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點燃戰火,語音交互下半場主角為何會是智能耳機?

蘋果點燃戰火,語音交互下半場主角為何會是智能耳機?

蘋果點燃戰火,語音交互下半場主角為何會是智能耳機?


摘要:當我們好奇「百箱大戰」誰會勝出時,下半場的角力者正悄然變換。

大概沒人會想到,蘋果公司迄今為止用戶滿意度最高的產品,是名為 AirPods 的無線耳機。

對,不是大紅大紫的 iPhone,也不是居家外出良品 iPad,更不是做工精湛的 Macbook,是這個小小的,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無線耳機——AirPods。這個被蒂姆·庫克(Tim Cook)稱為「文化現象」(cutural phenomenon)的產品,從去年發布至今,不但長期處於缺貨狀態,還在發售不久拿下北美無線耳機市場 85% 的份額,並在全球飽受用戶好評,在一片全新領域,蘋果又開闢出傲人的巨大優勢。

沿著 AirPods 的崛起之路,我們不難發現,無線耳機正漸漸變成智能語音助手更合適的平台,在這條路上的產品,被很多人稱讚能「帶來幸福感」,它不僅僅是耳機的擴展,還充當起個人助理,健身教練等職責。而伴隨多種感測器的協同配合,戴在耳朵上這個小小的私人設備,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充當起連接現實和虛擬世界的重要橋樑,從蘋果開始,Google、Bose 以及國內一些廠商已經開始加入這個全新戰場,這一次,譜寫出 Echo 一樣傳奇故事的又會是誰?

方寸之間的野心

AirPods 的成績並非偶然,雖然庫克稱它是「一舉成功」(it"s a runaway success),但實際上,人們對於無線耳機的需求近乎執著,在 AirPods 之前已經開始出現,這一類產品在功能上的延伸,早已經突破傳統耳機的限制,走在智能化道路上面。

2014 年,一家來自德國的初創公司 Bragi 在 Kickstarter 上眾籌了一款號稱「真正」的無線耳機 The Dash,這是一款具有未來感的產品,耳機左右兩個單元之間沒有線材,而是通過近場磁感應技術(Near Field Magnetic Induction,即 NFMI)連接在一起,並且還有觸控區域可進行常用的切歌/調節音量等操作。

蘋果點燃戰火,語音交互下半場主角為何會是智能耳機?

The Dash 耳機,圖片來自 Bragi

誇張的是,The Dash 小小的耳機不僅內置 4GB 存儲空間(這意味著你不再需要手機聽歌),還內置運動感測器,可以通過點頭/搖頭的方式接聽/拒接電話,也可以像運動手環那樣記錄心率、步數、距離、時間以及消耗卡路里。為了能夠在需特定場景中聽到外部聲音,The Dash 還加入一項名為「Audio Transparency」的功能,利用自帶麥克風記錄外界聲音。

要把音樂播放器、運動追蹤器、通信傳輸等多種功能都加入到這小小的耳機機身當中,就像 iPhone 當年做過的整合那樣天馬行空,但開發難度可想而知,因此產品眾籌後不斷延期,而為了滿足運動愛好者需求,產品還特意加入防水 1 米的功能。在隨後使用中,一些人驚奇的發現,耳機內也有一個聲音進行操作引導,儘管這並非智能助手,但開始有人憧憬耳機中加入一個真正的虛擬助手的美好未來了。

沒有《鋼鐵俠》當中的「賈維斯」那樣通天曉地、功能全面,但 The Dash 這樣的耳機摸索了一條「真無線耳機」的標準模式,並由此為智能耳機找到實現路徑:

  • 機身小巧,無線材束縛

  • 續航滿足日常需要,充電快速

  • 擁有常用交互操作按鍵

  • 多種感測器,不局限於聽歌

儘管耳機機身小巧,但人們日常使用到的操作並不複雜,無非是在聽歌時的切換/調整音量,或者來電話時能很方便接聽/掛斷電話,這些功能在耳機上儘管早已是標配,但隨著技術進步也可以做出更進一步的延伸,讓使用體驗有更好的提升,在這方面,蘋果嘗試的新路徑取得了成功,因為 AirPods 加入了 Siri。

