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口古建築背後,竟蘊藏了這麼多只能用老照片解碼的故事
GIF/165K
第七期
有人說,建築是時代的印記,它可能會與當代的時空顯得格格不入,但卻是過去某個年代的真實寫照。
河口的歷史長達五百多年,悠長而有韻味。在時間的長河裡,河口大地上曾先後出現過城牆、縣衙、學宮等建築,然而隨著歷史變遷和戰火洗禮,時移世易,曾經繁華的縣城如今已成了三水的老城區,現在老城範圍內很多古迹都已經消失,留下來的,唯剩寥寥可數幾個點。
1920年代的三水城樓
今天,發布君就帶著大家從河口出發,去聽聽這座小鎮上老建築背後的故事~
三水舊海關 船隻「拍拖」見證者
如果你來到三水河口,提起舊海關大樓,未必每個當地人都清楚它的具體位置,但你問「鬼樓」在哪裡?街坊們就知道你所指的是哪一幢建築。
三水舊海關大樓
這座1909年在河口拔地而起的海關大樓,由英國傳教士,也就是百姓口中的「洋鬼子」所設計建造,由於當時洋人歧視華人,不允許中國人進入海關大樓,加之這座英式建築陰森神秘,在民眾間流傳著相當數量的鬼故事,所以當地群眾背地裡將其稱之為「鬼樓」。
海關人員合影
1897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緬甸條約》,規定清政府開放廣東三水為通商口岸,作為英國在中國設立的最早海關之一,三水舊海關成為廣州「向西的觸角」。
海關工作船舶
在英國人來到以前,三水出口的主要是鐵鍋;英國人來到以後,三水人開始向海外移民,與國際間的貿易也更為頻繁,三水由此走向現代。上百年風雨的海關大樓,在歷經了清末半封建半殖民地那段屈辱歷史的同時,也歷經了珠三角的滄海桑田。
三水的冬天濕冷刺骨,來華生活的英國人,難以適應三水的冬季氣候,於是,他們在建築三水舊海關大樓時就想到一個取暖的方法。砌外牆時,在外牆與內牆之間留一塊磚的縫隙,冬天時在地下層燒水,水蒸氣便沿著縫隙蔓延到整座建築的各個角落,冬天外面寒冷,但裡面始終溫暖。
當年建這棟海關大樓時,鋼筋、水泥、紅磚都是英國人從英國運來的,按照歐式設計建成了這座四層海關辦公大樓
1901年,是英國在三水設置海關的第5年,英籍代理稅務司韓威理在海關報告中提到三水將來可變成另一個廣州:「廣大的北江流域實際上尚未開發,這些地方礦產品極為豐富,並且很容易運到三水轉運或加工製造。三水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廣州差不多,來去香港極為方便,似乎已被指定將成為大商埠和兩條大河之間的一個天然貨物集散中心。」借著交通的便利,三水成為商貿集散地,碼頭上商船來往密集,火車上更有商賈的身影。
舊海關大樓除了用以辦公,它還是船隻「拍拖」的見證者。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種稱為「花尾渡」的客船在江面上來往。花尾渡由一大一小兩隻船構成,數層樓高的客船,單純載客,乘客在裡面還可以睡覺。其運行主要靠一隻燒煤的「火船仔」拖動。「當時江面上航運十分發達,船隻來往眾多,由於花尾渡拖著走比較危險,後來就規定『花尾渡』兩艘船必須並排走,粵語叫『拍住走』,後來還衍生了『拍拖』這個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三水貨運船隊工作的溫伯說道。
花尾渡
現在,三水舊海關大樓已經是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聽當地人說,這裡時常會有人過來參觀拍照,不知你又有否來過這裡留影呢?
