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都是從那冒出來的,你知道嗎?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都是從那冒出來的,你知道嗎?

關注【歷史深處】,看軍人時代,讀懂近代軍閥!

(一)新建陸軍的兵源組成

袁世凱小站練兵的兵源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一大部分是之前胡燏棻的十營定武軍,共4750人。在1895年12月袁世凱接手前,定武軍組建時間並不長,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時間,士兵主要從山東、河南、口外等京津周邊,軍官主要從李鴻章的淮軍中來。同時,也有不少教官是從天津武備學堂的畢業生中找的,其中包括何宗蓮(總教習)、吳金彪、曹錕、田中玉、劉承恩等。

圖1、新建陸軍官兵合影

袁世凱接受定武軍之後,又擴充了2000多人,使小站練兵的總兵力達到了7000人的規模。袁世凱到任後招募的兩千人多人,是他派吳長純在山東、河南、安徽的州縣裡招募的。7000人,這是小站練兵的總規模,論人員數量,和動輒上萬的清兵比起來卻是是毛毛雨。但質量決定一切。袁世凱就是靠這7000人的班底,最後當上了大總統。

(二)新建陸軍中袁世凱的核心班底

當然在軍官這一層一定要有自己人,要做事沒有自己的班底肯定是不行的,袁世凱肯定要尋找並培養自己的嫡系班底。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這7000人的新軍里,袁世凱的核心班底成員。

第一部分,是袁世凱之前的故交部舊。其中包括袁世凱一直以來最為得力的助手,後來也當過民國總統的徐世昌。徐世昌和袁世凱早在1878年,袁世凱還在考秀才的時候就認識了。相互都很賞識,並且拜為把兄弟。袁世凱到小站練兵前,和李鴻藻、榮祿、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等關係打通,徐世昌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袁世凱深知自己到任後一定需要有一個最信得過的人,因此費盡周折把徐世昌弄到身邊,來替自己管理參謀營務處。袁世凱不在的時候,徐世昌就代他履行管理職責。

圖2、袁世凱最得力幫手徐世昌

除了徐世昌這個,袁世凱也帶了幾個自己在吳長慶慶軍中的熟人,其中包括為他去募兵的吳長純、吳鳳嶺、雷震春等。跟著他在朝鮮的班底,自然一股腦都來了,其中包括後來當過江北提督的劉永慶,以及王同玉、趙國賢、王鳳崗、徐邦傑、唐天喜等。

第二部分,是袁世凱招募的天津武備學堂的畢業生。袁世凱甚至單靠自己人肯定不能夠練出新軍。而天津武備學堂是當時國內唯一一所,引進西式軍事教育學校。當時武備學堂的學生很多畢業之後都進入到了淮軍之中,但在舊式的軍隊中並不受重視。於是袁世凱花了不少心思,把這些天津武備學堂的學生弄到新建陸軍中來,並且破格給以提拔。據統計,到1896年4月,袁世凱到任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有天津武備學堂的畢業生130多名。其中就包括了北洋三傑的段祺瑞、馮國璋、王世貞。除了這三位,還有張懷芝、段芝貴、王英凱、李純、楊德善、王占元等。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生,後來成了袁世凱北洋系的中堅,這些人也成了北洋舞台上的主角。之後,【歷史深處】會花不少筆墨在這些人身上,這裡就不多做介紹。

圖3、北洋三傑

第三部分,是來自於淮軍體系里的。這裡有兩層關係,一方面之間定武軍組建時就有不少淮軍軍官,而且李鴻章也大力推薦。另一方面袁世凱因為養父袁保慶,以及在吳長慶軍中服役的緣故,一直把自己當做淮軍一份子。因此不少淮軍將領被袁世凱請到了新建陸軍中來,這裡面包括薑桂題、張勳、任永清等。這些人年齡上都比袁世凱大不少,但一樣為新建陸軍貢獻了很多。這裡的張勳就是後來搞復辟的那個張勳。除了這些老傢伙之外,也有一些淮軍的新興力量也來到了新建陸軍中,其中包括阮忠樞、王懷慶、言敦源等。

就是這樣的班底,在加上德式的訓練方式,一股新興勢力在天津的小站崛起。這股勢力,將徹底影響之後的三十年。【歷史深處】這一期的介紹就到這裡,歡迎關注!

關注【歷史深處】,讀軍人時代,一起解讀近代軍閥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深處 的精彩文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真那麼好嗎?看看袁紹謀臣們關於利弊得失的分析
為什麼東歸的漢獻帝一渡過黃河,河內郡的張楊就把糧食送來了?
馬超的父親馬騰可不是什麼善茬,羌人叛亂的領導者起家?
東歸的漢獻帝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怎麼辦?只剩大行封賞這麼一招

TAG:歷史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