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練太極拳,這七個階段,踏實用功就會有功夫,藍晟老師的叮嚀(一)

練太極拳,這七個階段,踏實用功就會有功夫,藍晟老師的叮嚀(一)

學練任何一家太極拳都須按境界等級進行,境界等級不對,不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極拳水平,甚至會南轅北轍,離太極拳的真髓越來越遠。

由於太極拳之理既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又有自身的實修特性,所以,實際學練的過程中,往往「失之毫釐,謬以千里,許多鍾愛此拳之士窮畢生精力仍不解其中奧秘。」也因之與太極拳奧妙無窮的風采、魅力無限的境界失之交臂,從而徒留悲傷和嘆息在心頭。

循序漸進是太極拳修鍊的重要原則。這裡的「序」字,就是程序。程序指的是先後排列順序,不能馬虎,不能錯亂,不能顛倒,不能想當然的根據原來的參照系去追求。

綜合起來,太極拳可勉強劃分出為以下七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打基礎

開始學練內功太極拳的時候,全日制學練時,最初的10多天最為困惑,許多人都感覺自己特別笨。

其實,並不是大家笨,而是因為太極拳內功心法的術語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對於人們已建立的知識參照系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和體驗——也可能這方面本身就是一張白紙,連個參照物都沒有。

但是,這是培養、激發內功的重要途徑,這個途徑必須從一開始就樹立起來,否則光顧得儘快學會動作,然後去追求動作的規範與否,就會與秘傳內功太極拳神意作主宰的要求越來越遠。

這樣學練太極拳幾年、十幾年,只能練太極拳套路——只相當於天天練體操,可取得活動筋骨的效用,而太極拳豐富的內涵之滋味就無從品嘗。所以,學太極拳的第一階段,關鍵的關鍵就是解決如何學拳,如何練拳的問題。

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學會動作要領,粗通神意氣的內涵,並能一點點融進行拳走架的過程中。

第二個階段:內外相合

著名學者南懷瑾在《易經雜說》一書中指出:「中國道家講修道,欲修成神仙,必須打通任督二脈。所謂任督二脈打通,就要『黃中通理』,這個『黃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體的是人的內部腸胃一切都好,黃就是中央的顏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國醫學上的『腠理』,就是皮膚毛孔。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下期將連載《(練太極拳,這七個階段,踏實用功就會有功夫,藍晟老師的叮嚀(二)》

以上為作者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藍晟簡介

國學「文武之道」推廣者,心性太極拳編創人;河南電視台武術頻道「說武論道」主講嘉賓,深圳智勇心性太極拳研究院院長,智勇書院山長。

發表作品百餘篇,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散文選刊》等數十家媒體廣泛轉載。

主編《中華經典導讀》、《國學大要》等國學教材;出版《國學與太極拳》、《健康成功學》、《八卦走轉——行走中的修鍊》等10餘部個人著作;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外國語大學、中華電力集團、義大利駐中國大使館講學。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藍晟老師最新文章動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看完這些視頻,絕對輕鬆區別太極拳六大門派(一)
鍾鷹揚·太極理論課程初探(三)
練習太極拳,內圈、中圈、外圈你明白了嗎?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