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佛天才少年,到荒野隱居者,FBI近20年懸百萬賞金,竟抓他不著,他落網後,震驚了世界!
今日坐台故事君:報十二娘
一個美國的炸彈怪客,
近20年里連環作案近20次
導致死傷數十人
天才的美國刑事調查機構
FBI
公開懸賞100萬美元
,抓捕了200名嫌疑犯,
竟然還是
未能
將真兇抓捕歸案甚至搞不清楚兇手是男是女!
最終兇手主動來信,
並提出一個非常荒唐的談判條件……
隨著這個
美國FBI史上耗時最長、耗資最巨、投入警力最多
的案子
案情迷底揭開,
一個懷有怪誕社會改革理想的
荒唐天才
浮出水面,
引起世人震驚和思考!
1
1978
年
5
月的一天,
美國西北大學工程材料學教授巴克利
·克利斯,
收到了一個因為收件地址錯誤被退回的郵包,
信息顯示,發件人就是他本人,
但克利斯教授並不記得自己寄出過這個包裹,
充滿疑惑的他叫來了校警處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郵包被打開的瞬間,辦公室一聲巨響,硝煙瀰漫,
校警當場被炸成重傷。
1979年
5
月9
日,美國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27客機,
在起飛15分鐘後,
突然從行李艙傳來一聲悶響,接著濃煙滾滾而出,
在飛機緊急迫降後,
趕來的聯邦調查局(FBI)特工,
在飛機行李艙中發現了一枚郵包炸彈。
1985年,
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一家電腦商店的老闆,
被一枚寄來的郵包炸彈炸死。
1995年,
加州林業協會伐木業代表吉爾伯特·布倫特·默里,
被一枚寄到辦公室的郵包炸彈炸死。
……
2
從1978年到
1995
年類似的郵包炸彈案一共在美國發生了16次,
造成3人死亡,
23
人受傷,這17年間,
FBI曾出動數百名特工,對
2
萬條線索進行調查,抓捕了200多名嫌犯,打出了
100
萬美元的懸賞,但一直沒找到真正的作案者,
甚至搞不清楚對方是男是女,
FBI
不得不表示,
這是史上耗時最長、耗資最巨、投入警力最多的案子。
郵包炸彈技術越來越成熟,破壞性越來越大,
但沒人明白作案者動機何在,
直到1995年
4
月。有一天,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收到了同樣的來信:
一篇
35000字的學術論文——
《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
(後被稱為《宣言》),最令人震驚的是作者的附加信息:
如果報紙在規定時間內,
一字不漏、一字不動地刊登出這篇文章,
他會停止郵包炸彈襲擊,
否則,
他會炸毀一架飛機。
讓人恐慌、困惑了近20年的一系列郵包炸彈案,
終於有了一絲真相。
經美國相關部門研究、討論後,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一字不改地刊登了《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
一方面是為了阻止炸彈案再次發生,
同時也希望讀者中有人能通過文章提供作者線索。
3
原來,
一系列炸彈案件的背後,
是一位
極端仇視現代文明的自然主義者
,他在文章中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社會理念:
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災難,
科技發展使人類失去自由,
自由與科技進程互不相容,
人類必須終止科技進程,
讓生活返璞歸真,
重拾生命的意義。
所以,
那些推動科技發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等高技術人才,
就成為其主要謀殺目標,
他要阻止他們的工作,
實現解放人類的目標。
是炸彈怪客,還是現代版梭羅?簡直讓人懞逼
就像他在文章中寫的那樣:
「在特定社會背景下,
科技的前進方向只有一個,
它絕對不能反轉。
一旦人們引進科技創新,
通常會對它形成依賴心理,
除非出現更加先進的創新技術取而代之。
不僅個人依賴新技術產品,
而且整個系統也會產生依賴性,程度更甚。
」
所以,未來,
要麼人類無法倖存下來,
要麼個人空前地依賴大型組織,空前地「社會化」,
人類的生理和心理是設計和改造的結果,
而不是自然的產物。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也曾表示,我們所發展的科學技術可能將毀滅我們的地球。
他認為,
「(
科技)系統的存在不是也不能為了滿足人類需求。
相反,
人類不得不調整自己的行為以滿足系統的要求。
」「為了發揮作用,系統必須詳細規範人類行為。
工作當中,
人們必須遵照收到的指令完成工作,
否則生產過程將陷入混亂。」
而且,
「當社會及其面對的問題越來越複雜、機器越來越智能時,
人們就會讓機器代替自己做決定,
僅僅是因為機器的決定產生的結果比人類的決定更好。
最終會達到這樣的階段:
維持系統運轉的必要決策極其複雜,
人類智力已不足以制定這樣的決策。
到了那個階段,機器將成為有效的支配者。
就連關閉機器這樣簡單的事情,
人們也無法完成,
因為依賴性已如此之強,
關閉機器等於自殺......
