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龍樹菩薩所說的空性不是虛無主義?》評述摘讀

《為什麼龍樹菩薩所說的空性不是虛無主義?》評述摘讀

馮煥珍教授按語

葉少勇先生是北京大學副教授,他發心苦學梵文並終於有成,近年陸續整理了包括龍樹菩薩《中論》《六十如理頌》在內的幾部梵文典籍,撰寫了不少以梵文典籍為基本材料的佛教文獻學論文,以及《「萬法皆空」——佛教哲學中「空觀」的起源與沿革》等論述佛教教理的論文,是佛教學術界的後起之秀。

末學混跡佛教學界,深知梵文對佛教學術研究的重要性,也努力學習梵文,雖未學通,但培養起了對通達梵文的佛教學者的敬意。另一方面,末學也深知,佛教是佛菩薩(根本是佛)現證如如不二的諸法實相(方便可分為如如智與如如境)後,隨順眾生機緣施設的教化系統,作為佛教研究者,如果僅僅研究其歷史、文獻、考古等內容,自可遵循世間學問以主客二元世界觀為基礎的理性思維方式,但要進一步研究佛教教理,則必須轉換世界觀與思維方式,即將主客二分的世界觀轉為如如不二的世界觀、理性思維方式轉換為智慧觀照方式,否則,任你梵文如何通達,都無法避免郢書燕說。因此,末學對通達梵文學者的敬佩之情,並未淹沒末學對佛教基礎、性質、精神、目的的基本態度。今日,拜讀明賢法師反駁葉少勇先生相關論說的《為什麼龍樹所說的空性不是虛無主義》一文,再一次鞏固了這種態度。

末學雖知葉先生有《「萬法皆空」——佛教哲學中「空觀」的起源與沿革》等文,並曾稍加瀏覽,但未深入披讀,為較好地把握明賢法師批評的準確性,今天遂再次找來細讀。該文作者梵文修養深厚、研習佛典精勤,該文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對原始佛教(公元前五世紀)的「無我」、部派佛教(公元一年前後)的「我空法有」(以說一切有部為代表)、初期大乘佛教(公元一年前後)的「人法俱空」、初期中觀學(公元二至三世紀)的「空即是中」、瑜伽行派(公元四至五世紀)的「言說法空,離言法不空」到思想轉折期(公元四至六世紀)的「緣起性空」,進行了全覆蓋研究,差不多是一篇佛教「空性」思想史綱要,其旨則在說明中國佛教(包括漢傳與藏傳)的「緣起性空」思想是佛教空性思想發生轉折以後的結果。

從思想史角度看,該文確實是一篇自圓其說的學術論文,但自圓其說僅僅是學術界對說理的規範性要求,並不意味著其所說之理因此自然成立。綜觀此文,我以為有如下三個問題值得商榷:一、從歷史、發展的眼光對待佛陀經典,不僅否定了佛陀覺悟的圓滿性及其當機說法的事實性,而且暗含大乘非佛說的謬見;二、將歷代佛弟子的思想視為知識創造,而不是在信仰基礎上對佛法的繼承和發揚;三、完全誤解了空性的含義,把空性思想誤解成了虛無主義思想。三者中,前二是因,後一是果,而後者最關緊要,因為對空性的正確理解關乎佛弟子的解脫問題,可謂「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某居士:有馬鳴、龍樹菩薩古風

【明賢法師雄文我足足用了2個小時才讀了一遍!鞭辟入裡破斥邪見!有馬鳴、龍樹菩薩之風。】

某教授:

我們不能要求趣識立場的學者在信仰佛法的基礎上進行佛教研究,但必須正視這類研究異化佛教教理與埋沒眾生慧命的後果。正是有鑒於這種研究的荒謬性與危害性,明賢法師稟金剛智、懷慈悲心,不惜筆墨訴諸長文,對其邪執及其原因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與破斥,並提出四眾弟子避免以邪為正的出路——從趣智立場開展佛教義學研究。竊以為,際此末法時代,明賢法師的大作不僅為四眾弟子建立了一道足可依靠的防火墻,也對從趣識立場研究佛教的學者發出了必要的提醒,大有功於佛陀聖教與芸芸眾生,故力薦之。

