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古邑儒風無棣 古城新韻山東北大門首選旅遊目的地
山海古邑儒風無棣 古城新韻山東北大門首選旅遊目的地
無棣古城南大門,迎恩門。(黃勝友攝)
護城河、荷花灣環繞無棣古城(黃勝友攝)。
無棣,是山東省最北部的一個縣。
無棣素有「冀魯樞紐」和「齊燕要津」之稱。我知道無棣,是因為這裡是山東的北大門,我每次開車進山東出山東,這裡都是必經之地。我讀中文系的時候還知道,無棣還有碣石名山,魏武帝曹操的《觀滄海》,就是建安十一年,曹操親摔大軍東征青州海匪管承途徑無棣、登臨碣石山懷古而留下的千古名篇。
無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春秋左氏傳》記載:「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無棣」。無棣是「太公賜履」之地。公元前656年,已為軍事重地;隋開皇六年(586年),置無棣縣。歷經千百年,無棣縣一直沒有改變過名字。
無棣縣還有古城遺存,並且保存修繕的如此完好,是我隨大眾網濱州媒體行第一次走進無棣縣並且留下的深刻印象。
29日早起,我們一行媒體人,驅車來到了無棣古城。古城在寬闊的護城河、美麗的荷花灣的環繞映襯下,彷彿來到了江南水鄉。無棣古城南大門東南處的一塔(海豐塔)一寺(大覺寺),讓無棣古城的歷史更加厚重賦有久遠的印跡。
我們是從南大門,走進無棣古城的。進入古城,東西兩處保留完好的故居建築群,是無棣古城最大的亮點。左邊是清道光進士,官至內閣學士、金石學家無棣名人吳式芬的故居,右邊是清代乾隆進士、湖廣總督無棣名人張映漢的故居。
無棣名人以吳式芬家族最為有名,吳式芬祖籍無棣,科舉世家。吳家以「一方望族」著稱齊魯,有「進士世家」、「尚書門第」之稱。自清順治至宣統,十朝皆列科名,九世累遺典籍;掇英擷秀科甲如林,名宦賢卿方伯聯第,素有「七巡撫、八侍郎、九封光祿,三翰林、五資政、十朝邦禁」之美譽。從吳氏十世祖光祿大夫吳永孕,到十九世孫中憲大夫吳峋,科貢舉人20名,進士9人,家乘寶印為「祖孫父子兄弟叔侄進士之家」。吳式芬是道光十四年(1834)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江西南安府知府、廣西、河南按察使、直隸、貴州、陝西布政使、提督浙江學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後贈光祿大夫。長於音韻訓詁之學,對經史考訂有精湛見解,精於金石。
吳氏族譜
吳式芬任陝西布政使考證的中國三大古碑。
吳式芬紀念館內收藏有吳式芬的進士的試卷。
據同行的無棣縣委宣傳部關部長介紹說,吳式芬家族故居建築群保留的完好,原是解放以後,這裡留給了縣公安局作為了辦公場所。「吳式芬故居建築格局上既具有明清時代官宦府第的宏偉氣勢,又有江南水鄉園林建築藝術情趣之美,實在是明清官宦府第古建築藝術中的典型代表。」
關部長是「無棣通」,我們一走進故居建築群內,關部長敞開了話匣子就給我們做了全面的介紹。
吳式芬故居由南院、北院兩部分組成,兩個院落既相互獨立又緊密相連,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南院北院的大門均朝東。
南院以「寶硯堂」為主體。南門五級台階,重檐四柱,門楣上懸「世典邦禁」董浩手書金字朱匾。進門青磚影壁上鑲有「玉麟吐書」石刻一方,古藤盤旋,雅境如鏡。院內南廂是帳房,北廂是儀仗廳,停放轎幃、儀仗。北廂的北側還有一座舍房供人居住。西進四柱朱門、漏窗屏風後南轉月門,便是廳堂三進相連的主體建築南客廳、寶硯堂、卧室。寶硯堂,因吳家珍存宋代蘇軾的「雪堂寶硯」而命名。堂前古樹參天,堂中豎置南雕繡花屏扇,上掛「寶硯堂」鄧石如篆書扇形竹青金字匾額,中掛大理石刻山水條屏四扇。名家書畫,輝映壁間。吳氏翰墨會友、嘯歌吟詠、品茶清談多在此堂。
南院的西側便是西下院,西下院面積也很大,主要是膳房、倉房和下人們居住的地方。