科技最終的地位近似於完全控制人類行為。」
所以,
他呼喚人們能夠回歸自然,
不要被科技反噬,被科技所綁架、所約束。
在這篇數萬字的論文中,
作者從社會學、心理學等角度分析工業社會給世界帶來的影響:
「現代人被規則和法律捆住手腳……
這些法規大多數是不能取消的,
因為它們是工業社會運轉所必需的。
當人們沒有充足的機會時,
將產生厭倦感、道德敗壞、缺乏自尊、自卑心態、
失敗情緒、抑鬱症、焦慮感、負罪感、挫折感、
敵對心理、家庭暴力、貪婪的享樂主義、
反常性行為、失眠、飲食紊亂等。
(工業社會的規則)讓人沒有生活的成就感,
普遍遭受心理折磨。
」
「工業革命帶來了人類的災難、社會的動蕩、生命意義的消失」。
「技術創造了一個對人類潛能有敵意的病態社會。」
總之,
文章充滿了對工業社會的悲觀和對現代世界的拒絕,
4
可想而知,
這篇文章引起的震動,
不亞於一枚郵包炸彈。
很多人批判他的喪心病狂,
但也有人對他的理念進行深思,
從文章可以看出,
作者頭腦冷靜,邏輯清晰,具有高深的專業學術,
他的文章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是天才之作,
至少是有深度、相當理智的作品。
有人評價其為「先知般的預言」,
一位曾被郵包炸彈炸傷的耶魯大學教授也表示,
「作者的確
看到了科技的某些實質,
其中有些觀點不得不重視,
工業文明時代,
人類的未來也許真的險惡重重。」
《紐約時報》一位環保作家則評論道:
「他是一個理性的人,他的信仰,即使不是主流,也是完全合理的。」
在眾多讀者中,
最為震驚的也許是一位叫做琳達的女人,
因為,
她覺得作者像極了丈夫的哥哥卡辛斯基,
雖然她沒見過這位哥哥,
但她見過他多年前寫給丈夫的書信。
卡辛斯基(左)和大衛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丈夫大衛,
大衛一開始認為這絕對與哥哥無關,
卡辛斯基儘管聰明過人,也有點古怪,
但他從來沒有什麼過激行為。
可是,
當他閱讀了報紙上的文章後不得不承認,
「這像我哥哥的論辯方式,談話風格,也像他的觀點。」
這對FBI來說,
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
5
1996年
4
月3
日,在美國蒙大拿州的森林中,
FBI抓捕了嫌犯卡辛斯基,
在他生活的小木屋中,
警方找到了一枚做好的炸彈和一些零部件,
還有一份多達4萬頁的手寫材料,
詳細記錄了他本人的所作所為。
困擾FBI多年,
被稱為「大學炸彈客」(
Unabomber
,University and Airline Bomber
)的恐怖分子,就是這位隱居森林多年的希歐多爾
·卡辛斯基卡辛斯基的森林小屋復原後的展覽
1942年出生在芝加哥的卡辛斯基,
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天賦,
一直是一枚學霸,
小學五年級時,
他曾在智商測試中拿到了全校最高分:167分,
16歲那年,
他更是順利拿到哈佛大學的獎學金,進入數學系學習,
1962年,
哈佛大學畢業的卡辛斯基進入了密歇根大學,
在那裡,
他一邊做些科研工作,一邊讀書,
1967年,
25歲的卡辛斯基獲得了密歇根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
他的畢業論文還被評為該學校年度最佳論文。
隨後,
卡辛斯基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助理教授,
該校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然而,
卡辛斯基並沒有順著年輕有為、前程似錦的道路走下去,
工作中,
他並沒有展現出應有的激情和才華,
兩年後,
他主動辭去了這份工作。
20歲時的卡辛斯基
6
1971年,
卡辛斯基突然跑到蒙大拿州的一片荒野,
過起了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那沒有自來水和電力的地方,
他自己建起了小木屋,
計划過一種遠離科技文明,儘可能自然的生活,
他狩獵野兔,種植蔬菜,
偶爾走出森林去採購一些生活必需品,
其餘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看書,
當然,還有研究、製作炸彈。
卡辛斯基居住的小木屋內
但在卡辛斯基被捕前,
並沒有人了解他的隱居生活。
對於自己的行為,
他沒有太多的解釋,
只是在後來表示:
「我放棄工業文明社會的原因是我發現了其他的生活方式,
具體而言,就是原始人的生活方式。
我11歲的時候讀了一本關於史前人類的書,
我覺得那種生活太棒了。」
而當他隱居在荒野中幾年後,
附近區域開始出現一些徒步旅行者和獵人,
1983年夏天,
卡辛斯基想搬到了一個自己很喜歡的,
從他的小屋走過去需要兩天時間,
被他稱為「自第三紀就存在的高原」的地方,
那裡有溝壑縱橫的山坡,還有一條瀑布
可是,
當他到達那片理想樂園時,
卻發現有人修了一條直通那裡的道路!
