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艾灸雖好,可是用這種方法,卻是要命的!

艾灸雖好,可是用這種方法,卻是要命的!

八月,繁花似錦,一團團,一簇簇,風兒吹來,搖曳生姿,神態萬千,猶如書中美麗的少女翩翩起舞,宮廷舞女,面若桃花,微啟朱唇,笑意盈盈,柳腰扭動,舞袖飄起,似仙下凡,勝似嫦娥美貌,好比嫦娥舞姿搖曳。那半個巴掌大的蕊紅,色艷,型美,大笑著展示她的風姿,彷彿《紅樓夢》中快步疾行,以笑聲吸引眾人,以笑聲顯示地位,以笑聲顯露高傲的鳳姐。那潔白淡雅的素花,掉落一地,拾起,用指尖輕滑花瓣,質地輕薄潤滑,鼻孔輕嗅,香氣淡而悠遠,彷彿《翼王傘》中如花似玉,英氣凜然,令萬千將士迷倒於她氣質由內而外的散發,醉倒了眾生的巾幗英雄。那盛開的荷花,潔白的膚色中帶著淡淡的粉嫩,隨風而舞,姿態悠然,風姿綽約,有的體態豐盈,似《貴妃醉酒》里的姿色豐滿的楊貴妃;有的略顯輕薄,似飄然於水上的荷花仙子,那是《西遊記》中嫦娥在輕盈起舞。

9月23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來了。秋分後,寒暑晝夜參半,涼爽的秋季正式拉開序幕。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晝夜溫差將高於10℃以上。此時要注意陰陽平衡,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中醫認為,在傳統節氣時令,做好相應的養生防護,順應天時,對身體有極好的作用。艾灸作為一種中醫外治手段,在秋分時節合理艾灸,不僅能潤燥養肺,平衡陰陽,還能強壯脾胃,可謂好處多多!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秋分節氣如何正確艾灸!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太陽到達黃經為18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曆書記載:「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曰: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

此時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附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早卧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秋分後注意潤燥

秋天主燥主肺,還是要繼續潤燥養肺。從秋分開始,人們的秋燥癥狀一般屬於涼燥。陣陣秋風襲來,不僅使氣溫變化劇烈,而且使氣溫速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秋燥症是由於體弱,身體的保溫與散熱機能不能很好地隨天氣、氣候的變化而產生的類似於病態的一種生理反應。因此跟肺相關的虛寒之症會增加,比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氣候寒涼,頸肩腰腿關節痛會增加。

秋分注意脾胃的養護

秋分到立冬的45天為「秋行冬令」,主氣為陰,非涼即寒,沒有火氣。人是熱血動物。氣候缺少火氣,僅靠日常飲食運動難生火氣;火弱不能生土,脾胃屬土;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脾胃得不到火氣生養,五臟都會虧損,百病叢生。候寒涼,而此時人體陽氣收斂,陰氣漸長,腸胃陽氣虛弱,致使消化受損。所以,此時艾灸壯脾胃,正是天時地利之勢。

艾灸能夠平衡人體陰陽,順應節氣特點,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防病保健、養生美容、治療疾病之功效。

中艾堂溫馨建議秋分艾灸這些穴位:

大椎穴、肺俞穴、腎俞、關元穴、肚臍、天樞穴、足三里、合谷,能夠很好的適應秋分節氣的天氣特點,平衡陰陽,清肺祛燥,強健脾胃,起到養生保健的絕佳效果。

艾灸是一種綠色安全的中醫養生療法,在不同的節氣順應天時,進行相應的節氣艾灸,不僅能理正氣,調平衡,還能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在秋分到來,天氣越來越寒的時候,讓我們堅持艾灸,關注養生知識,一起溫暖過冬!

艾灸是中醫學中防病治病、養生延壽的一種簡便易行而又切實有效的方法。艾灸是用艾絨或其它葯料點燃後,在體表一定部位或腧穴上進行燒灼、烘烤、薰熨,或用鮮品搗敷,藉助艾火或藥物的作用使施灸部位發熱、充血甚至起泡,從而達到溫散寒邪、溫通經絡、回陽救逆、消瘀散結、強身健體等保健養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為什麼能防病治病?

艾灸防並治病的作用大多源於艾灸的補益作用。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艾灸所以能夠防病治病,是因為艾灸能使人體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1.調節陰陽: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就會發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2.調和氣血:氣是生命之源,血為物質基礎,氣血充足、氣機條達則人的生命活動正常;反之則發病。艾灸可補氣養血、疏理氣機,且可提升中氣以達養生保健的目的。

3.溫通經絡: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通暢則利於氣血運行及營養物質的輸布,若病邪侵及經絡導致其閉阻不通則會引發疾病。艾灸藉助其溫熱肌膚的作用,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達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證之效。

4.扶正祛邪: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干,艾灸通過對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體正氣,增強機體防病抗病能力。

另外,現代研究還證實,艾灸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種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抗體的產生,提高其免疫效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同時,艾灸還能改善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利於多種疾病的康復。正是通過以上原理,艾灸能達到養生保艦防治多種常見病的目的。

目前,在中醫臨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有四種:直接灸、懸灸、艾灸器灸、隔物灸。都是用點燃的艾絨熏灸人體腧穴,從而達到治病養生的作用。

中醫臨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懸灸

是用艾絨捲起來的長條狀圓柱艾條施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於距離施灸部位一定高度進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厘米,每次灸5~10分鐘,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燒傷皮膚,以出現紅暈為度。操作時分為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三種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溫灸器,根據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為溫灸盒、溫灸筒、溫灸杯等。它的優點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溫和。

3.間接灸

又稱「隔物灸」,是在皮膚和艾炷之間隔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作為間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鹽,葯等,分別稱為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葯灸等,因為間隔的物品不同,治療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絨捏成的圓錐體,也叫艾炷,直接放於身體穴位和病痛處點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者如蠶豆大小,中者為黃豆大小,小者為麥粒大小,皆為上尖下大的圓錐體,便於平放和點燃。直接灸分為兩類,灸後不留瘢痕的稱為無瘢痕灸;灸後皮膚出現化膿甚至結痂的,稱為「瘢痕灸」。

當我看著網海里的顆顆如珍珠般閃光的文章,那些或美如詩,幻如夢,香如花,或淋漓盡致的生活氣息、農村人的淳樸、牛的老實忠厚,或快樂、悲傷,或飄灑一幅凄美的梁祝畫卷,或譜寫一段直播唯美曠世情緣,或用淚水澆灌荒蕪的心田,或用心敘述對情人無盡的愛戀與思念,或者用微笑坦然的心態稀釋心中的不快……在他們的文章里,我看到了一個個關於生活與情感的故事,幾多愉悅,幾多憂傷,幾多悲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