河口老郵局 上世紀三水郵件在這裡出發
90年前,民間錢款、信件寄遞是老郵局的重要業務。在半江橋頭,有座與眾不同的米黃色兩層樓,它就是當年盛極一時的河口郵局。老郵局位於粵西、粵北匯通廣佛的交通門戶,當時各地各式的電報、信件貨款進入郵局,直接經由輪渡、鐵路通達四方,一派繁忙景象。
與三水舊海關大樓由英國人建造不同,河口舊郵局由民國政府建立,但風格上卻處處顯露出與三水舊海關大樓同樣的西式建築風格。兩層小樓,首層有四個的長方形玻璃大窗戶「坐鎮」,大廳里豎立著羅馬柱,內設水泥旋梯直通二樓。皆因其時的河口地區商業興旺,有不少外國人居住。因此,建築上已經開始呈現中西合璧的趨勢,河口舊郵局在這潮流之下也出現了明顯的西式建築風格。
1920年,河口老郵局正式落成,位置毗鄰火車站,靠近北江碼頭,交通十分便利。那時候,三水商貿發達,民眾郵遞需求大,信件在早上7點「搭乘」汽艇帆船離開河口,當天下午2點便能抵達廣州。1939年10月14日,因抗日戰事影響,三水局不得不停閉。如今,門楣上鑲著「河口文化活動中心」,門旁掛著「群星曲藝社」、「圖書館」兩塊牌,成為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場地。
半江橋 用作商旅、貨運的「孝母橋」
距舊海關大樓約100米處,就是半江橋。民國時期,三水至粵西沒有公路和鐵路,梧州、肇慶一帶的人往廣州,只能坐花尾渡到河口後上岸,換乘廣三火車抵廣州。
關於半江橋,它的背後流傳著一個感人的「孝母故事」。廣東第四路軍總司令余漢謀主政廣東時,他的母親經常從肇慶往廣州探望相聚。由於北江水位時高時低,渡船的跳板不能伸至岸邊,乘客只得涉水踩泥上落岸邊。余母年老體弱,難以在江邊泥水裡跋涉。余漢謀為方便母親上船下船,萌生建一個大型碼頭的想法。
余漢謀
1936年,余漢謀借口要在三水縣城河口建軍用碼頭,撥白銀二十萬元,派梁少衡督建河口半江橋(橋型碼頭)。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江岸向南伸出至江心。江心終端建成三層,水漲時可從橋面上落,水淺時可在下層上落。然而建成後,抗日戰爭的烽火就燒到了華南,河口失陷,這座橋一直未作軍運,反而成為規模較大的船舶碼頭,造福了百姓,令商貿更為繁榮。
如今,半江橋已是三水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成為了遊客到三水觀賞景色的好去處,當你在橋上踱步的時候,會不會和發布君一樣,想起這個孝意十足的故事呢?
魁崗文塔 文人輩出文風興盛
站在半江橋上極目遠眺,可看到魁崗文塔高高聳立,塔影玲瓏,擎天玉立。文塔猶如一支巨筆倒插於北江畔,不卑不亢,似乎四百多年來支撐著它的並非磚石結構,而是文人風骨。
在古代,「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在民間廣為流傳。關於文塔的來歷,坊間曾流傳說,三水建縣初期,「文無翰林,武無侍衛,財無十萬」。為了祈求文風昌盛,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由三水一批有識之士倡導建文塔、興文風,邑人李希孔首倡,並得到了當時的知縣羅點的首肯,眾鄉紳踴躍捐款,「於是刻期營成,突兀障江,崢嶸插漢,遂辟文明奇觀。」經核算,建此文塔共花費「金八百有奇」。
靈驗的是,自文塔建成後,三水果真文人輩出,科舉成績斐然。明清兩代,三水文風日盛,中進士、舉人者比比皆是,到了近代更是出了大名鼎鼎的北洋政府內閣總理、「二總統」梁仕詒。
梁仕詒
廣三鐵路河口站 運輸效益頗佳
