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記:一座民居脫胎換骨的始末
文字:許天心
圖片:許天心、潤.建築
責任編輯:樹下小人
「潤舍」是什麼?
它是一座從結構到傢具全部由建築師親手設計打造的民居改造項目。現在,它是一間民宿,也是【建造學社】的基地。
在深入了解這場鄉建活動的背後故事之前,先看幾張潤舍設計之初的效果圖。
前言
說起我能有幸參與到前童潤舍的施工過程,還是由於建築師王灝在中國美術學院帶了一屆題為「傳統木結構的改良與復興」的本科畢業設計,我作為其中一名學生,在完成自己畢設的同時,參與了潤舍木結構「疊梁束柱」柱式的文獻研究、工藝改良和模型製作幾個階段,又在畢業後於潤·建築工作室實習三個月。其間正值潤舍木結構施工,我因此被派去現場,擔當木結構施工的交接工作。
2015年夏日,建築師王灝接手前童潤舍的時候,場地上已建起一座寧海地區標準的三合院木構民居。
廳堂原貌
二層原貌
王灝希望將這座普通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同時營造一定的公共性,成為開放的「古鎮客廳」,來容納村民、遊客的休憩交談,需要的時候也可成為承辦村民活動、學術沙龍、社會展覽的空間道場。而與普通的鄉村民宿常採用的「結構不動,表皮裝飾」不同,建築師提出「偷梁換柱」的概念,將新研發的「疊梁束柱」,通過「偷、換」原有樑柱的方式,注入到傳統民居之中,以骨骼之更新,促成整體氣貌品質的提升。
此柱式,取浙閩廊橋的疊梁出挑意象為梁,結合寧波保國寺的瓜稜柱做法為柱,對美學與力學原理進行重新梳理和提煉,形成這組結構原型,包含了地下基礎、柱礎、柱身、柱與多向梁的交接、柱與樓板的交接、柱頭與屋架的交接等多組關係,是一個完整而獨立的結構單元。
寧波保國寺束柱(瓜稜柱)
疊梁束柱原型
中堂疊梁束柱(建成)
疊梁束柱,根據現場情況改動的柱式
東書房束柱(建成)
中堂(建成)
西餐堂(建成)
二層套房(建成)
「偷梁換柱」後,原本根據房子面寬逐一分隔的空間關係,由於落柱的減少(七根減至三根)和重新組織(橫向對中一字排列),一改從前間隔、閉塞之格局,呈現出開放、連續的新體驗。建築師直指傳統建築體系中最為本質的木結構改良,試圖為這個囿於傳統的木構體系注入新的能量,這正是「木結構復興」的開端。這場改良的嘗試,實為探尋木構所能創造的源自東方的空間氣質,實踐傳統空間營造與審美觀念的現代化。
老結構平面
新結構平面
理念總是趨向完美的。建築師王灝已在一篇文章中(見《時代建築》2017年第五期)完整地描述了潤舍的精巧構思,不需我在此贅述了,而本篇試圖站在介於建築師與工匠之間的位置——一名駐場建築師的視角,呈現兩者在鄉建進程中的困境與獨特價值,藉以提供一條新的實踐路徑。
王灝到工地交接結構施工
紀實與領悟
2016年8月,我以潤·建築工作室駐場建築師的身份,被派到前童古鎮「潤·舍」(當時叫前童客棧)的工地。駐場期間,我就住在古鎮里一座離工地步行1分鐘的客棧。10平米的標間,一張床堆滿圖紙和資料,另一張床用來睡覺,兩床之間勉強擠下台式電腦和小馬扎,這就是我駐場期間的臨時辦公室。
臨時「辦公室」
潤舍項目因建築師王灝的加入而備受當地政府的關照,配合施工的當地官員,我叫他小葛,三十齣頭,無論是鎮上要大興土木、還是小修小造,他都熱心負責。年紀輕時就在政府部門工作,踏實肯干又虛心,自然受到全村人的喜愛。
潤舍工地的大木活兒,四位木匠一老三壯,都是前童最精銳最有經驗的幾位。最老的木匠年近七旬,行事果斷、脾氣耿直,嘴裡的香煙不停,手裡的活兒卻穩健利落,他是這次大木施工的靈魂人物,也是村裡還健在的木匠師傅中最受敬仰的。其中一位壯年木匠是小葛的舅舅,我們習慣叫他葛師傅。他十六歲就拜師學工,三十多歲成為村裡大木施工的領隊,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紀(50歲),卻再也沒有像他的師父那樣收過徒弟,因此仍是村裡最年輕的一輩傳統木匠。這樣一位「年輕」有活力的木匠,習慣在周邊縣市走動,遇到新技術、新理念,能夠積極理解和適應。這次潤舍施工,需要處理新的木結構,自然是少不了他。其他兩位壯年木匠都是常年跟著葛師傅一起幹活兒,沉默寡言卻能心領神會。