明賢法師:

1、當代做佛教學術研究的學者,提出不合正理的另類觀點,佛弟子通常會予以諒解,因為大多數與佛相關的學術研究只是由語言、文獻、考據等方式入手,難免出現理事不通、斷章取義的狀況。讓人想不到的是,當前學者們的學術研究竟也直逼佛教義理,在經論的詮釋方面以西方哲學的標準發表俗見,激發爭議,引奪正信。如此以情見強勢解構聖解,來對龍樹中觀的勝義境界信口開河、莽撞發言,實在讓人大失所望。

2、佛法天生是虛無主義的解藥,任何因教法中「有」「無」的名相表述而將佛法尤其是中觀、般若教法理解為「虛無主義」「一切皆無」的見地,恰恰反落「虛無」之執,也正是中觀法門所破斥的斷滅見。

3、因果的本質就是「無實體而有作用」的因果聯繫,以性空故有作用,以性空故因能感果。正是因為性空,業果才不會錯位,善惡才不會顛倒。修行證道,不是獲得一個實有的道果,而是親證(回歸)萬法皆空的本質,所以是不昧因果的。空性的證悟,不僅不會妨礙善惡的區分,相反唯有證悟空性,才能真正善分別諸法,善解脫諸法。

空性,正是保障修行可行性的重大前提!「空性」不是「虛無主義」,「不可思議」並非「不可知論」

4、邏輯的形式論理,是不能用以論證中觀深義的,不能用作通達究極真理的工具。否則的確難以逃脫借相似性引證相關性的歷史窠臼。即使唯識家,也未嘗不知「真如無同喻」;《楞伽》等經,都對五分論法有過批評。若有對於空性的論理法,不是依於緣起的,任隨它是如何的完美,也不能用以論究真理,不能破邪顯正,更不能指引人去正觀實修。

離開了法性本空,便不可能正確理解「無性的緣起」,這是無可挑剔的論理與終極智慧。

5、龍樹菩薩闡明諸法實相是「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虛無論者卻認為此言語道斷的「離言真實」是龍樹菩薩所說「空性」不能觸及的、存在於現象界之外的、真實的「不可知」世界。由此,龍樹菩薩所說「空性」被人為安立了體性,「一切法皆無自性」就成了「一切法皆有『無自性』性」,真如實相成了獨立於現象界之外不可知的實有世界。世界實有、心實有、概念實有、空性實有、實相實有……虛無論者不能明了「離言」就是當體即空,唯有當體即空才可離開自性實執,才可稱為真實。對龍樹菩薩所說「空性」做這樣的分析,只能導致一個結果:構建精緻複雜的理論體系,利用「空性」之名,不斷加固夯實眾生對於自性的實執。口說「空性」,卻步步遠離「空性」。

6、最終,唯有空性見,能使佛法成其為佛法,世俗成其為世俗。不論大乘小乘,不論善法惡法,不論是心是境,如果沒有空性見,一切都將失去意義。空性見使一切產生意義,而真正使空性見具備意義的,便是「緣起」。

