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甄嬛傳二三事:大雁是忠貞之鳥;也八卦一下元好問和金章宗

甄嬛傳二三事:大雁是忠貞之鳥;也八卦一下元好問和金章宗

在電視劇中,甄玉嬈說了一句:大雁是忠貞之鳥,這一句話打動了皇帝,就將崔白的《秋浦蓉賓圖》賜給了她。

崔白(1004-1088)的《秋浦蓉賓圖》

劇中玉嬈與慎貝勒還都喜歡元好問的《雁丘詞》,一個念:「天南地北雙飛客」,另一個則說:「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其實都不單單是在背詩、賣弄學問,而是有潛台詞的。古人談戀愛不能象現在的人這麼直接:「你到底愛不愛我」之類的。玉嬈是在說:我需要一個忠貞如大雁的人,慎貝勒則回答:我就是那個人。這就是在定情盟誓了。這種委婉、間接的表達自有動人之處,和賈寶玉對林黛玉所說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類似的。

元好問(1190-1257),世稱遺山先生,山西忻州人,他稱得上是金代第一文人:「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

元好問的喪亂詩,可以與杜甫相提並論,清代趙翼在《題遺山詩》中就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歷代也均有喪亂詩作,比如曹孟德也有這樣的詩句:「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

元好問雖然自幼聰慧,勤於學業,精通經史和百家,但是早年的科舉之路並不順利;走上仕途之後又正值蒙元發動了滅金的戰爭,一生算是坎坷,但也稱得上是傳奇的一生,他與耶律楚材交往過,六十二歲的時候覲見過忽必烈,勸說忽必烈尊崇儒學,用儒士治國。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十六歲的元好問赴并州參加府試,但榜上無名;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科舉。在應試途中寫下了著名的《雁丘詞》。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前些日子,和家人去了京郊的大覺寺,順手拍下了金章宗(完顏璟,1168-1208)的相片。金章宗是一個徹底漢化的皇帝,他在位期間,金代文化的發展到了最高峰;他本人也寫得一手好字,與北宋徽宗的「瘦金體」形似。

金章宗(拍攝於大覺寺)

現藏大英博物館的顧愷之《女史箴圖》古摹本,圖卷左端書有《女史箴》一則,明清以來諸畫譜均認定為徽宗手書,後來經過日本學者外山軍治(1910-, 著有《金朝史研究》一書)仔細辨識,才確認它出自完顏璟之手(文中「恭」字缺筆,外山氏認為系避章宗父允恭之諱)。

金章宗完顏璟是以皇太孫的身份即位的,他的祖父是有「小堯舜」之稱的金世宗完顏雍。金章宗在位期間,既有「明昌之治」的繁榮一面,也是一個由盛轉衰的時期。金章宗死後葬於道陵(今北京市房山縣大房山東北的「金台夕照」);金章宗的六個兒子都在三歲前夭折,由他的叔叔完顏永濟即位。《金史》對金章宗如是評價:

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內小康,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規。又數問群臣漢宣綜核名實、唐代考課之法,蓋欲跨遼、宋而比跡於漢、唐,亦可謂有志於治者矣!然婢寵擅朝,冢嗣未立,疏忌宗室而傳授非人。向之所謂維持鞏固於久遠者,徒為文具,而不得為後世子孫一日之用,金源氏從此衰矣!昔揚雄氏有云:「秦之有司負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負聖人之法度。」蓋有以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纖塵之美 的精彩文章:

三國志之徐晃篇:他是如何將新兵蛋子短時間內訓練成威武之師的?
昨天我才知道中國還有一位叫做王兵的紀錄片導演,他相當了不起,相當棒……
語言學摘錄: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沃爾夫的《論語言、思維和現實》、洪堡特、以及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

TAG:纖塵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