北院與南院緊靠在一起,整個院落規模很大,由四個小院落和一座花園組成。重檐歇山式高台門樓、青磚碧瓦,五脊六獸、粉牆朱柱、墨門銅釘,門楣上懸「尚書第」橫匾一方,乃大學士、金壇于敏中於乾隆丙子(1756)年所書。楹聯是「四省承宣三掌節鉞,九封光祿兩列史晟」。框對是「忠貞世胄」「恭定家風」。進門影壁上嵌有「龍鳳呈祥」漢白玉石刻一方,下築小型太湖石假山一座,翠竹數叢。影壁後即為第一個院落,院中椿槐伴柳、青石砌路。南北各有三小間廂房,迎面是重檐歇山式大廳三間,名曰「父子進士廳」,迎門高懸「父子進士」金匾一方,為軍機大臣張廷玉所書。廳內紫檀几上設置皇位、香案,脊椽上懸御賜「忠貞可嘉」、「奉天誥命」朱金豎額匾兩方。此廳為吳家接待貴賓之處,迎接聖旨也在此廳。出廳西行就進入第二個院落,南廂為「陶嘉書屋」,系吳家藏書之處,北廂「雙虞壺齋」為主人著書立說之地,齋內存有大量的金石器物和拓片。
再往西走就是吳家的內宅,這是第三個院落,南北兩廂均為太太夫人的卧房。緊靠卧房的是一個深閨小院,南側是家廟,北側是聞名無棣縣城的十間房,這裡是吳家小姐們的閨房。再西進花牆月亮門便是被稱為「十畝治園」的吳家西花園了,幽竹伴岩,曲徑花香,「聽雨軒」、「秋韻亭」等仿江南園林建築藝術風格的景觀點綴其中,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吳家大院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廊廈圍院,單體建築由長廊連接起來。因此,整體建築風格布局既具明清官宅之氣勢,又備江南園林古建築藝術之情趣。
吳式芬故居內,保留有明代的幾處建築,是吳氏家人早期購入的建築物。吳家大院南院為先,該院原系明代戶部尚書王佐的府第,俗稱「王府」,始建於明正統6年(1441年)。清康熙3年(1664年)吳氏11世祖、吳自肅購「王府」為私宅。在此建築的周圍,清代的吳氏家族,開始建築現在可能看到的建築群。因此,清代的建築物在吳氏故居里保留的最多。吳式芬故居雖然經歷文革,但是,這裡的建築保留的非常完好,這是十分慶幸難得的。
吳式芬故居里設有吳式芬紀念館、寶硯堂、尚書第、陶嘉書屋、雙虞壺齋、聽雨軒等,吳式芬故居內的院落相間有序,處處充滿著古樸氣息。吳式芬故居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成為了無棣古城人文的一個縮影。
吳式芬的次子吳重憙,是吳家最後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是袁世凱的老師,1901年9月到11月,袁世凱因回原籍祭母,委任吳重憙護理(看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掌權時,將上海電報局的大權從盛宣懷手中奪來後,把它交給了他的恩師吳重熹擔任住滬會辦電政大臣,主辦此事。在上海期間,吳重憙參與創辦了上海萬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受到了海內外的關注。因此吳式芬故居內,還設立吳重憙與中國紅十字紀念館,館內珍藏的中國紅十字文物也非常珍貴。吳重憙因袁世凱挨了不少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目前還沒有資料證明吳重熹支持過袁世凱復辟活動,這說明吳的頭腦是清醒的。
和吳重憙來往的學者有兩位是我熟知的,其中之一是山東日照人許瀚,字印林,室名「攀古小廬」,為吳式芬摯友。許翰到北京就借居在吳重憙的雙虞壺齋,與吳式芬進行探討金石學方面的問題。
另外一位就是以書法著名的大家何紹基,字子貞,湖南道州人。官至四川學政。何氏為學廣博,通經史、精律算、工詩,尤擅書法。書法自成一體,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他又是近代早期宋詩運動的重要詩人。著有《東洲革堂詩鈔》二十七卷、《東洲草堂文鈔》二十卷。何紹基《癸巳九日走訪吳子苾仁兄,適見襄陽夏侯夫人兩志拓本即題》詩云:「憶昔戊子冬十月,舟行瑟縮氐樊口。芒鞋徒步叩郡閣,騎馬攜朋陟峴首。」由此想見二人的友誼之深。