初到工地,我就在鋪滿木屑的桌面上攤開精心繪製的施工圖,開始講解「偷梁換柱」。工匠們自然地圍攏過來,眾人當中只我一人身穿上衣,皮膚白凈,一看就是城裡來的「設計師」。
第一次和木匠們對接設計構思
工匠們七嘴八舌,我急忙應答,沒等我把設計思路說清,話題就集中在一個榫口的加工問題上,也有位木匠嘴裡嘟囔施工順序的不合理。我轉念開始錄音,剩下點頭應答,盡量讓工匠們表達意見。初到工地的第一天晚飯,和木匠師傅們一起下了館子,然而並沒有因為喝酒而感到放鬆,反到是瞬間激增的挑戰讓我有些茫然。
為了接下來的工作如期開始,我掙脫酒後的困意開始反覆聆聽下午工地上的那場「大論戰」。印象中龐雜而瑣碎的信息,卻在回放錄音時聽起來邏輯清晰而各有側重。錄音中,木匠師傅們主要反映了幾個問題,首當其衝的是:CAD平、立、剖施工圖對於所有工匠開展工作有極大障礙。
一層平面施工圖(過程)
其次,木結構榫卯設計因未充分考慮施工順序,導致無效或不合理;再其次,木匠們不關心形式問題,只關心材料與工藝、施工與工序問題。除此之外,我透過工匠之間的對話(工匠對話使用寧海方言,我只能通過語氣、表情變化感知一二),體察到他們對這個「新柱式設計」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和態度,甚至差點爭吵起來。施工還未開始,便已出現設計師與木匠、不同年齡段的木匠之間劇烈的觀念衝突。我開始意識到,如若忽略這些現實因素,只顧圖面設計,接下來的工作將舉步維艱,任何觀念思想、試驗改良也無從發生。
和老木匠、葛師傅現場討論
老木匠之間溝通新柱式
翌日清晨,早已鳥鳴灌耳卻是被運送木料的廠商老闆一通電話吵醒。我抓出書包里的木料單,聽老闆依次核對十幾種尺寸各異的木料,以備從杭州發貨前最後確認。數十根木料不僅尺寸各異,木種也根據使用位置分為山樟、杉木、菠蘿格、緬甸花梨四種,所以要尤其注意辨別。所幸無誤,剛想睡個回籠覺,工地小葛又打來電話,說是早前下料加工的粉紅色石條,恐怕尺寸設計上有缺陷,加工出來很容易磕碰破損。
新石條,玻璃磚牆基礎
新柱礎
駐場工作第一天,就是這樣睡眼惺忪就趕去工地,節奏之快,由不得我細細品味、慢慢適應,所有事情撲面而來。那天上午,一場陣雨讓古鎮潮熱難耐,運送的木料不巧趕上了這場雨停在途中。我趁等待間歇叫小葛召集所有工匠,再聽我解釋一次「偷梁換柱」。我站到一把矮凳上開始說話,現在回憶,語氣還是非常誠懇和認真的。
「師傅們,我昨天剛到現場,很多工地情況事先不夠了解,讓各位師傅對潤舍的設計感到費解甚至產生疑慮,我先給各位道個歉。昨晚我反覆聽了錄音,琢磨各位師傅提的建議,確實需要我們設計師主動做出調整,有很多設計細節,比如木斗榫口的開法就沒考慮到現場的加工條件和施工順序。早晨小葛給我打電話,向我反映石料設計問題,我想了一下,確實是我對寧海當地的石材特性,是比較脆還是比較堅韌不夠了解所致。各位師傅給我幾天時間,我會把所有CAD施工圖重新調整成三維的、直接標有數據的圖紙,根據你們給我講的施工順序,調整圖紙的繪製方式。
另外,這個「疊梁束柱」的新柱子,要替換幾根老柱子,讓新和舊有一個結合關係,這就是這個房子改造中最有特色的地方,也會是將來前童最有特色的房子。既然是一個新的木結構,就一定有很多挑戰,因為沒有人做過,這個房子能夠最終實現,要靠老師傅們多年的經驗智慧才能完成,我們這次拿來的施工方案,也只是一種設想和可能性,不是已經確定的,也不是拿來強求的,具體要怎樣施工才安全可行,正是要我在駐場這段時間裡和師傅們共同討論、商量出來的。希望師傅們能有這個耐心和魄力。」
