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天子以令諸侯真那麼好嗎?看看袁紹謀臣們關於利弊得失的分析
劉協從長安出來東歸洛陽,一路上就沒安省過。好不容易渡過黃河,安頓了下來。可是身邊一群農民造反出身的白波軍將領,在安邑每天就像過家家一樣。看到漢獻帝劉協如此狼狽,如今在冀州日子過袁紹會作何感想?難道就沒有動過和曹操一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想法?
圖2、袁紹
袁紹確實是有過想法,在剛剛當上冀州牧的時候,他最為信賴的謀士沮授,給袁紹定爭天下策略的時候,就說過:「迎大駕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核心的意思就是在袁紹勢力足夠的時候,迎立天子,挾天子號令天下。而此時的袁紹,勢力已經足夠,冀州坐穩了不說,北邊的公孫瓚已基本對他沒什麼威脅,青州也基本快被他長子袁譚平定,南邊的兗州雖然出了點問題,可和自己一條戰線的曹操正在全力平定。之前對他威脅最大的黑山賊,經過全力征繳,雖然沒有最終剿滅,但氣焰和勢頭已經不在,對袁紹也不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圖3、沮授
而恰恰就在此時,漢獻帝劉協跑到了自己眼皮底下的河東郡安邑。真是天上掉餡餅,此時袁紹如果出手迎奉皇帝劉協,沒有人能夠與他爭鋒。如今圍繞在劉協身邊的那幾個人,根本不是袁紹的對手,可以輕易的撥開。面對這樣的好事,袁紹和他賬下的謀士都這麼反應的呢?
在袁紹賬下謀士反應上,三國志和後漢書的記載稍微有些出入,依照裴松之引用的《獻帝傳》基本可以判斷三國志記載稍稍有些問題。這裡我們就先說一下後漢書和獻帝傳的記載,接下來再看三國志的。在聽說劉協已經出了長安都被李傕追擊狼狽不堪的時候。沮授就對袁紹說:「將軍累葉輔弼,世濟忠義。如今天子流離失所,宗廟毀壞,而各州郡雖然都打著朝廷大義的旗號,可實際上都在各自謀劃,乾的都是相互吞併的事,有誰真正為皇帝、國家、百姓著想的呢?如今我們冀州大體平定,正是迎奉大駕,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養足兵馬討伐不臣之人的好時候呀。如果咱們這樣做了,天下誰還能擋得住您呢?」
圖4、袁紹
聽完沮授這樣的分析,再想想之前沮授在自己剛到鄴城時和自己說的,只差了是定都在鄴城還是洛陽。相比之下定在自己的大本營鄴城不是更好,於是袁紹就準備聽從沮授的話,去迎奉漢獻帝。可是這時候,袁紹的另兩位謀士潁川人郭圖、淳于瓊都反對。他們這樣對袁紹說:「漢朝王室衰敗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咱們如今想復興它,會是一件容易的事嗎?況且如今各地英雄並起,各自佔領州郡,聚眾稱雄,動不動就有上萬人的隊伍。現在就好比秦朝末年一樣,『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如果將天子迎奉了過來的話,到時候大小事都要上表陳奏,如果聽從皇帝建議的話我們就沒什麼權利了,可是如果不聽的話就是違抗聖命。將皇帝迎奉來鄴城,真不是一個好辦法。」
聽完這二位的話,袁紹想想確實也是,跟著就猶豫了。這時候,沮授看袁紹猶豫,跟著又勸著說:「如今迎奉朝廷到鄴城,是一件『至義』事,天下人沒有任何人能挑的出理的事。而且迎奉皇帝是對我們整體謀劃至關重要的事。如果咱們不先下手的話,肯定有人會先下手。到時候錯失良機,反悔都來不及。功在速捷,將軍你還是趕快做決定吧!」可是袁紹一直下不了決心。
關注【歷史深處】,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
※為什麼東歸的漢獻帝一渡過黃河,河內郡的張楊就把糧食送來了?
※馬超的父親馬騰可不是什麼善茬,羌人叛亂的領導者起家?
※東歸的漢獻帝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怎麼辦?只剩大行封賞這麼一招
※董卓戰場上的機靈勁可不比李雲龍差,看他的成名戰美陽之戰咋打的
※為啥漢獻帝北渡黃河後李傕就不追了?黃河天塹可不是白叫的
TAG:歷史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