據關部長介紹說,無棣古城形成於商周,發展於隋唐,繁榮於明清。宋元時期佔地就已達11.5萬平方米,夯土築成的城牆上,建有城門、角置炮台和鐘鼓樓,城內商肆旅舍齊全,城外護城河、荷花灣等水系環繞相連。無棣古城彙集了魯北地區多元建築風格,融合了齊文化、燕文化、黃河文化、渤海文化等多種文化及宗教、民俗風情,是魯北、冀東和天津以南廣大地區歷史文化風貌的典型代表,具有「觀一城而知魯北全貌」的獨特魅力。無棣古城至今保留著唐代的大覺寺、海豐塔、宋代的古城牆、明代的縣衙大堂、清代的吳式芬故居等一些歷史人文遺迹。古城外的荷花灣、護城河等自然景觀,是魯北古城典型的代表,是山東北部古城文化旅遊最好的去處。
2010年10月,無棣縣做出了「挖掘宣傳吳式芬,促進無棣大繁榮」的決策部署,正式啟動無棣古城恢復建設工作。整個無棣古城按照「山海古邑·儒風無棣」定位,以旅遊承載文化,以文化促進旅遊,規劃總面積3.1平方公里,遵循「存古、復古、建古」三個原則,突出「古」、「水」、「綠」三個特點,將無棣古城開發分為歷史文化旅遊區、景觀風貌休閑區、生態園林居住區和綜合商貿服務區四個功能區。目前,都已經初建規模,具備了旅遊接待的能力。
無棣古城的歷史文化旅遊區,是以吳式芬故居的恢復建設為核心,通過恢復建設古城門、宋代李之純真味堂等歷史人文遺迹,建成協調統一的古建築群落,彰顯了「山海古邑」的建築特色和「儒風無棣」的文化底蘊。在打造無棣古城景觀風貌休閑區,側重於維護和延續「城水相依、碧水靈動」的古城護城河、荷花灣水系的風貌。以建設低層和多層仿古建築為主,突出了一塔一寺,構建核心水文綠地空間。無棣古城的綜合商貿服務區在融入時尚元素的同時,注重與古城風貌的協調統一。通過建設組團式購物、餐飲、住宿、娛樂等城市功能設施,形成配套完善的商貿服務區。
無棣古城東大門。
目前,無棣古城的古建築保護與修復區完成吳式芬故居、馮安邦將軍府、縣衙、文廟、楊公祠、四城門、角樓等工程,張宅、博物館、城隍廟、棣州大劇院、美食街、關帝廟等已完成主體工程;自然景觀生態觀光休閑區完成荷花灣、護城河、吳家灣、清波河等十六處景觀節點;「四縱四橫」等道路基礎配套工程基本完成。
2016年10月份,無棣古城成功舉辦了試運營文化旅遊休閑匯活動,之後又分別於2017年的元宵節、「五一」、端午節期間相繼舉辦了休閑匯系列活動,均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初步拉開了無棣古城旅遊的帷幕。
無棣古城所處地理位置優勢明顯,北部相鄰河北滄州的黃驊市,距離天津濱海新區80公里,是北京、天津、河北東部地區的遊客,進入山東的第一旅遊目的地。特別的那些自駕游的遊客們,可以在無棣停留,下榮烏高速,進入無棣縣休整,參觀無棣古城,品魯北民俗風情。這裡也是登無棣碣石山、觀滄海懷古的最好去處。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去萬畝棗園採摘小棗,參觀渤海岸邊的古貝殼堤,欣賞一望無垠的渤海鹽田。
無棣碣石山
古貝殼堤
臨近渤海,無棣的海岸線,也有鹼蓬草也有紅海灘。
無棣用貝殼燒制的「海瓷」,聞名天下。
無棣縣的古貝殼堤,是世界保留最完整,也是目前發現的三大古貝殼堤之一,古貝殼堤已經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萬畝棗林的無棣縣,是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棗鄉」,無棣素有「中華金絲小棗第一縣」的美譽。無棣瀕臨渤海灣,這裡的鹽田阡陌縱橫,無垠雪海,明亮如鏡,鹽田風景獨具魅力。這裡靠近渤海,盛產海鮮,是吃渤海海鮮的最好去處。
臨別之時,我和無棣的朋友們相約,以後再進入山東,一定要在山東的北大門停留幾日,品山海古邑、賞儒風無棣。
黃勝友圖文於 2017年9月29日無棣
※濱州西紙坊古村落:廝守黃河綠樹參天獨享休閑度假幸福生活
※惠民縣魏集古村落:融江南水鄉風韻魯北民居 尋覓驛站發祥地文化
※京博文化藝術博物館:奢侈欣賞中國楹聯珍品系列及名家書畫藝術品
※濱州愉悅居家世博館:濱州市紡織工業旅遊方興未艾
※菲中兩國南海勘探油氣出現巨大進展 只待杜特爾特總統一個簽字
TAG:黃勝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