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麗的漢中:碑刻記錄的文化遺存

美麗的漢中:碑刻記錄的文化遺存

美麗的漢中(城固篇4):碑刻記錄的文化遺存(共10篇)

青山

4

「唐公房碑」。讓我涌動著深深的好奇,於是,我便在史海中開始尋覓他的蹤影。

據陳顯遠先生《漢中地區漢中名勝古迹》一書考證,「唐公房碑」是刊於東漢靈帝建寧、熹平、光和年間,年代應是公元168年到184年之間,碑文共十七行,每行三十一字,共五百零七字,所記錄的年代是西漢公元七年唐公房舉家升仙的往事。

在這個年代,我想到了漢中幾塊摩崖:公元66年刻於褒斜古棧道石門的《鄐君開通褒斜道(俗稱大開通)》摩崖,是小篆向隸書轉化的代表作,其後有148年的摩崖石刻隸書《石門頌》,建寧五年(172年)的《郙閣頌》,這三通摩崖被歷代奉為書法範本。百年間的字體變化不應很大,《唐公房碑》的神韻一定與這三方摩崖石刻有相同的地方。唐公房碑以其秀雅成熟的漢隸,成為重要的道教歷史文獻,以碑碣這形記載著百年前的往事。

石門頌

《大開通》是古隸中最早,兼秦篆、漢隸的特點,《石門頌》則稱為草隸鼻祖和楷模,《郙閣頌》則為標準的八分漢隸,這三方是最典型能夠代表那個時代水平的摩崖。《唐公房碑》基本與這三方石碑屬同時代,更是漢隸的成熟作品,以「秀雅峻正、隸法成熟」而見長。然而,屬於碑碣隸書的,只有《唐公房碑》,並未刻于山間巨石或洞內石壁。

摩崖石刻總會佇立在人來人往的大道,所以能為更多人熟識、傳頌,一些名碑名碣也會置身於大堂孔廟,《唐公房碑》卻稍隱於野,一隱便隱去了千年,儘管他兼備了漢隸的最高水準。

《唐公房碑》記載著故事的主角唐公房修鍊成仙的往事,石碑再度進入人們的視界,也頗具仙家氣息。1716年《城固縣誌》主編王穆四處尋找這塊石碑,遍尋不得,卻在一次偶然間與之相遇,真可謂「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穆在縣誌中這樣記載:

「丙甲歲……覓仙人唐公房碑榻累月不得。余勸吁農至升仙里,偶恬於大樹下,見荒煙蔓草中巍然屹立者,則公房碑也」。

郙閣頌

至此,唐公房碑從仙境才重回人間,被供奉於城固縣唐仙觀。人們在口傳升仙故事之餘,才有幸臨品成熟漢隸風采。

關於石碑的記錄廖廖,歷史上能識此碑的人就更少,宋時歐陽修在他的《集古錄》中記錄了一段簡短的提要,清代王昶的《金石萃編》卷十九也有記錄,只不過未見此碑,當然也就無緣於唐公房碑的真容了。

漢代以前的甲骨、鐘鼎、石碑上的文字基本都是篆字,秦代獄隸程邈因罪被囚獄中,實在無事所以對因時事變化而轉型的篆書進行整理,一不留神,隸書已篆書中脫胎換骨,而時光也已逼近了漢代。鍾繇、曹操是大動蕩時代的大人物,此時的隸書在流行幾百年以後,已省去了蠶頭燕尾,他們在硯石上舔一筆墨,紙上的字已近隸非隸了,方正之間更接近楷書。若將隸書寫快,楷書失去了方正,章草又應時而生了。楷書與草書相融一笑,一種字體又出現了,且叫其為行書。行書近草則稱為行草,近楷則稱為行楷。

於是,我帶著渴望去看看書體里的風景……這樣想著,王羲之的《蘭亭序》便款款而出了,我便向這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代表著中國書法最高峰的《蘭亭序》稽首,我暗自責怪唐太宗李世民這個偉大的君主,用小人的手段騙得後殉葬於昭陵,可轉眼一想,由他親自作序,唐高宗撰記的《聖教序》刻石時,由懷仁和尚一一從王羲之的遺墨中去尋找的往事。太宗的書法原本不錯,卻對文化謙恭到如此地步,也不難想像,他到另一個世界非常想帶上這個不可再造的文化經典的心情了。在盛唐,歐陽詢在七十五、六歲的高齡寫下了《化度寺碑》、《九成宮》,楷書美到了極至,用宋人朱長文的話說是「纖濃得體、剛勁不撓」。走入唐朝書法,最繞不開的就是顏真卿,一份《祭侄稿》堪稱中國書法史上的經典法帖,又被稱為《祭侄貼》,此貼的背後歷史是顏氏家族與安祿山部隊做戰、顏氏家族作為戰爭的代價逝去了三十幾口性命,顏真卿用文章祭祀家人,滿篇文字在哭泣中勾勒出情感符號,痛苦的線條在黑白的墨跡間倔強的延伸。後來七十六歲的顏真卿在勸誡造反的李希烈時被縊死……我所看到的,《祭侄貼》不僅是書法精品,更多的是一種人格符號。當然,唐代還有「草聖」張旭、懷素留下的狂草精品。到了宋代,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四人的代表作《寒食貼》、《松風閣侍卷》、《蜀素帖》、《山居貼》各具特點而傳世。元代時短,卻有文化領袖趙孟頫攜《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紈扇賦》、《赤壁賦》等作品傲視後人,當然,明代的上海人董其昌的《尺牘》、《李白月下獨酌詩卷》和河南人王繹《憶游中條語軸》、《杜甫詩卷》等上品佳作。離我們不遠的清代,篆隸、隸書、行書、篆書等作品也很讓後人養眼。

一路數著記著,不覺間已漏掉了很多文化名人,他們都是字裡行間的高手,也因此漏掉了很多的文化精彩。

無論是王侯將相,或是一介布衣,一幅筆墨,再濃濃地磨滿一硯,用筆一舔,黑黝黝的流動線條便使中華文明開始傳承。

請圖片描述

中華藝術最獨特的書法,用那種最沉著的黑色走過了幾千年,這幾千年前那種以銅為筆,以爐為墨的日子也盡意的揚灑著精彩。儘管我不通技法,卻仍想窺探共同的規律,尤其是以初學者的目光。

下集預告:城固名人與書法理論

讀寫style:用文字記錄生活,用聲音傳遞情感

讀寫style :一個自己寫自己讀的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寫style 的精彩文章:

馬嵬驛閑扯 唐明

TAG:讀寫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