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隔輩把皇位傳給孫子對嗎?當叔叔的朱棣造反錯了嗎?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發愁——這麼大的江山,我死之後,交給誰來坐?
長子朱標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朱元璋精心培養他25年之後,朱標已經38歲,繼承父親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標的身體熬不住。1392年1月,朱標身上長了個大肉瘤,折磨得寢食難安,異常痛苦。朱標的長子朱雄英10年前已經死了,伺候父親全靠次子朱允火文。
朱允火文年僅14歲,日夜守在父親身邊,至少也算是1392年度「感動中國」的孝子人物。他是個偏腦袋,朱元璋給他起了個「半邊月」的綽號。朱允火文從小生活在深宮之中,在知識分子中間長大,知識淵博,而且以德服人。但他性格仁柔,心太軟,臉不厚,心不黑。
最終太子朱標還是不幸早逝。對於勤懇的老皇帝來說,這是極為罕見的大事件,不是普通的喪子之痛——接班人沒有了,整個帝國的命運怎麼辦?那麼多大將手握重兵,怎麼節制?這件事折磨著老皇帝,居然28天沒有上朝。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選擇繼承人。在眾多皇子中,他們各有各的缺點,不能堪當大任。無奈之下老皇帝一聲長嘆
:「現在,只剩下四子燕王朱棣和朱標次子朱允火文PK了」。
朱元璋對朱允火文抱著一種複雜的感情,對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憂:他柔弱的肩膀,能擔負得起治理國家的重任嗎?這麼仁柔,跟個兔子似的,多麼大的缺陷啊。做皇帝,必須有獅子、老虎的硬漢性格,否則必定會被政壇上的獅子、老虎吃掉。
朱元璋就立儲問題,曾經悄悄徵詢過大臣的意見。他問翰林學士劉三吾:「太子死了,皇長孫(朱允火文)年幼不懂事。治理國家必須選對人,我想讓燕王接班怎麼樣?」
劉三吾是知識分子,你問他誰當儲君,他當然只推薦自己的同類。他頭搖得像撥浪鼓:「立燕王絕對不行!如果立燕王,那麼秦王、晉王怎麼辦?皇長孫朱允火文四海歸心,大家都擁護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覺。」
朱元璋死後,皇位傳給了朱允炆,這當然無可非議,但對朱棣來說,他本人是很想做皇帝的,結果位子卻給了他侄子,他自然不爽.再一個他是和朱元璋一起打過仗的,軍事能力很強,這在他當皇帝以後也有體現。
而朱允炆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他叔叔那麼能打,這就給朱棣一個機會,打起來他是有勝算的.但造反主要還是因為削藩其實主要是針對他的,所以他肯定不幹了。
朱棣是朱元璋眾多兒子里最會打仗的一個,他剛過十歲就上戰場,建下武功無數。
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先後死去,而死掉的這幾個恰恰是最有實力的幾個。之後朱棣就是皇子里最有勢力的一個。被封燕王,占著北方經濟最發達的京津地區。
而且為了抵禦北元的襲擊,朱元璋給了他很大的兵權。建文帝繼位後要消番,他肯定不幹,猴急還能跳牆呢,何況在軍中威望這樣高,勝券在握的事不幹白不幹!而且像徐達、藍玉這樣的有威望的老將一個都沒有了,沒有人鎮的住場面,所以朱棣算是老資格,又是皇子,肯定是一呼百應了。
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朱元璋當初的選擇是個錯誤。如果選朱棣當皇帝,就不會出現後來歷時4年的內戰。但歷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淚,它只相信實力。朱棣發動戰爭,將朱允火文趕下台取而代之。
所以朱棣和朱元璋是同類,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火文傑出,更適合當皇帝。
我們在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我們不能夠不指出他的缺點。他既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又是一個給大家帶來沉重負擔的君主。在明朝歷史上朱棣是一個關鍵人物,在中國歷史上朱棣也是一個重要人物。經過朱棣完善了中國的文官制度,奠定了明、清兩朝的政治格局,影響了明、清兩代五百餘年的政治生活。
輿論壓縮,爆料不好說太細!更多深層內幕消息
微 信 搜索公眾號(老崔嘮歷史)給你更真實好看的內容!
※把借刀殺人之計用到極致的劉備,究竟有何歹毒心腸?
※楚霸王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憑什麼以弱勝強 坑殺二十萬秦軍主力?
※崇禎殺袁崇煥,是「自毀長城」嗎?他究竟冤還是不冤?
※無厘頭的國恥:失敗的勝利者,勝利的失敗者
※他是慈禧身邊唯一的知己,為何外界流傳他倆關係曖昧?
TAG:老崔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