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战时,这个班的编制达到1400余人,全都负责打炮!

二战时,这个班的编制达到1400余人,全都负责打炮!

二战的时候,为了阻击希特勒这个疯子的入侵,法国人民在漫长的边境上破土动工,全部用钢筋和混泥土,花费50亿法郎,耗时11年,终于修筑了一条号称永不被攻破的防御工事——马其诺防线。

但是,历史似乎总喜欢挑战“永不”这个词,比如永不沉没的巨轮泰坦尼克号……

希特勒就坚信此道,所以,他专门命人研制一座巨炮,准备轰掉他丫的马其诺防线!

可不知道是法国太自负还是德国太谨慎,这巨炮还没研制出来,德国试探性的攻打了一轮马其诺防线。

然而,这个被吹上天的防御工事,却只在德军底下坚持了三个月,就被轻松攻破。

希特勒当时就傻眼了,你们法国不是公认的“世界最强陆军”吗?难道这里的最强是花钱买的选票?

1942年,克虏伯兵工厂经过七年的努力,终于把巨炮研制出来,希特勒叫它“重型古斯塔夫”,而设计师却以亡妻“多拉”命名,但德国炮兵则更喜欢称呼它为“大多拉”。

大多拉拿到过好多世界之最:43米长、7米宽、12米高、1350吨重,炮膛内可塞进一名壮汉。

大多拉的炮弹分两种:一是高爆弹,4.81吨重;二是穿甲弹,7.1吨重。

而想要操作大多拉炮,需要1400余名炮兵,所以这个炮兵班的编制严重超员,并由一名陆军少将担任指挥。

本来,大多拉炮是用来轰马其诺防线的,但马其诺防线已被攻下,所以把目光转向了苏联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大多拉不辱使命,摧毁目标的速度那是杠杠滴,之后,又被这1400余炮兵们运送到斯大林格勒,也建树颇多。

只不过,炮管的受命太短了,而且造价昂贵,还要消耗大量技术一流的人力资源,所以,德国渐渐承受不起,最后由这1400余炮兵们拆毁掉,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历史开脑洞 的精彩文章:

金庸为什么把这个明朝汉奸写成反清义士?也许是祖上有渊源!
历史疑案:多达数千人转瞬不见!
此人为抗战英雄,晚年被警察枪杀,女儿被迫成为三级艳星

TAG:历史开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