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腦損傷患者良肢位的擺放

腦損傷患者良肢位的擺放

一、良肢位概念

良肢位指軀體、四肢的良好體位,具有預防畸形,減輕癥狀,使軀幹和肢體保持在功能狀態的作用。在腦損傷患者的康復護理中,良肢位的擺放是為了防止或對抗痙攣姿勢的出現、保護肩關節及早期誘發分離運動。

二、良肢位擺放目的

正確的良肢位擺放能夠修復受損的運動神經元,促進運動神經功能的恢復,在早期康復中具有重要作用;

預防關節痙攣、關節半脫位和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的出現;

定時變換體位有助於預防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和壓瘡等併發症。

三、良肢位擺放實施時間和常用體位

實施時間:

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後48h開始實施良肢位擺放,不同干預時間對不同併發症的防治效果存在差異,並非干預時間越長越好在肩關節半脫位、髖關節外旋及肌痙攣的防治作用中,干預時間為3個月以上的治療效果較干預4~6周有所提升;在肩痛、足內翻或足下垂及關節活動受限中,干預4~6周的效果優於干預3個月的效果。良肢位擺放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在臨床實際應用中,醫生及護士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包括每一種卧位姿勢及其干預時間。

1.患側卧位(第一體位/首選體位)

患側肢體在下方,健側肢體在上方的側卧位。

方法:

患者頭下給予合適高度(一般為10-12cm)的軟枕,軀幹稍向後旋轉,後背用枕頭支撐;

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將患肩拉出避免受壓和後縮;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手中不應放置任何東西,以免誘發抓握反射而強化手的屈曲痙攣;

患側髖關節略後伸,膝關節略屈曲,踝關節屈曲至90°;

健側上肢放在身上或後邊的軟枕上,避免放在身前,以免引起患側肩胛骨後縮;健側下肢充分屈髖屈膝,腿下放一軟枕支撐。

註:此體位可以伸展患側肢體、減輕或緩解痙攣,使癱瘓關節韌帶受到一定壓力,促進本體感覺輸入,同時利於自由活動健側肢體。

2.健側卧位

健側肢體在下方,患側肢體在上方的側卧位。

方法:

患者頭下放置合適軟枕,胸前放一軟枕;

患肩充分前伸,患側肘關節伸展,腕、指關節伸展放置枕上,掌心向下;

患側髖關節和膝關節盡量前屈90°,置於體前另一軟枕上,注意患側踝關節不能內翻懸在軟枕邊緣,以防造成足內翻下垂;

健側肢體自然放置。

註:此體位避免了患側肩關節的直接受壓,減少了患側肩關節的損傷,但限制了健側肢體的主動活動。

3.仰卧位

面朝上的卧位。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時頭下軟枕不宜太高,以防因曲頸而強化了病人的痙攣模式;

患側肩下墊一厚軟墊,使肩部上抬前挺,以防肩胛骨向後攣縮;

患側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關節伸直,掌心朝上,手指伸直並分開,整個患側肢體放置於枕頭上;

患者髖下放一枕頭,使髖向內旋,患側臀部、大腿外側下放一枕頭,其長度要足以支撐整個大腿外側,以防下肢外旋,膝關節稍墊起使微屈並向內;

足底不放任何東西,以防止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動。

註:此體位容易受緊張性頸反射的影響,極易激發異常反射活動,強化患者上肢屈肌痙攣和下肢伸肌痙攣。應盡量縮短仰卧位時間或與其他體位交替使用。

4.床上坐位

方法:

患者背後給予多個軟枕墊實,使脊柱伸展,達到直立坐位的姿勢,頭部無須支持固定,以利於患者主動控制頭的活動;

患側上肢抬高,放置於軟枕上,有條件的可給予一個橫過床的可調節桌子,桌子上放一軟枕,讓病人的上肢放在上面;

患側肘及前臂下墊軟枕,將患側上肢放在軟枕上;

髖關節屈曲近90°。

註:病情允許時,應鼓勵患者儘早在床上坐起。但床上坐位難以使患者軀幹保持端正,易出現半卧位姿勢,助長軀幹的屈曲,激化下肢的伸肌痙攣,在無支持情況下應盡量避免這種體位。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引領腦卒中康復護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引領腦卒中康復護理 的精彩文章:

TAG:引領腦卒中康復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