中觀的空性見使一切合情合理,因為見到它,我們就見到了「緣起」。

7、佛教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學問系統——佛教義學

某教授:在這個問題上不能含糊

在這個問題上不能含糊,文獻學意義上的「望文生義」之解,全然罔顧思想事實,知性流於狂妄而不知節制大概如此。明賢法師的駁難與馮煥珍教授的按語都十分精準。

某法師:研究佛法的目的

1、不同角度解釋佛法,形成理論特色或後來的宗派特色,值得珍惜學習研究。但不必門庭對立,很多祖師當時並不知道他會成為哪個宗派的祖師。

2、非空非有、非斷非常的中道正觀是大乘根本法義,是依勝義證量而開顯的,絕不能依世間認知的邏輯進行對應,也不能歸於哪一家宗派。

3、如何依文解義,依義離言絕思,最終歸於般若智證解脫圓滿,當為義學研究的根本目的,而不是在宗派特色上強調文字的絕然不同。

某法師:學術研究的幾點意見

1、學術可以體現研究成果,但應避免內心刻意的「自我獨特見解」。

2、學術研究須遵循最基本的嚴謹性,應避免由妄意猜測的「可能」而產生的「肯定結論」。

3、學術研究應避免引用專家學者、權威人士「可能的推論」而作為論證的確鑿論據。

4、針對佛法的學術研究,對於世間學問不知或不能迄及的境界或聖人證量,應予以尊重並保留其純潔性,可存而不論。

5、對佛法的根本教義,對傳統信仰中公認的有證量的菩薩祖師,不要肆意妄評,一者失卻基本的尊重,二者近於否定了證量的可靠性而推崇意識推論的正確性,三者避免假借否定祖師而揚己聲名的習氣。

6、學術研究,可以懷疑某些現象的可靠性,但要同時承認它的一貫性。不能因懷疑而直接形成否定性結論,否定結論必須要有確鑿的直接證據。

7、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必須體現出「承認人類認知的局限性」,有所敬畏,才能給人類留下提升智慧的空間。

某法師:佛法研究與學術

(一)研究佛法的目的

1、不同角度解釋佛法,形成理論特色或後來的宗派特色,值得珍惜學習研究。但不必門庭對立,很多祖師當時並不知道他會成為哪個宗派的祖師。

2、非空非有、非斷非常的中道正觀是大乘根本法義,是依勝義證量而開顯的,絕不能依世間認知的邏輯進行對應,也不能歸於哪一家宗派。

3、如何依文解義,依義離言絕思,最終歸於般若智證解脫圓滿,當為義學研究的根本目的,而不是在宗派特色上強調文字的絕然不同。

(二)關於學術研究

1、學術可以體現研究成果,但應避免內心刻意的「自我獨特見解」。

2、學術研究須遵循最基本的嚴謹性,應避免由妄意猜測的「可能」而產生的「肯定結論」。

3、學術研究應避免引用專家學者、權威人士「可能的推論」而作為論證的確鑿論據。

4、針對佛法的學術研究,對於世間學問不知或不能迄及的境界或聖人證量,應予以尊重並保留其純潔性,可存而不論。

5、對佛法的根本教義,對傳統信仰中公認的有證量的菩薩祖師,不要肆意妄評,一者失卻基本的尊重,二者近於否定了證量的可靠性而推崇意識推論的正確性,三者避免假借否定祖師而揚己聲名的習氣。

6、學術研究,可以懷疑某些現象的可靠性,但要同時承認它的一貫性。不能因懷疑而直接形成否定性結論,否定結論必須要有確鑿的直接證據。

7、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必須體現出「承認人類認知的局限性」,有所敬畏,才能給人類留下提升智慧的空間。

某法師:明賢法師慈悲顯正,隨喜讚歎!

龍樹菩薩的空性義,正是假以表達不可說之非空非有的離言真實。

有些學者雖然有信仰,但常常忽略佛陀懸記,不思祖師之證量,看輕祖師所解法義,甚至將世間哲學的「虛無主義」概念等同於究竟真實的空性離言,顛倒之甚。建議涉及法義部分,不要輕易下筆,老老實實下個二三十年功夫,多參學,再下筆不遲。也希望未來能看到更成熟更圓融的論點,則是法門之幸。

某法師:龍樹菩薩空性的離言真實,並非哲學上的「虛無主義」

一、有學者著文:「龍樹宣告一切概念皆自相矛盾而無所指之物,也就是說,眾生所知一切皆毫無所有。這不同於懷疑主義的「無法確定我們是否在夢中」,而是虛無主義的「我們必定在夢中」,這一立場徹底否定了基於言說概念的可知世界,卻並未觸及不可知層面的離言真實。」

二、今將《金剛經》與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摘文對比閱讀,一定能看出什麼是究竟離言真實,絕非哲學化的「虛無主義」。

《金剛經》:

1.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2. 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四:

1.

不分別說法者,是菩薩信解一切法不二故、無差別故、一相故作是念,一切法皆從邪憶想分別生,虛妄欺誑,是菩薩滅諸分別無諸哀惱,即入無上第一義因緣法不隨他慧。

2.

