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鯉魚在這裡和諧相處
「
福建閩東的一個小山村
自南宋以來就有保護鯉魚的傳統
在村民世世代代的守護下
流經村落的溪流成了
鯉魚生活的天堂和著名生態保護地
」
浦源古村
鯉魚溪所在的位置是福建寧德市周寧縣浦源古村。周寧地處鷲峰山脈東麓,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鯉魚溪在周寧縣城以西約5公里處的東洋溪上游。
從海拔1448米的紫雲山麓發源的溪流,彙集數十條山澗清泉奔流而下,流淌至浦源村口水勢頓減,經過村口的攔水壩之後變成水質清冽的緩流。溪流穿村而過,由302省道一側至村北口觀音廊橋,流經古村落的溪段長約480米。
流經村落的溪流不過長里許,寬丈余,水深約半米,但是生活在水裡的上萬條鯉魚卻很幸福。在這裡,誰也不會傷害它們,誰也不敢捕殺它們,它們是這條河道上真正的主人。
起源
據史料記載,南宋末年,河南滎陽鄭氏朝奉公攜家眷等人由寧德谷口遷到今天的浦源村。剛開始建村時,村裡的溪水有些混濁,他們怕不能飲用,於是就放養了一些鯉魚在溪中。自從有了鯉魚後,溪水果然變清變甜。
在元明交替的歷史時期,到處鬧饑荒。為了不讓祖上放養溪中的鯉魚被人偷撈,鄭氏八世祖晉十公一直謀劃著保護鯉魚的方法。後來,他把鯉魚賦予了神化,讓村民和路人不敢覬覦溪中鮮活的鯉魚。另一方面,他憑藉家族的富足,用錢糧接濟窮苦村民和過路乞丐。
晉十公還當眾立下一條族規:村中誰若是捕殺一條鯉魚,就必須出錢給魚祭葬,還要請全村吃三天祭葬酒,並請戲班到祠堂演三天大戲。在族規公布的第二天,他就有意叫自己的孫子去溪中抓了一條鯉魚。事後,晉十公自願認罰,不僅當著眾鄉親的面嚴厲懲罰了抓魚的孫子,還請來道士給魚念經,給魚送葬。晉十公率領村民在魚冢碑下舉行了念經誦祭文等儀式,隨後辦酒宴請村人三天,還請戲班演了三天戲。據說在宴請村民的時候,晉十公還讓所有人發下毒誓:溪中無鯉魚,則村中無人。自此,愛魚、護魚和行魚葬禮,就成了浦源村的禮俗,一代一代傳了下來。
保護鯉魚溪
為了讓鯉魚能在溪中自由快樂地生存,浦源村民經過長期觀察和摸索,在沿溪建房時,村民都要在路下修建「L」形的下水道,以便讓魚在山洪暴發時躲藏,同時還在溪側植上綠葛蒲等水草,以方便鯉魚銜咬,避免被洪水捲走。
即使鯉魚被衝到溪外的田野,它們也會在洪水退去之後,順著溝槽成群結隊地游回來。有時候在大水退後,村民還會自發到田野里尋找落淺的鯉魚,然後幫助它們回到鯉魚溪。
當地村民還就地取材,以鵝卵石在溪流中設置「流坎」,用來增加溪水活性,人為地創造出多處魚類逆水排卵繁殖的環境。
魚葬禮
「魚冢」所在的位置,就在鯉魚溪下游一鑒潭旁的土丘上。1986年,浦源村人對魚冢進行了重修,用鵝卵石砌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墓。在鯉魚溪,倘若鯉魚死了,不僅有專門為魚舉辦葬禮的風俗,還有專門為葬魚撰寫的祭文。
在如今的浦源,平日想看到虔誠隆重的鯉魚葬禮已經很難。不過到了農曆的三月初三,浦源村則會洞開祠堂大門,搬出家譜讓村人翻閱查看,同時,還會演三天「社戲」。在戲開場之前,村裡會在觀音廊橋上舉行鯉魚祭典儀式,舉村人共聚,商討村中大事。
很多對魚葬禮感興趣的人,或許可以通過《人魚和諧千年頌》的描述增加一些了解:「村中長老在具有七八百年歷史的魚冢前,上香、三拜九叩後,畢恭畢敬地致上229個字的祭文:……鯉魚溪人謹以三炷馨香一卮酒,致祭於鯉魚亡靈……表吾齊之博愛兮,惟祈爾裔蕃昌……」
內容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2010年08月
撰文/哈雷 攝影/張源 等
責任編輯/王傑 圖片編輯/馬宏傑
你還知道哪些生態保護得很好的地方呢?
別錯過
※紐西蘭地熱何其多
※尋找中國特色的古代旅行家
※視角|我們眼中簡單的美|作品集
※駝峰上的阿拉善
※探秘第三極——普若崗日冰原考察
TAG:中國國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