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品讀紅樓夢:為什麼說薛寶釵永遠贏不了林黛玉?

品讀紅樓夢:為什麼說薛寶釵永遠贏不了林黛玉?

01.

余秋雨先生曾說過一句話,紅樓夢最大的悲劇是,寶玉和黛玉是沒法進入一樁婚姻的。

好像歷來說法皆是如此:黛玉適合談戀愛,寶釵適合娶回家。

公認的薛寶釵比林黛玉更適合做老婆。

的確,如果從紅樓形形色色的女子中挑選一個最適合做老婆的人選,很多男人都會選擇薛寶釵。

在他們看來,寶釵大氣、端莊,永遠不溫不火,把所有的一切都照顧的到位,方方面面都會顧及;

賈母誇她「穩重和平」,從不稱讚他人的趙姨娘也說她「展洋大方」,好像所有好聽的詞語都用絕了,都無法形容她的完美。

簡而言之,寶釵在很多男人眼中就是一個典型的大家閨秀。

而相較之下,黛玉就稍顯不足。

她敏感多疑,寶玉稍稍說了些幾句話,無意中戳中了淚點,就拿了剪子絞手帕,要哄上半天才肯理人。

說話尖酸,還愛使小性子,真真是淚做的小姑娘。

這樣看來,黛玉的確不是很多人心中最完美的妻子形象,她嬌弱,她需要人陪著哄著,不像寶釵能夠以一己之力就能力挽狂瀾。

所以男人們以為娶了薛寶釵便會夫唱婦隨,男耕女織,家庭穩固,萬事大吉;

而討了林黛玉就家庭不和,天天吵吵嚷嚷,弄得氣血兩虧。

而實際上,這樣的想法太片面了。

恰恰是這樣真實的黛玉才適合做妻子,而寶釵八面玲瓏,看不清真心,更適合做的其實是合伙人。

02.

首先黛玉重情,她想要的終歸只有兩樣東西,很多的愛和很多的安全感。

母親逝世,寄人籬下,沒有親近的姐妹,唯有註定要愛上的戀人。

她所求的不過是寶玉的一心一意,旁的東西卻從未入過她的眼。

作為妻子,她會愛你,珍惜你,且懂你。

你不熱衷功名利祿,便不要功名利祿,天涯海角,隨你所願。

而寶釵原本就是商家的女兒,本性原就更加重利。

一出場,就帶著強烈的事業心,常在寶玉耳邊灌輸功名思想,各種說服,卻從不考慮寶玉自己的心情。

她想要好的愛情,婚姻,也無非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給自己一個更穩定安逸的生活。

一物換一物罷了。

寶釵不但重利,還情義涼薄。

紅樓夢中有一幕,薛姨娘跟寶釵提起尤三姐因為柳湘蓮的錯疑而自刎的事情時,寶釵反應極其淡定:

「這也是他們前生命定,不必為他們傷感。倒是哥哥打江南回來了一二十日,販了來的貨物,想來也該發完了,那同夥去的的夥伴辛辛苦苦的,回來幾個月了,媽媽和哥哥商議商議,也該請一請,酬謝酬謝才是,別叫人家看著無理似的。」

在她看來,柳湘蓮和尤三姐一場轟轟烈烈的生死情事,還沒有請夥計吃飯重要。

一番話說的波瀾不驚,卻無端的令人毛骨悚然。

她太冷靜,很多的情義中都參雜了太多水分,倘若有朝一日,夫妻離心,她會在背後算計的你一根針都不留下,這樣的枕邊人實在是太可怕了。

03.

很多男人覺得寶釵更適合做老婆,無非是他們覺得寶釵作為一個妻子可以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

他們認為,寶釵看起來端莊,厲害,作為她的丈夫,萬事都不必操心,只用坐享其成便好。

單就這一點,便能看出有這樣擇偶標準的男性其實並不成熟,還很弱。

他們想要的,不是彼此相愛,想要攜手共富貴,同患難的妻子,而是一個萬事都從容的金牌管家。

他們能力不足,所以才會期待寶釵這樣的全能妻子能夠分擔他更多的責任,才想要躲在一個賢良淑德的妻子的背後,過更舒適的生活。

殊不知,寶釵並非他們所想的那種大家閨秀,一個商家的女兒,從小耳濡目染,能有多少大家閨秀的氣度呢?

寶釵所呈現的能力其實是一種錯覺,她真正的願望其實是通過婚姻,希望寶玉上進,考取功名來讓自己過上好的生活。

實際上寶釵管事並不高明,連王熙鳳對此也說這種萬事不得罪人的管家方式並非是好的。

而與黛玉相較而言,寶釵氣量比黛玉更小,她的好名聲所憑藉的不過是處處討好,處處不得罪而已。

04.

只有真正成熟的男人,才會懂得黛玉的好,才會選擇林黛玉為妻。

你弱,所以你只看見黛玉嬌柔小脾氣,以為寶釵才是真正的端莊賢淑;

你以為寶釵實意待人才有眾人稱讚,卻不知她只是八面玲瓏,不比林妹妹一片真心。

黛玉的小性子固然令人煩惱,可她待人卻也是溫柔可親,實實在在的將你放在心上。

你想要平淡,她便陪你平淡度日,你想要知己,她便做你相交知己;

你富貴,她不攀附,你落魄,她也不看輕。

你需要的最好的伴侶,就應該像黛玉一樣:

能夠和你並建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抓住你的手緊緊不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文學大家讀 的精彩文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宋詞里的秋色與思愁
讀金庸說武俠:歐陽克,你一生可曾後悔過愛黃蓉?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為什麼說寶玉給晴雯的祭文其實是祭黛玉的呢?
國學大師王國維與紅樓夢
《紅樓夢》說的是「明珠家事」嗎?

TAG:經典文學大家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