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少林胡氏大力鷹爪功

南少林胡氏大力鷹爪功

南少林胡氏大力鷹爪功系南少林寺絕技之一種,屬硬實一派,重陽剛之力。一旦練成,能以鷹爪大力掰碗碎杯、分筋錯骨,實為擒拿必修神功。

相傳此功由南少林寺武僧胡惠乾傳出,胡惠乾是與方世玉、洪熙官齊名的南拳宗師。據少林渾元一氣功名家金警鐘先生記載,在一次表演中,他看到有擅此功者,用爪將銅板掰折。其功之威力可見一斑。

一、內功夫

兩腿盤坐於床上,左腳架於右腿上,百會穴與會陰穴呈一線,腰背挺直,輕閉雙眼,舌尖抵於上齶,雙手呈爪狀,分別置於左右腰側,虎口向外,爪心向上。(圖9-1)

做好上述姿勢後,排除雜念,開始用鼻做長而勻細的深呼吸,呼吸聲不能聽見,雙爪隨著一吸一呼收進推出。

初吸氣時,使小腹飽滿,要自然為之,不能刻意,同時雙爪開始準備,略略用力,蓄勢待發。

然後呼氣,呼氣時小腹自然內收,雙爪在呼氣的同時用勁,於腰側向前用力推去,爪手筋韌緊張,好似推開重物,但不可推得太快,要平直前推。(圖9-2)

然後再吸氣,吸氣時,雙爪同時用勁,拉回於腰側,雙爪仍然貫勁,好似牽動重物。

二、雙爪撲

兩掌十指撐地與肩同寬,兩腿伸直併攏,兩腳尖支地,百會穴與會陰呈一線,腰要直,不可陷下去,舌尖抵上齶,兩掌撐地隨呼吸推動身體。(圖9-3)

吸氣時,雙臂彎曲,使身體貼近地面。(圖9-4)

呼氣時,雙臂慢慢推動身體離開地面。雙臂伸直,如開始勢,再做第二次。

本式練功7天後,將小指減去,再練14天,將無名指減去,這樣每14天減去一指,最後以雙手食指支撐全身,練到兩食指能支撐身體練功15分鐘,則此功初有火候,可換下一式練習。

三、單爪撲

右爪以爪指面支撐於地,臂伸直,兩腳亦伸直,以右腳外側著地,身體側卧,左腿搭於右腿上,左臂屈肘以體側,百會穴與會陰呈一線。(圖9-5)

右臂屈肘,身體下降,使右胸貼近地面,左爪不動,氣從鼻子吸入。(圖9-6)

略停片刻,右臂推撐伸直還原,在右臂伸直時,氣也呼好。數次以後,換左臂進行。

這樣雙爪交替練習,每20天減去一指,至練到能以食、中兩指支地練功30分鐘為大成。在減指的同時,每次用磚將腳墊高,至能將身體完全倒立。(圖9-7)

四、千斤提

備一小口酒罈,重約10公斤,用五指扣住壇口,雙腳分開站成四平馬步,另一手成爪置於腰間,眼向前視,百會穴與會陰呈一線。(圖9-8)

吸氣時,五指扣住壇口向上提至與胸同高。(圖9-9)

呼氣時,五指隨之下降使酒罈落地。

數次以後,再換另一手。這樣雙爪交替練習。

每10天加細沙2斤,直至壇口加滿,重約75公斤,能升降自如,且力不乏、氣不涌時,則大力鷹爪功陽勁已練成,再換擒拿式練習陰勁。

五、擒拿式

以上兩式功成後,指力已具陽剛之力。此時可在練功後做鷹爪擒拿式。一則可以練成活勁,為技擊中分筋錯骨打下基礎,二則可防治手指麻木的毛病。

兩腳分開,站四平馬步。全身放鬆,不可用僵勁,雙手握拳抱於兩腰側,拳心向上。(圖9-10)

先將右拳向左前方伸出,速度宜緩,上身亦隨之微向上升並向左轉,左手不動。手臂在伸出過程中內旋,當右手伸至左肩前略向上時,變拳為爪,五指微開,爪心朝下,意在指尖。右手伸出後肘關節不可伸直,伸至極限時仍應保持微屈,完全伸直則勁僵。(圖9-11)

在伸出右手的過程中,配合長、勻、細的吸氣,隨即猛然握爪為拳,同時手臂外旋,手心上翻,右手迅猛 回拉,收至腰側。(圖9-12)

此動作要求沉肩墜肘,否則勁力漂浮。沉肘回拉的同時,上身微下坐並向右微轉,恢復馬步。(圖9-13)

正身站立。在回拉的過程中,配合吐氣,口發「嘿」聲。發聲應短促有力。「嘿」聲吐完,此動作亦應同時完成。吐字時,全身之筋肌及精神應為之一顫。

接著,出左手,要點與右手同。(圖9-14~圖9-16)

一右一左,依次練習。此功練習時間長短由個人掌握,不可精疲力竭,過度疲勞則有害無益。

平時要勤練擰石輪,以增加手指及腕臂力量。(圖9-17)

【注意事項】

要做到上述的一切要求。

練功前要先活動手指關節,練後必須用藥水洗之。並反覆活動手指,以防手指僵硬。

練功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特別是練單展式時,以防手指折傷,發生不必要的事故。

練功半月後,雙爪推出時伴有脹感,或有心煩上火或呼吸增快,屬正常情況,久練自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宗 的精彩文章:

國慶 中秋雙節,祝願大家歸途順利!
少林正宗九節鞭,傳統功夫果然名不虛傳!
槍術基本組合練習
程氏八八六十四掌之磨身掌五:脫身換影
少林拳眼法基本功法練習

TAG:武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