作為智能語音助手,當 Siri 依附於 iPhone 時,人們習慣性的拿起手機進行觸控交互,因為大部分場景中,使用觸控方式都非常直觀,可當你的手機放在兜里,正戴著 AirPods 跑步/開車時,Siri 就可以顯現出自己的能力,只需要簡單的敲擊喚醒,Siri 可以立刻為你記錄信息或者提供導航,這種操作會極大拓展耳機的使用場景,來自 NPD 的研究報告指出:

「自 2016 年 12 月產品正式發售以後,在北美市場共銷售出 90 萬台無線耳機,AirPods 佔領美國無線耳機銷售總額的 85%,通過聲音來便捷訪問 Siri 和其它功能的能力,AirPods 真正成為 iPhone 的延伸,破壞性的定價、品牌共鳴和令人興奮的 W1 晶元幫助蘋果奠定了新的市場領導地位,同時明顯的簡化了藍牙耳機和 iOS 以及 Mac 設備的連接。」

即便從耳機基礎功能——聽歌出發,AirPods 也做出了革新:當用戶戴上 AirPods 並喚醒 Siri 後,還可以通過網路連接起海量音樂資源,這意味著耳機從過去的離線設備變成了一款永遠在線的設備,這是巨大的跨越,也包含蘋果對於未來交互方式新可能的探索。

蘋果點燃戰火,語音交互下半場主角為何會是智能耳機?

圖片來自 Seeking Alpha

Siri 並非足夠聰明,但當人們戴上耳機,出於方便要使用某些特定功能時,Siri 的便捷性無可取代。而我們也不應該忽略,以 Siri 為核心控制 HomeKit 套件的能力,能夠將人們從戶外拉到屋內,所以戴著耳機聽歌的你,依然可以利用 Siri 控制家裡的電燈,空調等設備。

當然,一切豐滿的理想要建立在更高要求的現實基礎之上。智能耳機之所以能變成人們希望的那樣聰明好用,離不開硬體技術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升級。比如在前文中提到 The Dash 耳機能夠集中眾多感測器並且做的更小。而關於 AirPods,真正的功臣是其內部的 W1 晶元。

儘管蘋果沒有向外透露 W1 晶元的細節。但根據拆解報告以及行業分析,W1 晶元可以進行音頻解碼、提供立體聲同步以及處理用戶一系列操作。通過主動控制左/右耳機的同步,W1 晶元可以提供更準確的立體聲還原,並降低能耗。這顆晶元內置了光學感測器和加速度感測器,可以確定耳機是否在耳朵中。當用戶把耳機從耳朵中取出後,會自動暫停音樂播放,在多方面技術的加持下,AirPods 才會顯現出如此魅力。

蘋果在方寸之地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作為老對手的 Google 怎麼會坐的住?比起 Siri,Google Assistant 顯然具有更大優勢,一款能 Google 搜索的智能耳機並非不可能,而事實上,這一次的對決,也將會是智能音箱之後,語音交互平台的全新較量。


它才是你的私人助手

今年 8 月,外媒 9to5Google 從 Google 應用程序代碼中發現了名為「Bisto」的神秘產品,儘管當時沒能知道這款產品具體是什麼,但一行代碼說明卻極具指示意味:

「你的耳機擁有 Google Assistant,問它問題,讓它做事。這是你一個人的 Google,隨時準備幫忙。」

「Bisto」的出現引發人們種種猜測,沒想到一個月之後,親自揭開謎底的是 Google 官方產品博客。Google Assistant 產品經理 Tomer Amarilio 發布了一篇題為「為 Google Assistant 優化的耳機」(Headphones optimized for the Google Assistant)的文章,文章中直接帶來一款搭載 Google Assistant 的智能耳機——Bose QC35 II。

蘋果點燃戰火,語音交互下半場主角為何會是智能耳機?

