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這5種礦物質是天然胰島素,吃哪些食物能補充它們,一目了然

這5種礦物質是天然胰島素,吃哪些食物能補充它們,一目了然

飲食療法就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的食物都含有對控制血糖十分有益的營養元素,尤其是一些微量元素,真正可以說是天然的胰島素,不僅可以穩定血糖,更是可以抵抗各路併發症。今天,塔哥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糖尿病最怕的幾種微量元素。

持續性的高血糖會直接導致滲透性利尿,從而使大量的鈣從尿中流失,因此,糖人患骨質疏鬆後病情會發展得更加的嚴重。

當血中鈣含量持續降低時,甲狀旁腺在長期刺激的作用下,會使破骨細胞活性增強,導致骨組織中的鈣遊離進入血液,極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失去彈性,最終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硬化反過來又會使骨供量不足,加重骨質疏鬆的癥狀。

因此,糖人每天都應該補充一定量的鈣,這是治療糖尿病必需的。

【推薦食物】芝麻醬、泥鰍、海參、紫菜、菊花茶、蝦皮、脫水蕨菜、綠茶、豆腐乾、燕麥片等。

現代醫學表明,缺鎂會阻斷胰島素各種效應的發揮,干擾細胞代謝的正常進行。糖人並發心、腎、視網膜及神經病變合併症也可能與缺鎂有一定關係,所以鎂又被稱為「胰島素的第二信使」。

據科學測定,糖人平均每天每千克體重丟失0.022 mg的鎂,在血清鎂很低的情況下仍有大量鎂從尿中排出。為此,糖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應補充鎂,這樣可以降低糖尿病併發症,尤其是心臟併發症,還會降低病死率。補鎂可以改善糖耐量,減少胰島素的量。

【推薦食物】炒西瓜子、榛子、綠茶、海參、黑米、海帶、綠豆、松仁、蕎麥、蓮子、黃豆、小米、紫菜等。

硒元素比較稀有,它具有類似胰島素的調節糖代謝的生理活性,可以明顯促進細胞對糖的攝取,改善糖、脂肪等物質在血管壁上的沉積。

適量補充硒元素,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動脈硬化及冠心病、高血壓等血管併發症發病率的作用。

一般來講,動物的腎含硒量相當於肝的4倍,而肝的含硒量又比肉高4倍。在瘦肉中牛肉含硒量最高。

【推薦食物】魷魚、大黃花魚、帶魚、豬肝、梭子蟹、海參、海蜇皮、牛肉等。

鋅元素是可以直接參与胰島素的合成與分泌的,它可以穩定胰島素的結構與功能。

人體如果缺鋅,血中胰島素水平就會下降,因此,補鋅可以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以減輕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推薦食物】牡蠣、口蘑、豬肝、梭子蟹、綠茶、炒西瓜子、瘦羊肉、南瓜子、對蝦等。

鉻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雖然人體內正常只有5~10毫克的鉻,但它對人體許多生理功能的完成,特別是糖類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所以鉻對糖尿病的防治具有特殊的作用。

鉻元素是胰島素的「加強劑」。因為鉻與尼克酸、谷胱甘肽一起組成的葡萄糖耐量因子,是胰島素的輔助因子,它既具有增加胰島素的效能,有利於促進機體利用葡萄糖,又可以影響氨基酸在體內運轉。

【推薦食物】蕎麥麵、小麥、蘋果皮、牛肉、啤酒、麵包、黑胡椒、黃油、雞、玉米、玉米粉、牡蠣、土豆、乾酪、蛋類、植物油、麥麩、胡蘿蔔等,其中以黑胡椒、牛肉、麵包、菌類和啤酒中鉻的活性最高。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貝塔系 的精彩文章:

降低血糖、提升免疫力,常吃6種食物勝過保健品,不吃太虧
三個真實的失敗控糖案例,好多人都跟他們差不多,後果顯而易見
升糖最慢的三個水果,常吃血糖還降,解渴、抗三高首選
控制糖尿病,抵制併發症,糖人要常用「三皮」
出現4大癥狀,糖人就要警惕腎病了,忽視了就晚了

TAG:貝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