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要懂得給他人留餘地
人們在社會交往當中不可能沒有矛盾和利益的衝突,如何處理這些矛盾呢?有的人處理起來,非常的不講理,往往把一件小事情搞到不可收拾,一副不鬥死你誓不罷休的架勢。
相反,有的人處理起來,卻是盡量的簡單,本著寬容的心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盡量去體諒別人的難處,給他人留一些餘地,同時也給自己留下迴旋的空間。
學會了寬容也就學會了做人。
歷代聖賢都把寬容作為理想人格的重要標準而大加倡導,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德載物」,學會了寬容,同樣也是學會了處事,人是社會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而且往往正義和邪惡,善良與拙劣相互交錯。
所以,我們立身處世有時候,要有清濁並容的雅量,佛家有雲「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我們常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也是這個道理。
事實上,寬容並不代表著無能,卻恰恰是一個人有見識有心胸有人格魅力的體現。
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人,當你面對自己的下屬犯錯誤的時候,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可以說體現著你的水平高或低。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靈活度,抱有一顆寬容的心,這不單是人際關係當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獲得人心建立人脈的智慧之舉。
多一些寬容,也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信任,多了一份溫暖。
寬容是心理學養生的調節閥,是人們溝通心靈化解矛盾的潤滑劑,人們在社會當中,吃了虧,被誤解,受了委屈,總是不可避免的要發生,而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要學會寬容。
寬容不僅包含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一個人的氣度和胸襟,一個不懂得寬容,只知道苛求別人的人,其內心往往處於緊張的狀態,從而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是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這就不能讓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的保養,養生作用對於此人也是無濟於事了。
學會寬容,就要嚴於律己,寬厚待人,這就等於給自己的心靈安上了一個調節的閥門。
※職場觀人術:通過說話的語氣看透人
※人到中年最不應該戴的三個高帽子,你戴過幾頂?
※和同事相處請牢記:三不比,三不爭,三不說
※人到中年的五大煩心事,人個都直達心窩
※和同事相處絕對不能做的十五件事,看看你做了幾件?
TAG:老呂說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