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海水稻」破600公斤!將多養活2億人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生命科學新鮮事團隊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9月28日,由袁隆平院士研發團隊試種的四種耐鹽鹼水稻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開鐮收穫。經評測,編號為0045的耐鹽鹼水稻畝產達620.95公斤。研發團隊計劃5到8年內在全國推廣1億畝耐鹽鹼水稻。
8月29日,袁隆平在山東考察海水稻長勢。(圖自視覺中國)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之前在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的論壇上,87歲的袁隆平老先生用流利英語完成了一次長達20分鐘的演講。
一時間,「袁隆平老先生飈英文向世界介紹超級雜交水稻」的新聞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大家紛紛為袁老的英文水平和謙虛點贊,稱讚他為「中國的驕傲」。
袁隆平英語演講(圖片來自網路)
袁隆平老先生不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而且長期做科研,需要閱讀大量外文文獻,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用英文做報告,所以,袁老的英文肯定是「杠杠滴」!
現在,80多歲的袁老,值得佩服的不僅有雜交水稻的培育和出色的英文水平,還有,他在去年向世界發起的挑戰——種「海水稻」!
到底什麼是海水稻?海水稻技術能夠給我國農業生產帶來怎樣的變化?如何推動海水稻技術的研究和發展?
海水稻(圖片來自網路)
「海水稻」就是具有耐鹽鹼性的高產水稻,它可以生長在灘涂和鹽鹼地,雖然目前的海水稻產量還不高,但經過科學的育種和培養,海水稻的推廣價值正在被不斷發現。
我國鹽鹼地分布極為廣泛,類型也是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東部濱海鹽鹼地、黃淮海平原的鹽漬土、東北松嫩平原鹽鹼地、半荒漠內陸鹽土、青海新疆極端乾旱的漠境鹽土等。
據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資料統計,在不包括濱海灘涂的前提下,我國鹽漬土面積為3487萬公頃,約為5億畝,可開發利用的面積多達2億畝,占我國耕地總面積的10%左右。
合理開發利用這些鹽鹼地資源,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就水稻來講,我們現在就是一點,兩大目的,一個是提高單產,還有一個途徑,要擴大耕地面積。
然而,要想研發出穩定、高產的海水稻,依然面臨著很多不確定性,還需要經過一個探索和試驗的過程,基因技術等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也為海水稻的研發提供了新的可能。
把昔日灘涂變良田,已經成為袁隆平院士的一個重要目標。86歲的袁隆平院士依然奔走在田野中,他不僅要讓中國的雜交水稻不斷刷新高產紀錄,而且要探索出高產高質的「海水稻」新品種,讓科技成果真正造福國家、惠及百姓。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科學家遇上流氓怎麼辦?我沒什麼辦法,但我可以說出來
※國慶大片《空天獵》,為什麼每次只派兩架戰機?難道中國缺飛機?
※當中秋19年才遇上國慶,你打算怎麼吃月餅?
※「今年第X號颱風皮皮蝦已生成……」,給颱風起名字,你說叫啥好?
※于山水中邂逅星空
TAG:中國科普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