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布施「點石成金」了嗎?
今天,你的布施「點石成金」了嗎?智慧持戒安忍精進七天快樂小長假禪定點石成金布施篇 布施篇 布施篇
引 導
在佛法里,「布施」位列六度四攝之首,是一切修行的基礎,不論所修何種法門,布施都是集資凈障的殊勝方便。修布施所感生緣起福報的古今案例數不勝數,因此令大眾對行持布施生起極大意樂。這是一件利益人天的好事,但另一方面,很多人過多注重布施的表象,忽視了「心態」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錯過真正的寶藏,十分可惜。
《大莊嚴經論》云:」不以錢財多,而獲大果報;唯有勝善心,乃得大果報。」 可見,殊勝的發心才是決定大果報的根本。
據經典記載:
佛在世時,舍利弗供養佛一缽飯食,佛立即以那缽飯給狗吃,並問舍利弗:「你布施給我和我布施給狗,哪一個得到的福報大?」
舍利弗回答:「佛布施給狗得到的福報大,因為佛的心清凈無比。」
可見,即使所施之物完全一樣,果報也會因發心的清凈程度而大相徑庭。在佛經里,記錄著大量這樣的因果故事,證明一念清凈心生起,即使以最微不足道之物布施,果報亦可因此轉而殊勝廣大。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發心才是清凈的、殊勝的善心,能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呢?
1
清淨髮心的特徵:無私
「什麼是發心?是指要發一個清凈的利他心,不能摻雜自己的私利和貪慾。若是有慾望,肯定是不清凈的;若是有私心,就不叫利他心。以前講菩提心功德的時候講過:一發菩提心,一切業障都會無影無蹤,一切的福德和功德都會圓滿。但是,若是夾雜有貪心、私心,就根本不是菩提心了,菩提心完全是清凈的。有貪心就不清凈了,就是假的了。」
有了慾望,就有了私心,即使做出了許多表象上的布施行為,也會因為心的貪染而極大限制布施的功德,淪為輪迴福報、有漏善業。
2
清淨髮心的特徵:平等
「我們也做布施,但是我們的心態為什麼沒有轉變呢?修行上為什麼沒有進步呢?因為我們的布施是有分別的,不是平等的,所以它沒有直接對治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只幫助貧困的人,不幫助有錢有勢的人;只幫助善良的人,不幫助兇惡的人;只幫助好人,不幫助壞人。這都是分別,沒有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
眾生最可憐的地方不是沒吃沒穿,而是愚痴顛倒,煩惱痛苦。所有的眾生都一樣,都在感受這樣的痛苦。在這樣的見解中,我們去幫助,去愛護,去施捨,這才是平等心。」
3
清淨髮心的特徵:隨緣
「布施有兩點很重要:
發 心
條 件
「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布施才有功德。發心到位了,有多大能力做多大布施,不要勉強自己,哪怕只能拿出一分錢可以。一分錢也是一滴水,融入大海也是一個整體。
「其實佛講布施是很方便的,發心清凈了,一粒米、一滴水都可以作供養… 連剩飯剩菜、壞了的食物,甚至是吐的痰、排泄物這些不清凈的東西,都可以通過殊勝的儀軌竅訣轉為眾生可以享用的物品布施給他們,使他們得到利益,最終解脫成佛。」
+
編|後|感
我們平時不經意生起的心往往被貪執和佔有慾染污,本質上充滿了不安全感,所以隨時隨地會莫名地需要緊緊「抓住」一件東西,不肯放手。這種凡夫之心所執著的不僅有自己身體、勞力、外在的財物,還有親友、寵物、內在的感受、觀點等等,不一而足,只要是打上「我的」標記,每一個緣起都可以成為貪吝的對境。布施是對治貪愛吝嗇的良藥,但一顆染污的心即使有所付出,也會控制不住地期待著回報而不能釋然。這樣的布施,所得來的就是今生我們最為頻繁並最深刻感受到的難得而易逝的福報。其實,世間沒有一個人、一件事物可以被任何人真正佔有。思維清楚這個道理,我們的心就能輕鬆出離對「佔有感」的滿足。
當一切法的到來或消失,盛放或凋謝,都不會再令我們的心動蕩不安,我們的眼光就會更容易穿過疾病、貧窮的表象,而洞悉眾生真正的苦難——愚痴顛倒、煩惱輪迴卻不自知。只有安住於眾生根本的苦難,美醜親疏愛憎高下的分別才會泯滅,此時所生起的布施之心才是真實的、清凈的、平等的,才能真正扭轉緣起,發生不可思議的殊勝果報。
輪迴里形形色色的苦難,
唯有清凈的慈悲心可以拯救
。
※《修心七要》第二十四講
※10月1日上師微博法語
※不懂感恩的人會處處埋怨
※總是不成功,你找到原因了嗎?
※Never cheating ourselves 不要欺騙自己
TAG:達真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