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自研基帶處理器意欲何為?

蘋果自研基帶處理器意欲何為?

蘋果做手機晶元已經有些年頭了,從早年採用三星處理器,到後來自己研發性能最出色的A系列處理器,短短几年時間,處理器就成為蘋果的護城河。

而蘋果的野心似乎還不止於此,近日日經新聞報道,蘋果現在將觸角伸向了筆記本CPU、通訊基帶以及觸摸、指紋、屏幕驅動IC的自研發上。其中,蘋果自研基帶處理器尤其引人矚目。

基帶處理器開發難度比較大,而且專利都在上游廠商手裡,蘋果為何要自研基帶呢?蘋果的這個舉動對晶元和手機市場又會有什麼衝擊呢?

蘋果為何要自研基帶?

其實,蘋果手機最早完全是一部集成產品。早期的iPhone除了IOS系統是自己的,所有硬體都來自於上游的供應商。當時韓國人喜歡把iPhone說成是一部「韓國」手機,因為早期的iPhone從處理器SOC到內存快閃記憶體、屏幕都是韓國上游供應商的產品。

蘋果的這個做法很快就遇到了安卓手機廠商的競爭,蘋果能買的,安卓手機廠商一樣可以買,而且像三星這樣的廠商還有垂直整合,三星同時給蘋果和自己的手機提供處理器、內存、快閃記憶體。

為了自己手機的市場,三星優先供貨自己產品,有什麼新技術給自家產品用也就理所當然了。

蘋果早期雖然沒有和三星決裂,但是已經開始供應鏈分散化,快閃記憶體內存部分給日本廠商,屏幕引入JDI,處理器開始自己設計,製造讓三星、台積電兩家來干。

後來,到了蘋果和三星開始撕破臉互相起訴專利侵權的時候,三星並沒有斷蘋果的貨。因為沒法要挾蘋果,斷貨只會兩敗俱傷。

在基帶處理器上,蘋果早期用的是英飛凌的產品,後來高通依靠優秀的性能和專利優勢取而代之。

但是蘋果對高通獨家供貨是有所顧忌的,被上游一家壟斷供貨一方面價格高,另外一方面很容易被要挾。

所以,去年蘋果重新引入了英特爾(英特爾前些年收購了英飛凌),兩家供貨。

而兩家供貨,高通就感覺到了威脅,找了個借口扣了本應該返回給蘋果的10億美元,蘋果隨機起訴高通專利有效性。

這種態勢下,蘋果想要自己研發基帶晶元,擺脫上游廠商的控制就理所當然了。

蘋果能做到嗎?

基帶晶元開發並不容易。其實,三星也搞了自研基帶,但是搞了數年失敗多次才研發的稍有眉目。

小米所謂的自研基帶,實際上是大唐聯芯的積累。只有華為海思的基帶是一步步自己研發的。

基帶研發本身難度大不說,還有重重的專利壁壘,蘋果要繞過去並不容易。

但是,蘋果就是蘋果,A系列處理器證明了蘋果的能力。

現在蘋果有大量現金,可以招募第一流的研發人才研發,對手積累再多,我把對手的人都挖過來,積累就變成我的了。

今年蘋果第一次自己研發GPU,拿出來的產品出手就不俗,性能達到一流水平,這充分說明了蘋果的實力。

至於專利問題,其實GPU專利也不少,但是蘋果第一款GPU拿出來居然沒人起訴蘋果,說明蘋果技術資金之外,法務公關也是非常強大的。

所以,蘋果真要做基帶也會手到擒來,大約兩年三年就可以看到成果。

蘋果做基帶會帶來什麼?

對蘋果的競爭對手來說,蘋果用高通的基帶、用英飛凌的基帶還是自己做基帶都差別不大。蘋果的地位不會因為自研基帶而變化。

對於蘋果,外掛基帶並不是目前行業主流的解決方案,採用AP+BP統一封裝的SoC可以進一步節約空間、減少發熱,能夠自己研發,整合進去會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改善用戶體驗。

對高通、英特爾這些廠商來說,蘋果自研基帶會失掉一個大客戶,和蘋果未來的專利戰也會消耗掉不少金錢與精力,它們才是最不想看到蘋果自研基帶的。

作者:maomaobear | 來源:iDoNews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News 的精彩文章:

新款車型相繼發布,ofo和摩拜背後拼的到底是什麼?
SINOCES2017 艾利和Astell
谷歌收購HTC不會改變手機市場
滴滴、軟銀將組建合資公司 對Uber實施近百億美元投資
蘇享茂親友:初步判斷團伙盤踞世紀佳緣作案 呼籲提供線索

TAG:Do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