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主旋律電影為什麼越來越好看?

主旋律電影為什麼越來越好看?

在人類發展歷史上,每一個崛起的大國都曾留下作為自己標記的文化產品。在今天的中國,電影工業能否贏得這一榮耀?

雖然專家們認為,人口紅利為中國電影票房帶來的增長正接近尾聲,但是中國電影仍在閃耀新的亮點——從「建國三部曲」到《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戰狼Ⅱ》,以及未映先火的《空天獵》,「主旋律」開始真正高歌猛進。

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而從國家文化建設的角度,主旋律電影在過去5年的崛起也宣示了中國正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蛻變。

這背後,有著國有、民營電影企業的不斷改革與探索。如果人們把眼光放得更遠,則可以回溯到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產業的艱難轉型。

作為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電影樣式,主旋律電影在過去30多年間的歷程實則與社會核心問題同構:在愈加豐富多彩的世界中,面對外來挑戰,如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一度經歷迷茫,但今天不僅「主旋律」中日益洋溢著「四個自信」,主旋律電影本身也更加自信。

承載國家與民族發展的取向與願景,歌頌祖先遺產與平凡人的偉大,如鄧小平所說,「一切宣傳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電影」,主旋律正切實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是主旋律影片,更是新型類型片

毋庸置疑,主旋律影片十分考驗「講故事」的能力。

面對快速發展的中國電影市場與更具審美能力、更挑剔的電影觀眾,怎樣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正能量,怎樣吸引觀眾,是主旋律影片面臨的挑戰。

而「主旋律」一度備受質疑的,正是它與觀眾審美的割裂。

「主旋律不是高高在上的東西,而是與大眾流行文化形成一種默契。主流電影首先是類型電影,類型電影是一種流行文化的樣本,賦予它主流價值觀,再用一流的水準進行製作。」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表示。

「《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這樣的主旋律影片擺脫僵化與說教,電影敘事會『抖包袱』、有起有伏,人物形象更加多面而靈動。用故事、人物、情感打動人,遵循了電影的自然規律。」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若清認為,多部主旋律影片的成功為電影發行帶來了新的市場。

長期以來,國內電影市場盛產喜劇片與武俠片。2010年前後,小成本製作的文藝、青春、懷舊片類得到市場的喜愛。近年來,隨著IP電影迅速崛起,電影市場似乎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幾乎放棄了家國視野之下的中國故事。

小成本影片雖然擁有不俗的口碑和票房,亦從一個側面呼應了當下觀眾的某種審美需求。然而,對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立志於民族復興的中國來說,要反映整個國家的當下挑戰與未來抱負,向民眾展示民族前行的方向並取得共識,已遠非「小情懷」電影所能勝任。

在人類發展歷史上,每一個崛起的大國都曾留下作為自己標記的文化產品。在今天的中國,電影工業到底能不能贏得這一榮耀?

2014年《智取威虎山》的橫空出世以及2016年《湄公河行動》的成功,在於冬看來是堅持了主流大片的商業運作,並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杆。

或重塑紅色經典或源於真實事件的電影題材,成功溝通了幾代觀眾的情感並塑造了當代的中國英雄形象。而從《湄公河行動》《戰狼Ⅱ》開始,新型「主旋律」更加契合當下的國民情緒與時代願景。

電影需要反映時代的價值與理念,也需要更真實的英雄形象。這些反映現代軍事、外交的影片,在堅持了電影藝術創作的同時,更加接近觀眾的認知,也為觀眾提供了認識當代中國、了解國際局勢、貼近現代國際英雄角色的橋樑。

即將在國慶節前上映的《空天獵》以及將在年內面世的《紅海行動》,則將展示新一代主旋律「中國式大片」。與近20年前里程碑式的「三大戰役」相比,以今日軍隊軍人為主角,一改「精神戰勝鋼鐵」的傳統色彩,通過「精神+現代化」的現代形象,凸顯了今日中國的形象。

贏得年輕人

新主旋律大片點燃的不僅是觀影現場,更是朋友圈,乃至全球的社交網路。優秀「主旋律」的社會效應,包含著大眾對正向價值的認同和社會情緒的滿足。

今天,一批批年輕觀眾走進電影院,成為電影消費的主力,觀眾年齡結構在發生變化,面對充滿競爭的電影市場,消費心理也發生著變化。

「80後至00後是目前走進影院的主體觀眾。在我看來,他們相比於60後至70後觀眾,對美國電影已經沒有那麼崇拜。因為見得多,出國機會也多。近年來,反而是中國本土文化的優勢更加凸顯,我覺得這都是知識結構不同所引發的關注層次的變化。」於冬說。

