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商平台如何打造有粘性的顧客群體?

電商平台如何打造有粘性的顧客群體?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高速發展,各種在線平台層出不窮,模式也是五花八門,加上各種別出心裁的營銷方式,讓顧客有點應接不暇,商家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留住顧客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為什麼顧客總是留不住?如何才能打造有粘性的顧客群體?

我們不難發現,真正能夠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核心紐帶是情感,而情感是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產生的,比如親情、友情、愛情,甚至是仇恨。交往越密切,這種情感的維繫就越牢固。

在商業行為當中,不論是線下的實體交易,還是在線交易,剝離掉形形色色的外在因素,最核心因素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買方和賣方之間的關係。一筆生意能夠達成,是買賣雙方互相認可的結果。買賣雙方的關係的層次,決定了商業行為的層次和顧客的去留。

比如,買賣雙方第一次交易時,需要現款現貨;隨著雙方交往次數的增多,彼此有一些了解,買家可能付一半貨款,賣家就可以發貨;當雙方的了解和信任進一步增加,可能就會出現貨到付款的情況,甚至賒欠貨款的情況。但是如果一方失信於另一方,導致彼此之間關係的破裂,可能買賣行為也會隨之終結。

為什麼同樣是一個買賣行為,會出現不同的交易形式和結果,其核心根源在於買賣雙方情感的變化。因此作為商家,在做好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更要增加和顧客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不斷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

在線平台的出現,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由人與人交往的方式,變成了人與互聯網,人與手機之間的交往,原來買賣雙方在集市上,你有5隻雞,我有1頭羊的買賣(交換)關係,變成了人與互聯網之間的關係;原來大家交換完東西之後順便拉拉家常的關係,也變成,來了就買,買完就走,沒有任何交流,甚至在買家有問題想要尋求幫助的時候,也都變成了人和機器人客服之間答非所問的冷冰冰的關係。

人機關係缺少了人與人之間的密切交流和互動,就很難有真正的情感的建立,也就沒有了信任基礎,缺少粘性和凝聚力,導致顧客流失率居高不下,商家獲取顧客的成本也越來越高。

比如,支付寶早期的出現,就印證了人機關係的弊端——缺乏信任基礎。網購剛剛興起時,有人對網購這種方式存在懷疑,但是又想購買,怎麼辦呢,於是就出現了支付寶這樣一個「中間人」,保證你的財產是安全,因此很多人可以放心購買,這反應的是早期顧客對網購的不信任,實際上也是對互聯網構建的這種關係的不信任。

再加上一些不法行為的出現,讓本來就處於虛擬世界的人機關係,更是雪上加霜,進而導致線上平台顧客群體缺乏粘性,信任度和忠誠度每況愈下。特別是在體驗至上的時代,用戶實際體驗也是掣肘互聯網在線平台的硬傷,缺少體驗環節的在線平台,顧客的轉化和留存率也不高。

於是,就有人開始研究各種商業模式,但是無論多牛的模式,有一個因素永遠無法設定,那就是人性。人性有很多光輝面,也有很多共同的點,比如貪婪、懶惰、自私等等,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因此很難找到一個萬全之法,去讓每個人做到「滿意」,而一個人的抱怨,會導致整個顧客群體雪崩式的坍塌,瞬間土崩瓦解。

從長遠的角度來講,缺乏信任基礎的線上營銷,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熱潮之後,一定會回歸理性,回歸人性的本源,很多人在做好線上的同時,開始扎紮實實深耕線下,比如社群、顧客交流會等等,重新構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能夠做到線上的優勢+線下的情感凝聚、實際體驗、信任構建,才是完整閉環的O2O,才是可以長久經營的生意,才會形成有粘性的顧客群體。

看似熟悉的現象,蘊藏著科學道理

憑感覺做事,更要按科學做事

關注小尖椒,讓營銷更科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尖椒 的精彩文章:

TAG:小尖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