草圖-對原始樑柱結構進行仔細研讀,提出施工策略
草圖-偷梁換柱施工思路
當我講完這段話,我心裡也沒有多少底氣,但那一刻需要有人站出來說話,需要凝聚人心。無論是設計問題還是情緒問題,都非常真實地擺在我面前,我深知,這部分壓力和挑戰正是我作為駐場建築師需要獨立承擔的,也清醒地意識到唯獨站在駐場建築師這個角色的時候,才有機會深入其間又保持一定距離地觀察整件事情以及他們的現場反應。
木料進場
下午,運送的木料遲了三、四個小時才到工地。葛師傅看了看木料的截面,安排小工(小工指在工地負責搬運重物、拆牆打洞等非技術活的工人)把木料搬進院內。我留心問了一句葛師傅在看什麼,他告訴我能從木材的截面顏色和開裂狀態判斷木料乾濕,像這次運來的多半是新料,沒有干透,加工過程中會隨著水分揮發而變形,嚴重的還會扭曲或者不規則變形。我問那要怎麼辦,葛師傅說只能把榫口稍稍開大1mm-2mm留出富餘,待木料干透,榫口就會收縮成正常大小。一位經驗豐富的木匠,好像能從木頭的外表,看透木頭的內心,而木性與人性一樣,也有陰晴冷暖的變化。
傍晚回到住處,我便開始重新繪製所有圖紙,我開始像一個沒學過建築的普通人一樣審視這些圖紙,我刻意地消解專業的形式而強化了木匠的閱讀習慣,保留圖紙之間縝密的聯繫性,力爭簡單、直接和清楚。那些投影的平、立、剖圖紙被我全部替換為三維的軸測圖紙,在需要表達內部榫卯交接的地方畫成半透明的效果,把那些藏在材料內部的關係全部表達出來。以前只有黑灰色淡線的「清雅」圖紙,現在全部附上了真實材質和真實的顏色關係,方便木匠辨認,還在圖紙周邊用較大的字型大小標註了說明文字;另外還把所有數據都直接標在物體上面而不是圖紙周邊,取消了所有專業符號。
重新繪製的偷梁換柱施工示意圖
重新繪製的疊梁木料加工圖
重新繪製的柱礎加工圖
第一階段(大約前五天)的駐場工作,就是在重繪圖紙和觀察工人施工的反覆中度過的。最初問題最突出的「石柱礎」設計,開始考慮到前童紅石「硬和脆」的特點,增加了凹槽到邊緣的距離,也取消了上窄下寬的收分細節,雖然只是厘米甚至毫米級的微調,但有效地降低了加工難度。事實上,那些最初純粹考慮形式美感的任性細部,被逐一簡化為更適合當地加工的,實用而簡潔的細部。
另外又如疊梁之間的「木斗」,最初根據工業銑刀的加工經驗,設計成了弧形凹槽,但在現場有限的設備條件下,木斗被重新設計成「王」字型。實際上,這些寬16cm的木斗,並不是被一個個加工出來的,現場木匠是將一根3m左右的方料統一開槽,再統一截成16cm的木斗。有了這樣的觀察在先,我對榫卯細部的再設計也就有了現實參照。
最初的木斗加工圖,弧形凹槽無法在現場加工
修改版木斗加工圖,適當加厚了邊距
榫卯一凸一凹之間蘊藏了中國匠人豐富的經驗與智慧。其設計不僅要考慮到省時省工、材料強度,還要在考量整體施工、組裝順序的情況下,易於讓工人辨認和定位,提示工人組裝方式。在這些滿足的情況下使其美觀、簡潔,建築語言上整體統一。真正體現設計精確性的地方,其實是在這樣的反覆中達成的。設計師執意的形式、形狀,只有經歷現場的再設計才算是進入了正軌。
駐場第六天開始,木料的加工才真正有序展開。我和工匠之間的溝通,似乎也因為買了草帽和拖鞋,配上一身穿髒的衣服而順暢了很多。第二階段大約持續了十天,期間有泥瓦匠粉刷後牆;有設備工人鑿洞埋管;有錯開時間安排了工人砌築玻璃磚牆。我似乎也在多組工人交替施工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各工種的特點和每一個工人的秉性。這裡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不要和工人討論形式問題,要直接和他討論施工工藝。如果不得不解釋形式問題,最好直接告訴他結果,就是最後想做成什麼樣子。這樣的溝通方式,是完全有別於學校教學的,學院化的教學強調原理和過程,而現場工人的思維方式是非常直接而指向結果的,他只要知道怎麼做(工藝)、用什麼做(材料)即可。
