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其意境令人覺悟!
來源:作者/白居易
轉載請與作者聯繫授權
排版編輯:通俗的好詩(tongsudehaoshi)
前言;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重修勤政樓。此詩作於重修勤政樓的第三年。勤政樓西的一株柳樹,是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所種,至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已在百齡上下,其時白居易已五十一歲。以垂暮之年對半朽之樹,愴然動懷,因作此詩。
勤政樓西老柳
唐代:白居易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開元一株柳,長慶二年春。
風中一棵枝幹半枯的大樹,馬上一個多情看樹的老人。開元年間栽種的一個弱柳,如今已是長慶二年的早春。
詩的開始兩句,把讀者帶到了一個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樹就是詩人,詩人就是樹,既可以說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說半朽之樹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歸根到底都是詩人的自畫像,「樹」和「人」都是詩人自指。這兩句情景交融,彼此補充,相互滲透。寥寥十字,韻味悠長。如果說,前兩句用優美的畫筆,那麼,後兩句則是用純粹的史筆,作為前兩句的補筆,不僅補敘了柳樹的年齡和詩人自己的歲數,更重要的是,把百年歷史變遷、自然變化和人世滄桑隱含在內,這是詩人的大手筆。它像畫上的題款出現在畫卷的一端那樣,是這樣一幅充滿感情而又具有紀念意義的生活小照,顯得格外新穎別緻。
※極度的飢餓會帶來什麼?白居易感慨到: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白居易與湘靈的苦戀35年,可終究沒有在一起!
※學者認為,白居易的父母是舅舅與外甥女關係,是真的嗎
※古人喜歡在牆上題詩,留下的故事比詩詞更有趣
※白居易寫給妻子的一首詩,平平淡淡見真情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