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昌盛的宋代為何越來越衰敗呢?趙匡胤的真正死因是什麼呢?
世界上有一個人。知道你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犯錯的時候,他幫著你找理由;暗戀一個人的時候,他幫你傳話。和戀人吵架時候,你一定會哭著跑去找他。你很抱歉,你總是麻煩來到時才想到他,但你很慶幸生命中出現了這麼好的一個人。也許你們在一起的日子,走得比戀人還要長久。這個人,叫做朋友。
為何經濟繁榮,科技文化如此發達的宋代,卻「積貧積弱」一直相伴始終呢?我認為有幾點值得考慮。
其一,源於宋初「強幹弱枝」的政治方略。即聚集所有的優勢資源於中央,對地方的剝削較深,導致地方的發展缺乏動力。終宋一代,始終未有地方割據,實源於「強幹弱枝」的政治策略。
其二,宋代的政治、商業發展程度以及技術水平,還不足以支撐龐大的社會財富的聚集和流通。宋代施行「強幹弱枝」的政策,目的是欲集中地方的優勢資源歸於中央,但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中央政府想要集中地方的資源,需要消耗大量的錢財,這些消耗一方面是路途的消費,另一方面是層層的盤剝。同時在宋之前的朝代,其稅收都是在鼓勵小自耕農各安本業,防制兼并的基礎上,以極低的稅率,扁平的向全國徵收。而宋代則不然,其收入以銀絹和緡錢做基礎,而把人力及食糧當作次要,而這種徵稅方式是需要技術來支持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並不能達到這樣的要求,所以雖則宋代有著豐厚的社會財富,卻難以聚集。雖則如此,宋代得益於高度的中央集權,中央政府亦聚集了不少的財富,但是這些財富並沒有很好的得到利用。宋代有記載,宋太宗時期軍用雨衣和帳篷已經有「好幾萬段」在庫房霉爛。(以上借鑒黃仁宇先生的觀點)
其三,「冗官、冗兵、冗費」,宋代為了達到「強幹弱枝」的目的,所以以各種方式把大量的社會精英吸收於中央。所以一方面擴大了科舉取士的規模,另一方面在中央聚集大量的精英軍隊(冗兵的另一個原因是宋代為了解決流民問題,大量的招募兵士)。這樣在中央就聚集了非常之多卻又超出需求的官員和軍隊,所以有人提出北宋的開封是一座依靠政治帶動經濟的大都市,因為開封的大多數人都是官費供給的。這樣就造成了冗費(宋代向少數民族納絹、歲貢的數量相比較宋的收入實為九牛之一毛,所以冗費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此)。
個人考慮宋代積貧積弱應該歸咎於「強幹弱枝」的政治策略,此說並不是完全否認這一政策,而主要原因在於在技術條件未成熟至可以聚集和流通大量社會財富之時,強行聚集社會財富非但不能富國,反而使得國勢越發的積貧積弱。要說這一政策最大的弊端應該在於對地方的過度剝削造成了地方發展的頹勢。社會財富和優勢資源的過度集中又造成貧富分化的愈以加重,社會矛盾必將凸顯。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是困擾史學界的一個千年之謎,歷來有「燭影斧聲」之說,甚至有人把他的死與宮闈緋聞聯繫起來。總之,普遍認為趙匡胤死於非命,是一夜暴死。
作為一代傑出帝王,趙匡胤的死,著實讓人惋惜,所以,不少正義文人和好事者懷揣疑竇,翻箱倒櫃,引文摘句,窮追猛打,一定要找出個罪魁禍首來才肯罷休;而作為趙匡胤死後最大受益者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無疑成為人們重點懷疑和批判的對象。
拋開諸如《湘山野錄》、《燼餘錄》等含糊其辭的野史不提,正史中也有對趙光義非常不利的記載,如《遼史·景宗紀》中就有「宋主匡胤卒,其弟炅(即宋太宗)自立」的字眼,一個「自立」,就讓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覺得趙光義難逃干係,至少與趙匡胤之死有關聯。
趙光義是趙匡胤的胞弟,是「陳橋兵變」的重要謀劃者和執行者。趙匡胤能順利登上皇位,開基創業,趙光義功不可沒。建隆二年(961),也就是趙匡胤稱帝後的第二年六月,生母杜太后病危,臨終前遺命趙匡胤「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即趙光義)」,同時命趙普「於榻前為約誓書,……藏之金匱」(《宋史·后妃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匱之盟》。
杜太后為何要讓趙匡胤傳位於趙光義?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杜太后最疼愛的兒子是趙光義,兄終弟及,讓趙光義繼承皇位,這是出於私心;其二,杜太后認識到,自五代以來,中原皇帝執政皆短命,在位最長的也不過十年,難保趙匡胤不會步其後塵,為保大宋國祚延續,防止留下幼子寡婦遭人欺,讓年富力強的趙光義繼承皇位,這是出於公心。
趙匡胤是個明白人,也是個厚道人,故一口答應。究其原因有二,其一,趙匡胤至孝,母命不可違;其二,當時大宋根基還不牢固,統一大業尚未完成,趙匡胤之子年紀尚小,確實需要趙光義這樣一個「工文業,多藝能」(《宋史·太宗紀》)的成年儲君以壯陣勢。所以,趙匡胤聽從母命,於杜太后病亡一個月後即任命趙光義為開封府尹,後又封其為晉王。
開封府尹是五代、宋朝的一個重要官職,是國都駐地開封府的最高長官。五代以來,已經形成一種不成文的默契,凡皇族擔任開封府尹,就基本確立了其儲君的地位。趙光義利用這一特殊地位,聚集了一大批文武幕僚,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趙匡胤晚年,政權穩固,兒子成人,在皇位傳承問題上曾有過動搖,但考慮到趙光義「威望隆而羽翼成」(王夫之《宋論》),兒子不是弟弟的對手,所以未立太子,而是依照《金匱之盟》將皇位傳給了趙光義。