另外就是工人的秉性,包括他們的脾氣和工種自帶的行事作風。如果仔細觀察他們工作的狀態,會發現泥瓦工對厚度、乾濕和時間是非常敏感的,因為他們面對的材料主要是水泥,水泥的乾濕厚薄和乾燥時間會直接影響牆面效果,除此以外,他們還可以雙臂丈量牆面,預估工時。又比如木匠,他們的厲害之處在於對木材彎曲乾濕變化的靈活應對能力和以不變應萬變的「尺度口訣」。成熟的尺度口訣可用來控制用料、間架進深、屋頂斜率甚至到每一處樑柱截面的尺寸關係。比如前童地區的雨水量,通常採用6.5分水或7分水的屋頂。「分水」是指屋頂兩個直角邊長度的比值,如「7分水」是指兩個直角邊的長邊與短邊(坡高)的比值為70%。無論宅院的進深、面寬大小為多少,分水是不變的,因此越大的宅子,屋頂越陡。另外,進深跨度會決定梁高,梁高與跨度的比值按當地口訣約為1:1,即4米的進深跨度需要40cm左右的梁高,等等不一而足。
將圖紙內容,經過木匠經驗梳理,重新放樣在木板上
束柱開榫
另外木匠的獨特能力還在於團隊協作和分工。在潤舍工地上,葛師傅負責劃線,老木匠負責挖榫,其他兩位木匠負責其他簡單構件的挖榫工作。我在這些天的日常工作,便是調配各工種的工作順序,並且把內容具體到上午和下午的各時段中,時間長了,也便慢慢掌握了說話的輕重、事情的緩急。
最後三天,施工進入最關鍵的步驟——偷梁換柱,十天左右的木料加工,只為最後精確的與原有結構組裝起來。這些天小葛也盯在現場不敢走開,都為這最後時刻捏一把汗。偷梁和換柱都需要暫時藉助木杆支撐屋頂的重量,又因為穿斗木構依靠樑柱交界處的雨傘銷拉結各段梁,保險起見,我們還配置了鋼板,專門輔助拉結各向梁的力量。橫縱的力都得到支撐後,才真正敢鋸掉四根金柱和三根棟柱,展開施工。
偷梁,安裝支撐桿
這七根柱子幾乎是原有結構中最重要的受力構件,也是傳統意義上房屋的「頂樑柱」,鋸掉這七根柱子,既是對結構受力的挑戰,又是對傳統觀念的某種「觸犯」。鋸掉四根金柱的決定,曾一時遭到老木匠極大的反對和指責,可以說幸虧有葛師傅敢於突破傳統的觀念禁忌才成就了這「偷梁換柱」的創想。
偷梁,鋸掉原有柱子
偷梁,鋸掉後露出樑柱和雨傘銷的關係
所有支撐桿就位後,木匠們開始小心翼翼的用滑輪抬升重達200斤的新梁,又緩慢地對準老木匠事先開好的榫口。可以想像,當一座傳統的木結構老房子,其中一根樑柱發生朽壞或者蟲蛀的時候,也就是像這樣替換的,其開在兩側柱子上的榫口要一深一淺,以便新梁可以先從一邊插入,再對準另一側插接完成。在我們了解這一替換工藝之前,我們都不敢想像這樣大膽的替換方式,還保守地在原柱兩側增加桿件以固定新梁。五根新的疊梁,就是這樣依次地被有驚無險地安裝上去。
到了最後兩天,工匠們開始了最驚險的換柱工序。同樣的還是先固定支撐桿,但其難度遠遠高於換梁。柱子需要與原木結構的二層梁高度、一二層樓板完成面高度,一層兩向梁高度再和地面高度依次對齊,任何一個高度尺寸的誤差都會導致整個木結構受力出現不均勻或出現傾斜,而且換柱機會只有一次。此時,所有的工人緊緊圍繞在這一根新的束柱四周,上下樓層相互配合,喊著「勞動號子」,讓各高度點位逐漸對準,場面十分震撼。
葛師傅最後確認樑柱交接的位置
束柱與疊梁精準對位
換住,拉緊四根柱,對準插入疊梁(二層)
換住,調整柱礎高度,短梁對位(一層)
人們蓋房子,自然需要很多人的協力,他們呼喊著勞動號子,一縱一縱地抬起框架,再將其連在一起。我想到台灣建築師謝英俊的團隊,在四川災區組織村民協力造屋的場景——一種代表現代的、精確預製化的輕鋼框架,伴隨淳厚激昂的四川口音的勞動號子,像蓋傳統木結構房子一樣被蓋起來。
勞動號子與現代建造
