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寬|我愛吃的北京小吃有哪些?
最近有一篇講述北京小吃的文章《北京小吃為什麼難吃》很火,裡面列舉了從古到今的許多數據和例子,來驗證一個假設的前提:北京小吃真的很難吃。這是屬於先有結論,為了結論尋找論據的過程。這種預設結論的玩法屢見不鮮,倒也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令我覺得有點難以接受的是,文章中隱含的刻意性的地域道德判斷,猶如當年的網路群歡話題:豆腐腦是甜是咸,五仁月餅滾出月餅界……講吃喝幾乎是最沒有政治風險的全民參與話題(宗教與禁忌除外),在吃喝中安插地域性的導火索也是引導話題傳播的非常有效模式,但是以一篇主題先行的刻意責罵北京小吃的文章,引起話題狂歡,這種聰明做法的背後,隱隱的有一種非善意。
不去指責那篇文章中的疏漏,我僅僅是以一個食客的角度,來聊聊我愛吃的那些北京小吃。
需要提前說明:
1、我不是北京人,沒有北京戶口,出生在河北,對北京小吃沒有原教旨主義者那種原生之愛。但是同屬北方地區,口味偏好有天然的趨同性。
2、我也並非愛吃所有的北京小吃,也有一些覺得一般,沒有吃到過好的。但是也有開始很難接受,後來非常喜愛。
3、裡面提到的店,有的可能不在了,有的可能是記憶中的,與現實情況不符,所以沒有必要按圖索驥。
我愛吃的北京小吃榜
鹵煮火燒
一個菜地、二兩火燒,便覺塵世溫暖
我曾經寫過不少文章講述我對鹵煮的喜歡。比如:鹵煮,只有北京人才知道的幸福。十幾年前,我在北京的第一個工作是在《新京報》,當時在虎坊橋,虎坊橋一帶有不少有意思的北京小吃,其中鹵煮比較有名的有兩家:南橫街的小腸陳,工人俱樂部的凱琳鹵煮。當時幾乎是午飯的標配,一個菜底,兩個火燒,便宜,好吃,落胃,吃完了覺得塵世溫暖。
我陸陸續續推薦過的鹵煮店還包括:東四鹵煮店、北新橋鹵煮、晴緣天地鹵煮店、三元橋門框衚衕百年鹵煮、西四鹵煮呂、陳亨鹵煮小腸……各家口味都有區別,其實都各有各的缺陷,評價一個20塊錢吃飽的小吃不能太過苛求,有的湯咸,有的料渾,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在一個人飢腸轆轆的時候,願意進一家鹵煮店,點一碗鹵煮,搭配一份炸灌腸,再來一瓶北冰洋。
爆肚
前些日子特別想吃爆肚,惦記著去以前東直門外的爆肚皇,到了之後發現人去樓空,查了一下,原來搬到了三里屯附近的一個寫字樓里。於是摸著去了,點了肚仁、肚領、散丹、蘑菇頭,還點了牛肉餡餅和糊餅,一碗粥,一碟素菜,吃的舒舒服服。老闆還認識我,過來跟我打招呼,說剛搬過來一個多月。其實我還是很惦記著當年在東直門外的簡陋房間里吃爆肚的情景。
我經常去吃爆肚的地方包括李記白水羊頭,這裡的爆肚品質不錯,還有油爆肚仁,可以試試;六鋪炕的金生隆爆肚馮、和平里的西德順爆肚王、老門框爆肚……這些爆肚店往往都有涮肉,他們像是一對好基友,經常聯袂出演。剛下了雪了天氣,真的應該找個地方吃爆肚,喝小酒,吃涮肉。
豆汁+麻豆腐
一對好基友
我對豆汁的感情是反轉的,開始聞一聞都覺得不行,到現在,我可以連干三碗,不在話下。主要是適應了那種滋味,有點酸爽,有點回甘。在北京,有不少店都備有豆汁,如果在家裡常備,要去牛街的寶記購買,在家煮豆汁也有一些講究,小火慢煮。
豆汁還有一個兄弟,也就是麻豆腐,麻豆腐要用羊油炒,趁熱吃,有一次我帶沈宏非到平安里的滿恆記吃羊蠍子,上來了一份麻豆腐,這裡的麻豆腐不是用羊油來炒的,而是用羊肉碎,更濃香,沈爺要了一份米飯,把麻豆腐拌到飯里,居然同樣精彩,於是又多了一種新吃法:麻豆腐拌飯。
炒肝包子
如果你對北京炒肝的印象僅僅停留在姚記炒肝,對包子的印象僅僅停留在慶豐包子,你也很容易得出北京小吃不好吃的結論。
炒肝我喜歡吃炒肝趙,以前在東直門懂事兒餐廳樓下,前些日子關門了,我也不清楚什麼時候才能再吃到,我也喜歡他們家做的包子,一口濃香,滴油。北京大多數炒肝有點糊塗,沒有炒肝趙那麼爽利。
北京的包子鋪挺多,但是真好吃的不多。我覺得值得推薦的是:門頭溝新新飯店的包子,勁松傅記新派醬肉每周日下午四點出籠的醬肉大包,龍潭湖的陳寔包子王。
羊湯+燒餅
現在北京市面上的羊湯都已經全國性了,常見的有山東單縣羊湯,河南版羊湯,山西版往往叫羊雜割,四川版的簡陽羊湯,貴州版的就成了羊肉湯搭配米線。真正的老北京風味的羊湯反而少了。這也很正常,市場環境下,拼的是品質和價格,不是誰比誰資格老。以前我寫過一個:如果在街邊偶遇一碗好羊湯,夢露掀裙子我都不看
倒是燒餅,老北京的麻醬燒餅一直是我的愛。那種剛出鍋的酥香,真是令人吃不夠。前些日子,我的好朋友霍爺拍了一個短視頻,講述一碗居老北京炸醬麵的老師傅做燒餅,那嫻熟的動作看的我胃口大開,當天就驅車前往,買了一堆回來。真是好吃,好吃到不撒嘴。
不少涮肉店裡都有不錯的燒餅,當年我印象深刻的是鼎鼎香的燒餅和天然居的燒餅,後來這兩家店去的少了,也不知道現在燒餅還是否像我印象中那麼美味。
炸醬麵
我還是覺得我做的最好吃
炸醬麵應該不是小吃了吧。炸醬麵是典型的家庭型食物,在家裡做才好吃,在外面餐廳吃,總是覺得有點不對。這個不說了,因為我覺得做炸醬,我自己做的最好吃。
其他……
我還喜歡吃牛街吐魯番的豆腐腦,龍潭湖公園萬柳閣的炸油條、大董菜單上沒有的書皮肉餅,也愛吃小門店裡的糖油餅;
但是,我對特別油的門釘肉餅不感冒,對裝模作樣的宮廷點心不感冒,對茯苓餅不感冒,對嗆鼻子的芥末堆不感冒……
我說再多,也不過是一家之言,我也僅僅對我的味覺負責。我跑過各地,吃了各地的小吃與大餐,都是以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每一地的小吃猶如當地的方言,可以窺視其地理的一個片段。
另外,我也覺得快餐店裡的冰淇淋和飲料挺好吃的。
文:小寬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錯過便是擦肩,不錯過便是小確幸,北京小而好味的小確幸餐館
※可樂里到底有沒有可卡因?
※沙逼北京:論風沙的可食性報告!
TAG:一大口美食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