有人會說,《金匱之盟》是趙光義即位六年後,為了澄清「搶位」風波才公佈於眾的,涉嫌偽造,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其一,趙光義登基六年,時局穩定,朝野臣服,根本沒有必要再去偽造一份沒有價值的《金匱之盟》為自己正名;其二,趙光義繼承皇位,是因為「太祖(趙匡胤)……受命於太后,其傳位於晉王(趙光義)之意固已素定」(《宋史·王繼恩傳》),不僅名正言順,而且有趙匡胤的《遺詔》作證,完全沒必要出示那份《金匱之盟》。
《宋史·太祖紀》和《宋史·太宗紀》中雖未提及遺詔,但正史中有多處提及趙匡胤遺詔之事,如宋代官修《國史·馬韶傳》稱「太宗踐遺繼祚」,《宋史·程德玄傳》稱「內待王繼恩馳至,稱遺詔迎太宗即位」,《宋史·禮二五》中也有「群臣敘班殿廷,宰臣宣制發哀畢,太宗即位」的記載。此外,《文獻通考》中也明確記載了「開寶九年十月太祖崩,遺詔……太宗奉遺詔即位,就殿之東楹號泣以見群臣」。可見,趙匡胤臨終前確實留下了遺詔。
趙匡胤《遺詔》有何交代?據《宋史·禮二五》記載,「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遺詔:以日易月,皇帝三日而聽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七日大祥。諸道節度使、刺史、知州等,不得輒離任赴闕。諸州軍府監三日釋服。」此外,《宋會要輯稿》也記載,「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於萬歲殿,遺制曰:修短有定期,死生有冥數,聖人達理,古無所逃,朕生長軍戎,勤勞邦國,艱難險阻實備嘗之。定天下之襖(妖)塵,城域中之大業,而焦勞成疾,彌國不瘳。言念親賢,可付後事。皇弟晉王(趙光義)天鍾睿哲,神授莫奇,自列王藩,愈彰厚德,授以神器,時惟長君,可於柩前即皇帝位。……將相協力,中外同心,共輔乃君,永光丕構。」另外,《宋大詔令集》中也收錄了趙匡胤遺詔的全文,唯紀年有誤。
有《遺詔》,就說明趙匡胤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有思維和活動能力,並非來不及囑託後事、指定繼承人就突然死去,也不是深夜猝死或一夕暴死;至於說他死於趙光義之手,更是無稽之談。那麼,趙匡胤究竟怎麼死的?死前又有什麼事情發生呢?且聽筆者道來。
趙匡胤之死,《宋史·太祖紀》中只說「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壓根就沒有說明死因,讓人覺得趙匡胤死的很突然;但在宋代李燾所著的《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十七·開寶九年十月》中卻明確記載「上(即趙匡胤)不豫,驛召守真至闕下。壬子,命王繼恩就建隆觀設黃籙醮,令守真降神。」另據《楊億談苑》記載,「開寶中,有神降於終南道士張守真,……言禍福多驗,……太祖(即趙匡胤)不豫,驛召守真至闕下,館於建隆觀,令下神。」
《續資治通鑒長編》中提到的「壬子」,即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也就是趙匡胤死的前一天;「驛召」,即通過驛站傳詔;「守真」,即終南山道士張守真。《續資治通鑒長編》和《楊億談苑》兩份史料,都透露了趙匡胤生病後,曾命人通過驛站火速前往終南山詔道士張守真進京,並通過「設醮」、「降神」等手段祛病,但無濟於事。終南山距離開封六百多公里,驛卒無論是「六百里加急」還是「八百里加急」,往返都要花費三四天。這就說明,趙匡胤從發病到死亡,至少有四五天的時間,有一段「不豫」的日子,並非暴死或猝死。
事實上,趙匡胤的死,與其肥胖、酗酒有關。從流傳下來的畫像來看,趙匡胤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胖子,加上他平日很愛喝酒,並時常搞一些酒場政治(如杯酒釋兵權、雪夜定策等),和大臣們喝酒聊天(如趙普、王彥等),動輒喝得大醉,甚至「或因宴會,至醉經宿」(《宋史全文》),時間長了,難免會得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和肝病。趙匡胤雖然偶爾做些體育鍛煉(如射箭、蹴鞠等),但他「勤勞邦國」,心力交瘁,身體漸漸支撐不住,在情理之中。
中開寶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凌晨,趙匡胤駕崩,享年五十歲,雖然壽命短了些,但屬於正常死亡。當年夏天,趙匡胤曾在洛陽盤桓了一個月。臨別時,趙匡胤到父親的安陵祭拜並大哭,說了一句「此生不得再朝於此矣!」隨後,他「即更衣,取弧矢,登闕台,望西北鳴弦發矢,矢委處,謂左右曰:即此乃朕之皇堂(即墓地)也」(《玉壺清話》),就很有些「知命當終」的意思。人死前,總會有些徵兆的,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世界上有一個人。 總是在父母保護下成長,在手足關係中定位自己,在戀人呵護中找到真愛,在朋友關心中得到溫暖。你知道這些人經過了你的生命,也豐富了你的一生。你謝謝他們帶給你的一切,卻又總是說不出口。這個人,就是自己。
※抗遼保宋的楊延昭
※西方國家的營地拓展理念最早源於中國的宋朝時期,他們確都不知道
※宋代 · 器物欣賞
※天龍八部里喬峰的契丹族,到底去哪了?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