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18歲天才畫家,20歲去世,一生只畫了一幅畫,火了一千年

18歲天才畫家,20歲去世,一生只畫了一幅畫,火了一千年


本文授權轉載自:飛樂鳥


ID:feileniao



咫尺,


有千里之趣。




千里江山圖




 01 




公元1113年4月,


畫師王希孟正在完成一項


非常艱巨的任務——為老師獻畫。




他的老師不是別人,


正是剛剛登基不久的皇帝陛下,


比起治理江山,

這位文青皇帝


更喜歡寫字畫畫彈琴。







他成立了宮廷畫院,


用「藝考」的形式廣招繪畫人才,


甚至親自出題,用「踏花歸去馬蹄香」


和「深山藏古寺」難倒了不少人。





畫院繪畫現場




也許是因為年紀太小,


也許是畫技還不夠高,


「美術生」王希孟沒有入選,


但皇帝覺得他有天賦肯努力,

於是經常親自指導他畫畫。





這位皇帝不僅畫技精湛,還寫得一手好字



這幅畫了大半年的青綠山水,


是否能受到陛下的青睞,


王希孟心裡也沒有把握,


畢竟,他還不到18歲。











 02 




今年9月,

故宮博物院的年度大展,

在所有展品中最引人矚目的,

當屬比肩《清明上河圖》的

青綠山水畫巔峰之作:

《千里江山圖》。








使用礦物顏料,以蠶絲為載體,


歷經千年之後,如今只要打開畫卷,


就容易損傷畫作原貌,美麗又脆弱。




因此連內部的研究人員,


都很難一睹其真容,


這幅畫全卷的公開展出,


算上這一回,也

只有3次。





工作人員正在展卷




你一定和非凡君一樣

迫切地想知道:


原畫到底有多驚艷!











 03 




但如果真有機會親眼看到這幅畫,


對它的第一印象一定是:


長和綠!




《千里江山圖》全卷縱51.5厘米,


橫1191.5厘米——差不多有4層樓高,


長度是《清明上河圖》的2倍多。







之所以那麼「綠」,


是因為畫師使用了藍銅礦和孔雀石,


研磨出的石青、石綠作為主色。





藍銅礦和孔雀石共生




除了「長」得氣勢磅礴,「綠」得爽朗富麗,


它的構圖也疏密有致,氣勢連貫,


非常符合山水畫中的「三遠法」,


在這幅畫中,你能感受到:




山峰巍峨之

高遠;





層巒疊嶂之深遠;





縹緲開闊之平遠;





雖為長卷但細節依舊逆天,


每一筆都精心描繪。




樹葉有深淺明暗的變化。







村落里房屋和長橋造型,


都刻畫得十分精緻。








人物則活躍於其中,


或勞動耕作或休憩娛樂。








甚至連載貨量不同的船吃水度不同

細節

都描繪了出來。







「一步一景,咫尺有千里之趣」,


和《清明上河圖》的寫實不同,


《千里江山圖》中的風景,


只存在於畫師的想像中,


卻也能如此精妙,如此動人。




「一點一畫均無敗筆,遠山近水,山村野市,漁艇客舟,橋樑水車,乃至飛鳥翔空,細若小點,無不出以精心,運以細毫。」




而這幅名垂千古的鴻篇傑作,


完成僅用了半年,


它的畫師,也不過18歲。











 04 




政和三年的春天,

皇家園林新延福宮的落成,

讓宋徽宗趙佶龍顏大悅,

更讓他高興的還有

畫院弟子王希孟獻上的長卷




整絹一匹徐徐展開,


畫上有山峰起伏、江河浩淼,


也有亭台樓閣、漁村野市之景,


筆法精湛,有詩意、有理想、有野心,


這幾乎就是他夢中的錦繡河山了。







他後來將畫賜給了大臣蔡京,


這位著名書法家在畫上題跋道:




「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蔡京題跋




這是王希孟的名字第一次,


也幾乎是最後一次,


出現在歷史長卷之上。







他只活了

20歲

便撒手人寰,


有人猜測,他為了完成這幅畫,


嘔心瀝血而傷身早逝,


有人說,這是慧極必傷天妒英才。





王希孟 像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

曾經意氣風發的年輕帝王

最終淪為異族的階下囚,

山河被揉碎,

但這幅畫卻被

保存了下來,

流傳到了現在。




再沒什麼帝王皇權,什麼盛世美夢,

勤奮的畫師年少至遠,心無旁騖地創作。

於是千年後細細看去,

《千里江山圖》里

活著一個18歲少年的靈魂







在《千里江山圖》中,我分明看見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歲。長几歲、小几歲,不會有《千里江山圖》。




——陳丹青《局部:千里江山圖》











如果無法親臨故宮現場,


就把手機橫過來,


仔細欣賞一下這幅曠世傑作吧。
















最後再來看看陳丹青如何解讀《千里江山圖》。








陳丹青曾這樣評價王希孟:「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師,喜歡做減法,也就是所謂取捨和概括,可十八歲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著做加法。




人在十八歲年紀,才會有這股子雄心和細心,一點不亂,不枝蔓,不繁雜,通篇貴氣,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賦了。」






圖片源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他是「台灣3D之父」,實力比肩《阿凡達》,五月天、徐克導演都向他拋來橄欖枝
108年前,這個法國人拍下中國最早彩色照片,留下72000張彩照卻被罵白痴孤獨而死
講真,kiss時嘴唇起皮咋辦?
牆這麼刷,分分鐘挽救父母裝的新婚房
這款藍牙小鋼炮音箱,百元價格千母音質,走到哪聽到哪!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