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衛國律師:《道德經直解》探解千古之謎

宋衛國律師:《道德經直解》探解千古之謎

作者介紹:

宋衛國,字韶賓,號法緣齋主人、易翁山人。祖籍山東萊陽,1953年12月生於廣東韶關。作者順時勢變遷,「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先後從事過工、農、兵、學、商之職。1999年獲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法學碩士學位,現為山東舜翔律師集團常務副主任。

個人興趣愛好廣泛,尤對中國古老的優秀傳統文化情有獨鍾。怎奈其天性愚鈍多學少成,耳順之年略有所得,故,效法「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興人已愈多」,特將所做《道德經直解》奉獻於讀者。

第四章

《老子?道德經》直解

(節選50)

(五十八)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也。

釋譯:不推崇誇耀有才能的人,使百姓不為競當賢能而爭。不炒作稀缺難得的財物,使百姓不為得不到的東西去做偷竊劫掠之人。不在民間顯露人可能有的慾望,使百姓的心不被擾亂。因此,聖人所採用的治理方法,是使百姓的心清靜無欲;使百姓吃飽飯、腹內充實;使百姓不要有太多的奢望想法;使百姓體魄強健有骨氣。永遠使百姓沒有不應有的想法,沒有不應有的慾望,使那些想法多、慾望強的所謂聰明人,不敢肆意妄為。這就是做沒有作為的事,天下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講解:本章就是老子對上一章所講「古之善為道者」所要「愚之」的具體內容。侯王如果這樣治國就是「為無為」,就能實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進而達到「大順」。

(五十九)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wCi),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殫(chdn)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釋譯:勇於敢就殺,勇於不敢就活。這兩者,要麼利要麼害。天要厭惡他,誰能知道是什麼緣故?因此,聖人對此也感到特別困惑不解。天遵循的「道」,儘管不爭卻善於取勝,儘管不說卻善於應答,儘管不召集卻能自動趕來,顯得舒緩坦然的樣子卻善於籌謀。天道就象個寬廣的大網,網眼似乎很稀疏,但稀疏的網眼卻什麼都不會漏掉。

講解:前章說,要「永遠使百姓沒有不應有的想法,沒有不應有的慾望,使那些想法多,慾望強的所謂『聰明人』,不敢肆意妄為」。假如想法多的人耍小聰明,「敢為天下先」怎麼辦?

老子認為,這種勇於「敢為天下先」的人終究會被天所絞殺;而勇於「不敢為天下先」的就能存活。這裡面究竟有什麼玄機,誰也說不清楚。「天之道」這種神乎其神的作為,雖然說不清楚,但其善勝、善應、自來、善謀的表現,似乎在告誡世人:不要有僥倖心理,只要違背天道,終究會落入疏而不漏的天網,受到懲罰。

以上就是老子講的「三寶」。那麼,理論聯繫實際,具體應當怎麼做呢?以下,就是老子根據春秋時期諸侯國普遍存在的問題,從尊道而貴德出發,提出了自己的三點建議,作為給天下人的建言。這三個方面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六十)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釋譯:用「為無為」的方法治理國家;用「不得已而用之」的原則使用國家武力;用「沒有慾望的作為」取得天下。我是怎麼知道必然要這樣做的呢?是這樣:天下的禁忌避諱越多,而百姓就越加貧困;人手中有殺傷力的武器越多,國家就會滋生狂妄喪失理智;百姓中有技巧手藝的越多,稀罕奇巧之物就會泛濫而起;法令制訂頒布得越明細,社會上偷盜劫掠等犯罪也越多。因此,聖人說:「我不妄為,百姓就能自然順化;我爰清靜,百姓就能自然走正道;我把沒有事當作事去做,百姓就能自然富足;我沒有欲妄貪念,百姓就能自然質樸。」講解:老子說,他之所以明白「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的道理,是得益於正反兩個方面的資料,一是歷史流傳下來的歷朝歷代治國失誤的教訓;二是聖人的教誨和以身作則的範例。這些都是先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東舜翔律師事務所 的精彩文章:

TAG:山東舜翔律師事務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