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貴州從江,侗族姑娘身上穿戴的銀飾重達10公斤

貴州從江,侗族姑娘身上穿戴的銀飾重達10公斤

貴州擁有悠久的銀飾文化,但在歷史長河的沉澱中侗族兒女卻創造出了自己特有的銀飾文化。侗族婦女在盛大節日或慶典活動中,喜歡佩戴各種銀飾。

頸項穿戴護胸銀板,板上套戴四五個由小到大銀項釧,還有吊胸兜和圍裙的銀鏈。手戴銀質護手筒,外戴各種銀質手鐲,有的多達10多對,從手腕處疊到上胳膊。手指戴有銀戒子。有的全身銀飾重達5~10千克,一套銀飾品根據家庭狀況來說,一般是在八公斤以上,家庭比較富有的甚至有三、五十公斤。

侗銀並不是廣義上的純銀,它是侗族特有的一種合銀,銀的含量在50%左右。侗銀飾經戴過後如長期放置,飾品表面金屬會產生氧化反映,正如時光所留下的痕迹,見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溫度。

侗族仍然保留著重銀輕金的觀念,這是因為在侗族文化中銀代表著月亮,金為太陽。月亮溫婉內斂,純潔清勝,質樸勤儉,更符合侗家兒女的生活哲學。

侗族銀飾紋案與女兒家的刺繡一般集自然萬物與一體,彰顯了侗族對自然萬物的敬畏心。

在一些固定的傳統侗族銀飾圖案中,特定的符號紋記紀錄了他們的民俗與歷史。例如:動植物圖紋反映了其耕作牧植的文化;圖騰紋折射出侗族原始古樸的世界觀;自然景物的圖紋則表現出侗族崇敬自然的理念。這些紋飾就是一部史書,記述了侗族文化的開始到而今,並將一直延續。

最有意思的是銀匠們在鍛制過程中會將幻像與真像交織、抽象與具象手法並用,他們並不是一味的去將世間萬物鏨刻其上,而是添加了自己的理解,自己對生活的期望,自己對未知世間的想像,造就出了一份自己獨有的藝術審美。

侗族銀飾的加工先把熔煉過的白銀製成薄片、銀條或銀絲,再經過吹燒、鍛打、鑲嵌、擦洗和拋光等五道工序,有時還利用壓、寥、刻、摟等工藝,制出精美紋樣,這整個繁複的過程,全是以家庭作坊內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

銀飾對於侗族人民來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男傳地,女傳銀」是侗寨固有的傳承習俗,所以銀飾作為女子最重要的嫁妝,不僅顯示著家人的財富能力,也承載了侗家幾代人的愛。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公眾號:張藝攝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藝攝影 的精彩文章:

38度高溫下 廣工大新生軍訓匯演,軍姿颯爽 揚帆起航
父吸毒母棄家,彝族九歲的爾呷:好好讀書長大了養活奶奶
鐵匠鋪日打四把刀 遠近聞名,月入上萬不是夢!
國慶期間自駕去俄羅斯民族鄉恩和,感受異域風情
愛丁堡藝術節,英國人原來這麼會玩!

TAG:張藝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