這款耳機不但延續了 Bose 在降噪方面一如既往的優勢,更帶來了可以直接呼叫 Google Assistant 的技能,Amarilio 在文章中這樣展示了為耳機加入語音助手的目的:

  • 保持聯繫很重要:通過耳機能自動聽到郵件,日曆活動,如果你正在聽歌卻有信息發來,你的語音助手可以念給你聽,不需要你做多餘的動作。

  • 聽音樂/新聞/更多:你可以訪問播放列表,跳過歌曲或者轉到新歌曲上。也可以在走路/出租/跑步時聽新聞,聽到熱點話題,擁有 CNBC,CNN,NPR 等各種新聞源。

  • 與朋友聯繫:按下「助手」按鍵,直接說「打電話給爸爸」(Call Dad),耳機就會撥打電話,你不需要停下正在做的事,更不需要撥打號碼,說就可以了。

顯然,這款 Bose QC35 II 就是之前那個神秘的「Bisto」,9to5Google 也通過早先挖出的官方文檔確認 Bose QC35 II 將會是 Google 首款配備 Google Assistant 的智能耳機設備,並將在今年 10 月 4 日谷歌秋季發布會上亮相。儘管 Bose 和 Google 聯合在一起,選擇了一條不那麼迷你的智能耳機之路,但這和蘋果 AirPods 依然有相似性:

  • 本身都具有便攜性,脫離線材束縛,應用場景更大

  • 都能進行語音助手交互,並能利用語音操作手機應用

  • 都開始具備間接連接網路的功能(需要手機幫助)

  • 各自產品在音樂上具有獨到之處

當一些廠商糾結語音交互和觸控交互誰將成為主流時,蘋果和 Google 幾乎都選擇將耳機和語音助手相結合,這不得不說是一次「心照不宣」的交鋒。殊途同歸的背後,是更「聰明」的耳機與更方便交互帶來的體驗升級,對用戶來說,這為他們的生活場景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舉個例子,耳機這樣私人化的工具,在人們上班通勤以及戶外運動時也能保持較高的在線率,這兩種場景下,擁擠的人流以及運動中,人們使用語音進行操作要比打字來的更方便。而伴隨耳機融合越來越多的感測器,它還能夠對一些運動數據(比如行走步數)甚至生命體征(比如心率)進行監控。

通過聯網功能對這些數據做出分析,為你提供私人化的幫助,這其實是不少可穿戴設備的發展路徑,比如 Apple Watch 不僅僅為用戶提供心率數據,還會始終分析這些數據,蘋果在今年發布會上談到的「Apple Heart Study」應用,就能夠幫助用戶在發現心率異常時提醒用戶,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未來的智能耳機無法做到樣樣出色,也依然可以配合手錶/手環這樣的設備,因為耳機能「聽」也能「說」,這些設備的組合將成為你更好的私人助理和健康醫生。

智能耳機充當「私人助理」的基礎,其實在於語音助手的能力。如果說 Siri 的水平像心智不夠成熟的少年,那麼 Google Assistant 至少像一個成熟的年輕人。早在 2012 年的 Android 4.1 時代,Nexus 手機上的 Google 智能語音助手就以 Google Now 的形式和大家見面了。到了 2016 年,Google Now 變成了現在的 Google Assistant,相應的功能也被替換,從過去只能通過搜索解決問題的 Google Now,進化到如今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 Google Assistant。「AI First」戰略也成為谷歌服務的核心。

人們不光使用 Google Search,還有 Android、Chrome、Youtube、Google Maps、Gmail,以及 Google Play,這些產品的月活躍用戶均超過 10 億。在它們之中,你總能或多或少看到 Google Assistant 的身影。在 Google 如此海量的服務中,Google 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積累起來的能力,在人們生活中顯現出優勢,如果說之前推出 Google Home 時還有亞馬遜 Echo 這座大山,那麼聯手耳機廠商推出智能耳機可以說是在新的戰場上尋找到了主動權。

這一次,憑藉智能耳機這一載體,人們將會和智能語音助手離得更近,而我們的交互方式,也許是時候開始新一輪升級了。

音箱之後,智能競賽的新戰場

當我們討論語音交互引發的變革時,一個繞不開的里程碑事件是三年前亞馬遜 Echo 智能音箱的發布。人們本沒有想到小小的音箱能發揮如此強大的力量,成為人們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但因為它的出現,語音交互這一行為,開始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場合尋找到一片立足之地。

蘋果點燃戰火,語音交互下半場主角為何會是智能耳機?