位於河口的三水站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廣三鐵路終點站。據《中國鐵路史》記載,由美國合興公司投資修築,1901年8月動工、1903年建成的廣三鐵路雖短,卻是清末運輸效益頗佳之路。
三水文史專家植偉森介紹道,廣三鐵路修通後,很多粵西的人乘船到河口再換乘,抵達廣州只要1個小時,這裡很快就成為廣州至粵西水陸客貨的轉運中心和集散地。這條鐵路也創造了一開通就盈利的奇蹟。而據記載,廣三鐵路通車初年,客運量即近達180萬人次,此後客運量逐年上升。
1906年的廣三鐵路火車照片
河口由於位於三江匯流處,是南北上下、東往西來水道的必經之處,地勢險要,而且又是廣三鐵路的終點站,交通發達,乃兵家必爭之地。
明末,於肇慶稱帝的朱由榔與在廣州的朱韋釒粵王朝曾各派大軍激戰於河口一帶,雙方傷亡慘重。民國初年,滇軍龍濟光與桂軍陸榮廷爭奪廣東和孫中山借滇桂軍閥驅逐叛變革命的陳炯明等戰役,也都以這裡作為戰場。
抗日戰爭時期,三水淪陷,日軍以此為據點,在昆都山上構築炮台,據險扼守。
194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正在修復廣三鐵路,以便侵入三水
時間來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據家住河口火車站附近、今年55歲的河口老「土著」黃叔回憶道,那時除了本地人會趕潮流坐火車外,粵西的市民也會通過乘坐廣三鐵路抵達廣州,非常「墟撼」。
黃叔
那時候搭火車去廣州,車票5毛錢一張!以前交通不發達,哪有什麼汽車,大家都是坐火車,所以這裡很是興旺!最早的時候,火車是站人的,後來到了八十年代左右火車才慢慢提供座位。
廣三鐵路連接著廣佛、西北江航運,與便捷的水路一起,成就了河口物流重鎮的美名。大量貨物從廣州運往三水中轉,再用船運到沿江各地,「當時是用好幾艘船將幾千隻雞鴨鵝運去廣西,到了2000年,基本上都不需要再用這樣的方式往廣西運送家禽了。」
如今,廣茂鐵路老三水南支線長4.9公裡帶狀鐵路軌道用地回收在即,西南街道將以1.8億元徵收186.88畝用地,為北江新區交通路網建設以及河口古鎮文旅發展提供支撐。
仁壽坊 老縣城尚存不多的古建築
民國時期,三水縣城在地圖上的形狀呈圓形,察院街恰好位於圓心位置,是三水老縣城的「中軸線」,而仁壽坊則位於察院街北端。1929年,三水縣政府建於河口仁壽坊附近。但如今,歷經歷史變遷和戰火,學宮、考棚、「縣政府」等早已不見蹤跡,察院街和仁壽坊成為舊城中尚存不多的建築物之一。
「仁壽坊」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明朝萬曆年間三水知縣閔之聞曾撰寫過《李開仁壽坊記》,記事中提到三水縣洲邊人李開,是生於明嘉靖年間。他一生淡泊功名,閑居鄉里,家道富裕而樂善好施,遇到災年,李開常常帶頭賑濟災民 。死時九十八歲,依照風俗,稱其為百歲老人。當時的知縣閔之聞,經本縣父老、名流推薦,將其上報廣東省藩台、臬台兩司批准,由鄉紳里老捐資建坊、當時的廣東布政使喬某書寫「仁壽坊」三字以作紀念。
河口的歷史十分厚重,經時光洗禮與打磨,沉澱為本土文化的瑰寶。抹去歲月的掩蓋,每一段歷史都可以轉化為一個個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若你空閑時,不妨到河口古建築處漫步細看,品味古韻,與它們開展一場超越時空的「談話」吧!
原來舊陣時的河口建築,
竟蘊藏了這麼多精彩故事,
住在三水的你,
還知道哪些小歷史呢?
歡迎在留言處與發布君分享噢!
TAG:三水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