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賀蘭山下帝王陵,幾抔黃土背後謎一般的王朝

賀蘭山下帝王陵,幾抔黃土背後謎一般的王朝

古往今來沒有哪個王朝像西夏王朝如此神秘,謎一樣的西夏國在歷史上存在了189年,先後傳位十代君主。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字,實行科舉制度興建學府,並參照漢族樂制修制了「鼎新律」。然而如此璀璨的文明卻在二十四史中沒有一席之地,無聲無息。

幾抔黃土背後是謎一般的兩百年的王朝,帶著這無數的謎團來到有著「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王陵,在這裡能解開謎團嗎?疑問一個接一個的出現著,只有破解西夏王陵的秘密才能解開這些問號。

景區大門,左右兩邊四個大大的西夏文字實在引人矚目,參照漢字結構創造的西夏文,「乍視字皆可識,熟視無一字可識」。這四個令遊客摸不著頭腦的西夏文字,將它們譯成漢字就是:「大白高國」。當時的西夏人崇尚白色,國號的西夏語稱呼即是「大白高國」。

今天我們能了解的西夏歷史甚少,西夏王陵下到底埋葬著什麼樣的人物?歷代的帝王全部都埋葬在其中嗎?西夏王陵的墓室中到底藏著些什麼樣的珍寶?西夏文明到底經歷了哪些興衰?這些殘存下來的陵墓又隱藏著多少秘密呢?諸多未解之謎,讓這個千年前的西域古國越發多了些神秘。

西夏王陵是寧夏的頭號文物古迹,明代安塞王朱秩炅的《古冢謠》有詩描繪:「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漚。道逢古老向我告,雲是昔年王與侯」。形象地描繪了當時西夏王陵的情景。五十餘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隨著地形的自然起落,布列著九座帝王陵墓和兩百多座陪葬墓。党項人的數百年輝煌文化僅留下賀蘭山麓這片遺存的帝王陵,供後人緬懷。

在一百多座西夏王陵中,人們最常去的便是俗稱3號陵的「泰陵」、 由角台、闕台、月城、內城、獻殿、陵塔等組成,是反映西夏歷史、文化、軍事、經濟、社會發展和陵寢制度的一個縮影。這是西夏王陵中規模最大且目前唯一對外開放的帝陵,埋葬者西夏國的開國皇帝李元昊。

党項人建立的西夏王朝在其最輝煌的時期,曾據有西北廣闊的疆域。靠著祖父和父親創下的基業,年僅二十八歲的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因其位於宋、遼兩國之西,歷史上稱之為「西夏」。從開國帝王元昊將自己的爺爺李繼遷埋葬在賀蘭山東麓開始,西夏曆代君王都非常看重賀蘭山東麓背聽松濤、俯瞰黃河的風水之地,將自己的陵墓修建在這裡。經過190多年的持續修建,才形成了賀蘭山下壯觀的帝王陵墓群。

在西夏存在的最後三十五年中,共經歷了五位皇帝,同金國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戰爭。隨著成吉思汗的崛起,蒙古大軍對外擴張的鋒芒首先指向西夏,而西夏則由曾經的對外擴張者變成了被入侵的對象。

一二二六年,成吉思汗親帥蒙古兵征討西夏,直逼賀蘭山下。雖然西夏處在中國西北部,人煙稀少,可是這個彈丸之地卻讓蒙古鐵騎屢屢受挫。成吉思汗在與西夏的交戰中身患重病,臨終立下秘密遺囑,死後秘不發喪,待西夏主獻城投降,將其與興慶府內所有兵民全部誅殺。一二二七年被困長達半年的興慶府此時已經糧盡彈絕,且又發生強烈地震,瘟疫流行,西夏末主走投無路棄城投降。蒙古大軍攻陷了西夏都城興慶府(銀川),奉一個月前剛剛死去的成吉思汗的旨意,蒙古軍隊對西夏軍民實行了大規模的屠城。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西夏人和西夏文明漸漸變為一個不常被人提及的名詞。

雖遭蒙古鐵騎的破壞和風沙千百年的侵蝕下,西夏王陵,那些收留昔日帝王身軀的陵墓,已成一座座光禿禿的夯土丘,仍有一股藏不住的渾樸雄厚之氣。宏偉的規模,嚴謹的布局,殘留的陵丘,仍可顯示出西夏王朝特有的時代氣息和風貌。一座座矗立在廣袤大地上的黃色陵台,賀蘭山下蒼茫肅穆的荒野成為其絕佳的背景。

西夏一個神奇的國度,一個令一代天驕折戟沉沙的王國,在蒼涼戈壁上,留下的僅僅是斷壁殘垣。當你站在這個遺址上,看到的是掩不住的荒涼,湧上心頭的是一種寂寥的歷史滄桑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點藍芷 的精彩文章:

許昌春秋樓,一言難盡曹操和關羽的恩怨情仇
始於土,成於火,鈞瓷天下奇,釉彩世無比

TAG:亮點藍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