7
本想建立遠離高科技的生活,
但卻被文明入侵得無處可逃,
十多年後,
獄中的卡辛斯基仍能清晰地描述當時的心情:
「你簡直無法想像我有多麼不安,
從那時起我決定,
與其努力掌握更多野外生存技能,
不如想方設法報復科技系統。
」
但這似乎並不足以解釋其極端行為,
所以,
人們一直沒有停止對他的分析,
從各個方面分析其性格、心理中極端的部分。
有人認為心理傷害始於卡辛斯基幼兒時期,
那時,
他曾因為生病被獨自放在醫院隔離治療。
對嬰幼兒來說,
這「被拋棄」的體驗在心理上意味著毀滅性的孤獨和恐怖。
也有人認為,
異常聰明、經常跳級的卡辛斯基總是比同學們年齡小一些,
他雖然看上起也很活潑,
但在心智上是不合群的,
內心的孤僻在那時起就悄悄萌芽。
雖然他的中學老師、進入哈佛大學時的體檢醫生,
都證實他是個正常的學生,
但很多人相信哈佛大學的那個實驗項目極大地改變了他。
那是心理學教授亨利·默里主持的「精神控制」實驗項目,
據說,
那個精神科學院的實驗項目,
實際上是美國中央情報局運用性格分析法創造的,
用來對付冷戰時期的蘇聯間諜的心理審訊法。
智商非常高,科學信仰堅定的卡辛斯基,
在沒有被告知真實情況的情況下,
被選中成為實驗對象,
如果這套心理戰術能夠攻克他,
那麼也能夠攻克那些間諜。
實驗中,
審訊員把卡辛斯基的科學論文逐字逐句地分析,
然後想盡一切辦法攻擊他,羞辱他,
試圖用極端心理戰讓他放棄自己的信仰。
卡辛斯基挺過了審訊實驗,
心理狀態卻遭受了極大的衝擊,
並陷入了強烈的自我懷疑,
一直發展到後來的辭職、隱居,
並且發展出一套希望全世界都看到、認同的,
激進的自然主義,反現代科學的思想。
16歲時的卡辛斯基(左)
也有人認為是各種情感打擊,
觸動了卡辛斯基脆弱的心理。
1978年,
卡辛斯基曾短暫回到芝加哥,
並在弟弟的公司上班,
在那裡,
他還和一位女上司產生了戀情,
但這段感情並沒有維持太久,
隨後,
卡辛斯基還因為一首侮辱女上司的打油詩被大衛解僱。
也就是在同一年,
他寄出了第一枚炸彈。
沒有人能確切明白他的精神世界。
1996年
4
月,警方以恐怖主義,謀殺、使用及製造炸彈等罪名起訴卡辛斯基,
其精神問題成了新的關注點,
但卡辛斯基堅決拒絕律師關於其有精神障礙以避免死刑的辯護,
也拒絕家人給出任何關於精神疾病的暗示。
雖然卡辛斯基曾試圖自殺,
但絕不允許自己成為精神病人。
也許,
他想用天才的驕傲告訴世人,
他才是真正的清醒者、警示者。
8
1998年,
他承認了所有的罪行,
最終,
卡辛斯基被判終身單獨監禁,不得保釋,
他被關在了科羅拉多州一所用現代科技武裝起來的,
美國安全警戒級別最高的一所監獄中,
再也不能回到大自然中去了。
但卡辛斯基並沒有停止對科技文明的思考和抵制,
監獄外,
他也有著不少的思想追隨者。
他從監獄圖書館裡的大量書籍和期刊中,
了解21世紀的新科技,
與眾多筆友的通信,
則成為其對科技進行公開「筆伐」的途徑。
幾年前,
他還完成了一部書稿:
《反科技革命:為什麼和如何做》
,
他也曾和密歇根大學的一些師生通信,
交換他們對互聯網的看法,
雖然入獄多年,
但他的信中仍然透露著令人驚嘆的邏輯和思考。
雖然一直在反科技,
但卡辛斯基也從來沒有完全脫離過科技,
在森林中隱居時,
他的小木屋裡堆放著機器生產的靴子、衣服、塑料壺、水桶、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在獄中,
為了節約郵資和時間,
他會寫信給某一位筆友,
然後要求其將信件掃描後分享給更多的人,
他甚至考慮過將自己的作品發布在互聯網上。
本文由好報原創。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
一生那麼短,
為何碌碌度過
好報
每個生命都要發光!
長按二維碼關注
↓↓↓↓↓↓
好報30天寫作群,開始報名了!
寫作,是改變個人處境最好的方式
好報30天寫作群第21期報名入口
↓↓↓↓↓↓
※滾蛋吧~~眼袋君!!120秒讓你消失!
※有夢的人,你不要等
※每天寫500字,30天收穫更好的自己!好報寫作群21期喊你報名!
※鹿晗是你什麼人
※最重要的愛,是自愛
TAG:好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