相比看西方的史泰龍,中國觀眾一直期待看到代表本國、本民族英雄的國際化形象。

然而,主旋律電影建構的一些形象,曾經與審美存在衝突。比如描述英雄的凡人化,過去一般不會讓主人公存在缺憾,而是儘力十全十美,但今天,人們都相信並沒有真正的「超級英雄」,英雄之所以區別於凡人,不在於他完美無缺,而是能在危險面前挺身而出,表現出對於正義以及國家民族的責任感。

比如將在國慶後上映的《十八洞村》,力圖通過幽默的節奏感與生動的人物形象,找到「精準扶貧」這樣典型「主旋律」題材的恰當藝術表達。

處於「互聯網+」時代的年輕觀眾,其知識的廣度與對信息獲取、分析的能力超越了任何一個時代。互聯網加速了電影營銷與宣傳的力度,但同時也讓公眾評價迅速傳播,輕而易舉地影響人們的觀影決定。

同時,今天的年輕人,面對學業、工作與社會的巨大壓力,解壓、娛樂成了觀影的重要推動力。

「這一代觀眾最注重電影的娛樂性,但是我們有一個誤解,覺得他們所要求的娛樂性就是粗俗。其實不是這樣,要不怎麼解釋《戰狼Ⅱ》與《摔跤吧!爸爸》會有那麼高的票房和那麼龐大的觀影人次。他們還是在追求正能量,在追求很多美好的東西。只是現在的觀眾選擇性更多,更看重時間成本,所以電影好看才能留得住觀眾。」著名導演韓三平強調。

好萊塢式的電影工業仍需認真實踐

好萊塢是世界電影工業的標杆。精緻的畫面與音效、生動的人物形象,大場面、大製作所帶來的極具震撼力的視聽享受,讓世界範圍內的觀眾為之痴迷。

雖然「互聯網+」時代對傳統工業衝擊猛烈,好萊塢電影日現頹勢,但以嚴格的行業標準來進行電影製作,仍是很多中國電影人為實現電影強國夢所做的不懈努力。

在中國,大型電影公司擁有相當一部分責任,也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不斷探索主旋律影片與商業大片的有機結合。

「如何走市場,如何讓觀眾看到新奇的一面?如果是一個舊故事,就需要舊瓶裝新酒,需要有所創新。」於冬說。

而韓三平認為,「故事很重要,但人物形象更重要。好故事不一定有好的人物形象,但好電影留在觀眾心裡的最終是某個形象。比如辛德勒與剪刀手愛德華,不管人物是真實還是虛擬,情感上都與觀眾共通。」

其次,在電影製作技術上,現在電影的工業含量和技術含量越來越高,而觀眾往往將對好萊塢的理解等同於大場面與大製作。

韓三平進一步解釋,「不能把好萊塢電影簡單理解為投資很高、製作很大,而是它的工業製作的性質和技術加工的程度要求很深,所以才會不同於電視劇,能帶給上億觀眾觀賞性與更高層次的對藝術、生命的追求」。

目前,新片雲集的電影市場最為觀眾所詬病的是拍攝「太假」。這種「假」,包括服裝道具、演員表演、故事敘述、電影特效等各個方面。

面對這種局面,韓三平認為:「電影拍攝最重要的是真實(投黑馬>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其真實性包括現實場景的真實與虛擬技術的真實。一部電影的真實性需要內容和技術的真實、統一。」

以強悍動作為特點的《湄公河行動》《戰狼Ⅱ》驗證了「主旋律」也可以匹敵傳統商業大片——實際上,「主旋律」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商業大片類型。如今,在第68個國慶節到來之際,更能展現國家視野與民族抱負的《空天獵》等一系列新「主旋律」電影終於也將登上大銀幕,令人期待。

(文章來源於:瞭望智庫摘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黑馬醬 的精彩文章:

大鵬8000萬再造「小人物逆襲」喜劇片,這個國慶觀眾會買賬么?
市場VS政策,這場博弈《爸爸去哪兒5》能贏嗎?
當我們在追逐大製作時,歐洲人已經把小而精玩到了極致
HTC將於上午10點召開內部會議,出售在即?
小眾文化大行其道,搶了傳統IP的風頭?

TAG:娛樂黑馬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