「見乃謂之象」。故此,所謂「象」者,即是像也、相也、見(見)也、現(現)也,皆為「目」所見之形象,具有直觀性、形象性之特點,多以圖像之形態呈現,是一種直接之具象,是人對存在事物反射出的先驗現象。《周易》中對「數」的討論,多以象數並舉,兩者相連的。如《周易·繫辭上》曰:「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周易》中的「數」多為數學上的自然數,以從一至十為基數,其功能除表示事物之數量之外,更多的是附會神秘之說,屬於數字崇拜的一種。

五色獨決於明堂(資料圖)

易學中的象數思維模式,作為數術中獨具特色的理論風格,對《內經》數術藏府之形成,具有舉足輕重之作用。如「五色獨決於明堂」之診法,《靈樞·五色》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所謂明堂,前已所述,即古代祭祀之建築。故此,《內經》借建築之形法而指代人體,通過取象類比之法,易為人體之明堂——「鼻」。《內經》還將鼻頭名為「面王」,脾置於面王之位,胃隨脾同為中心,其它各藏府遵循「上竟上,下竟下」之數術形法原則,以面王為核心而圓周展開,從而形成類於明堂辟雍的建築結構的數術藏府。

上竟上,下竟下(資料圖)

再如,《素問·金匱真言論》中五藏之應數:肝八、心七、脾五、肺九、腎六,實為易學河圖中之成數,五藏按其數依序排列,即形成以脾胃為樞的數術藏府圖式。《內經》中此等所謂之「數」,皆非實證之數,而是經過人為之改造、取象比類之法,用於構造數術之模型,為象徵之數、虛擬之數、數術之數而已。

3.5 一以貫之:以式盤為綜合模型的系統同構

「式」又可稱為「式盤」,是後世「羅盤」之鼻祖,從出土文物來看,在漢代已廣泛使用。式雖本為擇日佔卜之模具,卻代表了古人對天地宇宙萬物生成變化規律的深刻領悟,是古人模仿天地時空運動之表達圖式和模型。筆者認為,《內經》數術藏府與式盤有著緊密的聯繫,是以式盤為原型而建構的理論模型,符合從數術到方技之複製的理法,其具體表現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基於天地人統一的宇宙系統同構原理。人體為一小宇宙,天地為一大宇宙,人與天地休戚相關,共同呼吸,《內經》中有「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之論。故此,人與天地兩個大小宇宙是相通的,同屬於一個宇宙大系統,其結構相同的,其功能亦是相同的。《素問·保命全形論》中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覆地載」、「天地生人」、「四時法成」之辭理,正是式盤所表達的統一宇宙圖式。故此,從式盤到數術藏府模型,所用之原理乃是系統論中所述「同構同功」規律之體現。

式盤(資料圖)

二是,以天樞為轉軸而展開的時空布局之複製。式盤是古人模擬天地時空運動的觀象制器之作,其總體布局結構內圓外方,包括天盤、地盤兩部分,圓蓋以象天,乾行不息,方盤以象地,坤靜載物,法於《周易》中乾坤運行之道,乃古代天圓地方之「蓋天說」的體現。又以北斗作為天樞,居於式盤之中心,天地之運轉皆以天樞為轉軸,其時空布局亦圍繞天樞隨之展開,地盤呈「二繩四維」之狀延伸分部。布置好時空格局之後,便將干支符號、天之四象二十八宿、地之四正四隅、十二神等依次歸類,即完成其配物之程序。《內經》的數術藏府圖式亦然,整個藏府模型的建立,幾乎是在對式盤「全象」複製的基礎上進行的。

4、結論

《內經》土樞四象數術藏府觀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思想,其理論與實用價值甚大,對後世醫學思想之發展影響深遠。當然,《內經》的數術藏府理論並不是完美無缺的,而是有其優劣並存之處。數術之藏府模型能化繁為簡,直接洞察事物背後之本質,具有具體、形象之特點,這些都是值得首肯的地方。然而其不足亦是顯而易見的,由於數術之象數思維重於形式,輕實證,易於走向主觀、削足適履的形式主義。「象」有時過於空泛,難以客觀的把握,易於漫無邊際,準確性差。故此,當醫者面對疾病時,就如同盲人摸「象」——各執一端,不得其全。

道經(資料圖)

《內經》中所述之藏府,在古人的實踐過程中,其開始時應是器質性的。從五藏六府之造字多從「月(肉)」的文字溯源,以及《內經》臟腑器官解剖之觀察記載,則可知之。而後經過數術的改造,則變成數術之藏府,逐漸偏離於器質實體。對實體認識的偏離,除了倫理限制、觀察工具未夠精準等因素之外,數術則是最大的人為原因。故此,《內經》之藏府,實質上是器質與數術的混合體。由於其理論存在著器質實體與數術功能的自我衝突,故中醫之藏府往往左右徘徊於兩者之間,最終形成以主觀功能性藏府作為調和之劑,後世之演變亦如是。

(編輯:玄朴)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斗柄在握論
諸事全忘生智慧,返觀內照守自己
恃法妄伐廟,難免事後受報;一念真懺悔,化解人神舊冤結
《黃帝內經》土樞四象數術藏府觀考釋(上)
佐天行化:道教五嶽配天思想之五嶽神仙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