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lens,如何從萬眾期待淪為無人問津?
最近,隨著合作夥伴的接連退出,曾經轟動一時的微軟HoloLens似乎有點要撐不住了。這樣一款曾經萬眾期待的產品,為什麼沒能延續其優勢,反而是逐漸變得無人問津了呢?
合作夥伴退出,HoloLens獨木難支
兩年前,VR設備市場正值火熱,微軟便直接玩上了概念更為超前的MR,並以此推出了一款名為HoloLens的全息眼鏡設備。雖然如今微軟已經把它擺上了商城貨架,並在今年年中還進入了中國市場,但是最近隨著合作夥伴的接連退出,HoloLens似乎有點要撐不住了。
而最近另一家名為Himax Technologies的增強現實元件供應公司表示自己的第二季度財報非常不好看,主要原因是一家非常重要的增強現實設備客戶的LCOS和WLO組件訂單出現了停滯,對他們的營收造成了影響。結合去年股價暴跌後Himax的抱怨不難看出,這個所謂的大客戶實際是微軟,而增強現實設備元件訂單的停滯也正是因為HoloLens的銷量並不理想,所以Himax做出了停止相關產品生產的決定。
當然微軟可以更換增強現實元件的供應合作夥伴,就在隔壁的Intel那裡應該也還有一些Atom X5-Z8100P的庫存來應對HoloLens的後續生產。所以我們還無法從合作夥伴的態度中判定微軟是否要放棄這個增強現實業務,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代HoloLens目前過得並不好。當然從微軟的態度來看,他們沒有放棄MR的打算,可至於什麼時候會有新版本HoloLens出現,目前還尤未可知。
正在邊緣化的微軟AR業務
雖然現在HoloLens正處於水深火熱中,但並不能掩蓋微軟憑藉HoloLens一度成為增強現實(AR)市場的領先者的事實。回顧微軟的整個AR發展歷程,像極了其手機業務—微軟發現了全新的市場,然而很快,其他公司後來居上,推出了類似的產品,吸引了主流用戶,自己的產品隨後便被堙沒在塵埃之中。
2015年,微軟推出了HoloLens,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款產品此前從未泄露過,帶來了真正有創新性的概念—一款一體式頭戴顯示設備,將3D計算機圖像與現實世界畫面融合在一起,從而提供類似科幻小說中的體驗。與虛擬現實設備不同,HoloLens可以讓佩戴者看到周圍環境,從而模糊了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這樣的設計實現了不受限制的操作方式,同時不需要任何基站或標記工具。通過虛擬和現實的融合,HoloLens令人徹底折服。
然而,微軟的產品中仍然存在明顯的缺陷,而產品的市場潛力也被打上了大大的問號。首先,頭顯設備是否有市場?微軟的平台正在努力降低頭顯成本。產品的起步價格應當約為300美元,而第一代基於PC的頭顯的價格通常為500~600美元。與此同時,微軟的平台也在嘗試讓頭顯變得更簡單:不再需要固定的基站,你可以帶著頭顯四處走動。不過這仍然意味著,你需要為PC購買額外的配件。
頭顯的替代選擇之一是通過攝像頭觀察世界的增強現實系統,例如熱門手游《精靈寶可夢Go》。在這款手游中,計算機生成的圖像疊加在攝像頭拍攝的畫面上,而手機變成了查看虛擬世界的一扇窗口。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頭顯的性能都要更強大:用起來更自然,它解放了雙手,可以產生有現場感的聲音並支持眼球追蹤技術。不過,缺點也顯而易見:你必須花錢購買這樣的一個頭顯。毫無疑問,正是這些缺陷讓微軟的AR業務逐漸被邊緣化。
高開低走,微軟AR業務如何自救?
對配件的需求意味著基於手機和基於PC的虛擬現實系統很類似,當然PC端虛擬現實系統的性能要強大很多。因此,我們並不認為,微軟將被徹底排除在虛擬現實的未來之外。不過,微軟在增強現實領域的前景似乎很有限。
當然,微軟並不是完全沒有選擇。目前看來,開發一款用戶「必買」的手機已不再可能。不過,為了降低蘋果和Google平台的價值,有種方式可以一試,這就是中間件。換句話說,微軟可以開發軟體庫,嚮應用開發商提供服務。
作為平台供應商,微軟歷來對中間件懷有敵意。不過,這並未阻止微軟開發和收購自主中間件(一種獨立的系統軟體或服務程序)—.Net和Xamarin這樣的。微軟可以提供增強現實中間件,幫開發者同時支持ARKit和ARCore,以及微軟自己的Windows混合現實。這將確保微軟不會在新領域中被邊緣化。
如果微軟無法做到這些,那麼就很容易看到歷史重演—HoloLens取得了最初的領先,但卻無法轉化為持續的市場滲透率,最終只能淪為第二個「手機業務」。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BAT、蘋果都看好:「它」將顛覆傳統醫療行業?
※不想女友窺探隱私?你需要一把「鎖」
※極簡主義的最愛,讓你瀏覽「乾淨」的網頁
※今日頭條挖知乎300大V,知乎「藥丸」?
※當然選擇原諒她:「原諒套餐」現身淘寶
TAG:計算機應用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