這樣的建造場景,如今就在眼前,它似乎打通了很多東西。那些學者們熱烈爭辯的傳統與現代、工業與手工孰是孰非的議題在生動真實的勞作現場面前,更像是飄忽不定的概念遊戲。當空間中三組束柱站立起來的那一刻,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來自木結構內部的巨大力量。木匠師傅一如往常的榫卯加工方式,創造出了脫胎於傳統的現代性,而匠人們是支撐這個新時代木構的脊樑。我有幸見證了這一瞬間的歷史。
根據疊梁束柱截面所做的潤舍logo
新柱式仰視
新柱式替換後,老木匠終於露出笑容:)
中堂疊梁束柱
合影
從房子到人居
駐場時日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天,收穫的經驗卻遠遠超出我在學校課程中所得的。真實的建造經歷,突破了我對建築學概念的理解,促使我直面材料與工藝現場、審視以往接受的建築學教育,並在與工匠共同生活、工作的日常中,反思建築師與木匠之於中國當下的身份角色,僥倖抵達「鄉建」這一宏大課題。
本文所記述的,僅是一次鄉建個案,卻望能為更多介入中國鄉建浪潮的群體,提供微薄的經驗,以期建築師能真正繼承和改良傳統建築形式、結構系統和施工智慧,更重要的是借鄉建的道路,持續思考中國廣大的城市群體在當下的生活,和我們所期待的人居未來。設計師介入中國鄉建的歷史非常短暫,真正成為社會性話題幾乎是近三五年的事情。短短三五年內,鄉建模式已經歷快速的更新迭代。他們中的大多數懷揣著極高的設計熱情和熟練的技法來到鄉村,然而基本上習慣性地缺失對中國鄉村文化的審慎閱讀和親身體驗,帶著城市人對現代化生活的想像,將城市觀念與城市模式粗暴的植入鄉村的文脈。其中,極少人反思自身接受的設計教育,也極少人反思中國鄉村的真實需求,因此出現了大批慣性設計。就在現在,面對已暴露的問題,急需提出優質方案,積極地改善目前鄉建潮呈現的投機與粗暴,否則近30年在大城市發生的集體性破壞將不可避免地重新上演。
建築師進入鄉村首先要協調的就是與木匠的關係。在建築師進入鄉村之前,木匠才是村裡的「建築師」和建造者,而如今建築師帶著一套新的思維方式也跑到村子裡蓋房子,甚至要與木匠協作蓋房子,問題就來了。我經常感慨,到底有哪些建築師真正考慮過傳統工匠之於現代建造的優勢在哪裡?能否揚長避短,借傳統智慧把現代房子給蓋起來,這是需要仔細地、真誠地面對的問題。
作為一個側面,現代建築師與傳統工匠兩者對「精確」的理解就不同。現代建築師抱怨施工質量的情況比比皆是,但曾有多少建築師考慮過這類矛盾的本質原因呢?雖然傳統工匠也有先天不足,比如面對材料與技術的更新,缺乏靈活應對和轉化之策略,也普遍缺乏職業素養等,說到底那些整天抱怨施工質量的建築師,還是把工匠當臨時工人在用,就算一個技藝過人的匠人到你面前,他還是會抱怨他鋼板焊不直、混凝土澆不幹凈。此事恐怕雙方都難辭其咎。鄉村建設如火如荼進行的當下,更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建築師和匠人這兩種角色的真實困境與獨特優勢,更應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深刻地反思自身的方式方法,開闢一條新的實踐道路。
前童清澈的水系,詮釋了人與自然最和諧的關係
前童鳥瞰
駐場最後一晚,吃完飯和王灝老師在前童涓涓溪水邊乘涼交談,我只記得他說話的聲音逐漸被水聲蓋過,聽不太清了,但我至今非常感謝他,將我派駐到工地,讓我經歷一段改變我職業道路的,也或許是推動中國鄉建二十天。
關於潤舍的視頻記錄:
以下視頻由「光景」團隊攝製:
以下視頻由「一條」團隊攝製:
_ 完 _
由作者|許天心|圖文供稿
九樟學社編輯部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
聯繫郵箱
TAG:九樟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