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癌友分享」一半陽光一半憂傷-記錄我與乳癌的十一年

「癌友分享」一半陽光一半憂傷-記錄我與乳癌的十一年

初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自己都被驚訝到了,是哦,與魔共舞的日子不知不覺已十一年半了。32歲那年,我還沒有來得及好好享受生活,就躋身癌症的大軍。那時我的兒子才剛剛三歲半。

一路坎坷,一路風雨,今天我就把患病十一年半以來經驗教訓,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教訓之一:患病之前,癌症是盲區,無知者無畏。

早在2005年,我自己就摸到右乳腫塊,不疼不癢,也沒有足夠重視,種種原因沒有就醫,後來直至右臂抬不起來,才去醫院。2006年4月26日手術,切除右乳。確診為浸潤性導管癌,瘤體3.5×3.5厘米,腋下淋巴結7/8轉移伴壞死,淋巴結最大為2.7厘米,之後進行六個療程化療,和25次放療,醫生對我丈夫說,只能活兩年。

教訓之二:人是要為任性付出代價的。

正因為之前我的主刀醫生說我最多也就兩三年的壽命,這句話簡單粗暴讓我很反感,對那個醫院也失去耐心,所以就放棄了這個三甲醫院所有的檢查和治療,而是在離家五分鐘的恆興腫瘤醫院複查和治療。恆興醫院是家民營小醫院。

八年後複發的時候,恆興醫院檢查了b超結果也只是說炎性結節,只給掛水消炎的處理。後來我摸著頸部的淋巴結迅速長大,硬硬的,感覺不對頭。最終還是又回到了原來治療的那家三甲醫院還是找的我當年的主治。

時隔八年,當我再次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已經從一個主治醫師變成了主任醫師,當年的桀驁不馴也消失的無影無蹤,變得謙遜有禮。他還記得我,不停的說,太遺憾了,你怎麼不來找我複查呢,複發發現的也還是晚了,你被民營醫院給耽誤了。

呵呵,病了就要站在最低處往上看,內心一切歸零,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說辭,否則會付出血的代價。

「癌友分享」一半陽光一半憂傷-記錄我與乳癌的十一年


教訓之三:病後,一定用平和的心態看待世間的一切。

好多朋友都知道,我的複發是因為母親的突然辭世,在母親走後的第二個月,我的病在八年之後捲土重來。現在想想,人世是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大千世界縱千般痛苦,何以解脫?當斷,當舍,當離。回想母親去世之前已經全無意識,但是嘴裡還插著呼吸機,臉上是痛苦的無奈的表情。醫生把呼吸機停了以後,母親的眉頭才舒展開了。

解脫了!人與人緣盡於此不能強求!


教訓之四:癌症切莫過度治療。

癌症複發的恐懼心理,足以讓人喪失理智,恨不得所有手段用盡,把癌細胞一網打盡。殊不知打壓的越厲害,癌細胞反攻的越殘酷。回顧我的治療過程可謂緊鑼密鼓。

複發後我做了六周期化療,當時效果很好。可是一月後淋巴結又冒出來。醫院的意見是放療。又諮詢了另一醫院的專家。他給我的意見是,每個部位只能做一次放療,所以要珍惜放療機會,把放療留到最後,作為保底治療,到了沒有其他治療手段再考慮。他還說萬一這個部位放療後,旁邊又長出來,那麼將失去再放療機會。可是當時我治病心切,摸著脖子里的淋巴結,我沒有沉住氣,在做了pet之後,開始了33次再程放療。

最後評估放療結束後,頸部和頜下又長出來大大小小的淋巴結。右側患肢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到現在幾乎沒有了任何功能。正如某位醫生所說,乳癌一定要緩緩的治,欲速則不達。能內分泌就首選內分泌。每一個治療手段都很珍貴,所以在能承受副作用的前提下,慎重換藥,慎重選擇治療方案。

「癌友分享」一半陽光一半憂傷-記錄我與乳癌的十一年


教訓之五:不要只相信一家醫院或者某一個醫生。要多方諮詢,以尋求最佳治療方案。

乳癌複發後我開始了北上的抗癌之旅。這家醫院的CT一次只能做一個部位,頸部、胸部分開做的。每次CT只能查出頸部淋巴結。所以,就按著脖子狠狠地治療了兩年。但是,肩膀的劇痛讓我感到抬起胳膊都很吃力,於是做了從頸部到腹腔一體的CT,卻發現最大的病灶在肩膀。我雖一直感覺肩膀疼痛麻木,也跟醫生說過幾次,但醫院的設備從來沒查出來過,以為病灶在頸部和胸部之間。所以我建議病友到三甲醫院複查,ct也要做平掃加增強。

我很想說的是,要找您信賴的醫生。這一點對大部分人來說很難。為什麼呢?我們對醫生的要求是「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才不盡顯者不可為醫」。我們希望醫生是聖人。事實上呢?醫生也還是肉眼凡胎。

求醫之路曲折而漫長,我感觸很深的是,99%的腫瘤醫生只是腫瘤的觀察者、研究者或者評論者,而100%的腫瘤患者都是體驗者。所以病友之間彼此的溝通與交流很重要。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在坎坷的路上學會堅強,一半明媚,一半憂傷吧。生命太短沒有時間留給遺憾。若不是終點,請微笑前行,這句話有點凄美和慘烈,卻也有道理。

不管明天是風和日麗還是陰雲密布,我都將與你一起攜手同行,祝願我們一天比一天好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