人都是越變越懶的,或者說,人們習慣于越來越方便的交互。亞馬遜 Echo 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在家庭環境下,通過語音交互不但能夠輕而易舉的查詢天氣/股票,收聽音樂/播客,還可以輕鬆控制開關,打開電燈、空調和電視,甚至播放自己喜歡的節目,語音交互展現出交互的最短路徑。

科技行業喜歡用控制家電的過程展現智能音箱的優勢。比如當你身處卧室,需要打開客廳的空調並調整到 27 度時,分別用傳統方法/手機操作/智能音箱的方式來完成會是這樣:

  • 傳統方法:走到客廳——找到遙控器——調整空調溫度

  • 手機操作:拿起手機——解鎖——打開 app——調整空調溫度

  • 語音操作:呼喚音箱——說出指令

能夠看出,語音交互的確在很多時候擁有最便捷的操作流程,而進一步思考,其實亞馬遜 Echo 音箱取得成功的幾個關鍵要素,也正是智能耳機具有的優勢:

  • 操作便捷性:隨時喚醒,隨時提問

  • 網路連接性:隨時連接信息無窮的互聯網

  • 擴展性:並非獨立存在,隨時連接家中各種智能設備

沒錯,你會發現智能耳機居然天然就附帶這樣的屬性,同時相比起智能音箱,它在伴隨我們左右的過程中,又擁有著幾點「我有你沒有」的獨特性:

  • 和用戶更近

  • 陪伴用戶時間更長

  • 使用場景更私人化

  • 擁有更豐富的感測器以及潛在的擴展性(防水,聯動手機應用)

從交互體驗上來看,我們早已經離不開智能手機,離不開觸控交互,但語音交互卻又顯現出獨特價值,所以當耳機的語音交互和手機觸控交互進一步結合,意味著它不但可以採集更多數據為你量身提供信息,更可以輕鬆打開智能手機海量 App,進行一系列便捷的操作。更不要說,在 AirPods 上利用蘋果 Siri,你還可以控制 HomeKit 智能家電。

這也就是為何,智能耳機將極有可能成為國內外廠家探索的下一個方向。

在國內,智能音箱直到現在還沒有迎來真正的爆發,很大原因在於它太依賴連接,我們沒有那麼多智能設備和音箱聯動,這讓音箱成為一個只能具備簡單的交互方式。但智能耳機不同,它可以依託於手機,就意味著它本身可以「控制」手機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具有更大的實用性。

儘管沒有看到勝利的曙光,但國內一些廠商在交互上的嘗試卻已經初具雛形。比如從語音交互入手,通過虛擬智能助理、智能手錶、智能後視鏡、智能音箱多產品聯動的出門問問,也看到了語音交互的多場景是未來趨勢,我們甚至可以猜測出門問問這樣已經積累起語音交互豐富經驗的公司,也會推出智能耳機,讓語音助手的版圖進一步擴張,而這一切,也許會是國內互聯網巨頭爭奪的下一片戰場。

智能音箱是一個具有公共屬性的物品,但智能耳機卻更加私人化,它只屬於你,這種特性恰恰是能給人打來驚喜和獨特個性的條件,就如同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手機私人化標籤一樣,戴上耳機,你的語音助手和其他人都不一樣。不論是蘋果推出自己的 AirPods,還是 Google 聯手 Bose 推出新一代智能耳機,智能耳機的戰場主導,一方是音頻耳機領域的老炮們,另一方是人工智慧公司的生力軍,二者的結合,將會碰撞出新的火花。

考慮到目前智能語音助手方面,Google 有 Google Assistant,蘋果有 Siri,微軟有 Cortana,三星有 Bixby,國內還有出門問問,百度度秘等,可以想見,智能耳機的全新戰爭將一觸即發,語音交互的進一步升級也即將到來。(編輯:王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