實性則非有,亦復非是無。

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

亦非有文字,亦不離文字。

如是實義者,終不可得說。

3.

若諸法性空,諸法即無性。

隨以何法空,是法不可說。

不得不有言,假言以說空。

實義亦非空,亦復非不空。

亦非空不空,非非空不空。

非虛亦非實,非說非不說。

而實無所有,亦非無所有。

是為悉舍離,諸所有分別。

因及從因生,如是一切法,

皆是寂滅相,無取亦無舍。

有些學者雖然有信仰,但常常忽略佛陀懸記,不思祖師之證量,看輕祖師所解法義,甚至將世間哲學的「虛無主義」概念等同於究竟真實的空性離言,顛倒之甚。建議涉及法義部分,不要輕易下筆,老老實實下個二三十年功夫,多參學,再下筆不遲。也希望未來能看到更成熟更圓融的論點,則是法門之幸。

某法師: 正確理解龍樹菩薩之「無性」「無相」「寂滅」義

正確理解龍樹菩薩之「無性」「無相」「寂滅」義。《十住毘婆沙論》(龍樹菩薩著)卷第四:不以相見佛者,是菩薩信解通達無相法,作是念:

一切若無相,一切即有相。

寂滅是無相,即為是有相。

若觀無相法,無相即為相。

若言修無相,即非修無相。

若舍諸貪著,名之為無相。

取是舍貪相,則為無解脫。

凡以有取故,因取而有舍。

誰取取何事,名之以為舍。

取者所用取,及以可取法,

共離俱不有,是皆名寂滅。

若法相因成,是即為無性。

若無有性者,此即無有相。

若法無有性,此即無相者,

云何言無性,即為是無相。

若用有與無,亦遮亦應聽。

雖言心不著,是則無有過。

何處先有法,而後不滅者。

何處先有然,而後有滅者。

是有相寂滅,同無相寂滅。

是故寂滅語,及寂滅語者,

先亦非寂滅,亦非不寂滅,

亦非寂不寂,非非寂不寂。

某法師:請勿簡單地哲學化解讀祖師思想

祖師對哲學思辯並不感興趣,所說所破,無非令入「無分別」「寂滅」「無染涅槃」,我想這才應該是研究祖師思想的歸結點。如果覺得祖師思想是落入某種哲學概念,那一定是研究者善意的誤會。今將《金剛經》與龍樹菩薩《七十空性論》部分摘錄,如能對比閱讀,則萬法歸一亦不足奇。

一、《金剛經》

1.「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3.「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4.「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二、《七十空性論》(法尊法師譯)

第三頌:

一切法自性,於諸因緣中,

若總若各別,無故說為空。

第三十頌:

由無生住滅,三種有為相,

是故為無為,一切皆非有。

第六十七頌:

無少自性法,亦非無有法。

以從因緣起,法無法皆空。

第七十頌:

不壞世間法,真實無可說。

不解佛所說,而怖無分別。

第七十二頌:

正信求真實,於此無依法,

以正理隨求,離有無寂滅。

第七十三頌:

了知此緣起,遮遣惡見網,

斷除貪嗔痴,趨無染涅槃。

某法師:空性、無住之離言聖證

1.意趣

眾生顛倒執,執有實我法。

由此造諸業,輪轉二生死。

故佛說我空,並及法空義。

能所皆不執,遠離於二邊。

2.因緣

眾生雖有執,能解因緣義,

故佛勝善巧,藉以破實執。

法從因緣生,故生無自性;

法從因緣滅,故滅無自性。

3.本質

法本不自生,自生無窮過。

法亦不它生,自它不同倫。

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雖借因緣說,因緣亦不生。

4.勝觀

萬法皆如幻,不生離名言,

亦離諸思慮,勝觀能所斷。

無生無來去,亦無入住出,

無有輪轉者,無生死涅槃。

5.無住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因緣本不生,所生法不生,

因緣法與空,皆為是假名,

如如無差別,中道無所住。

6.一合

似有實不生,無法亦無人。

明凈無所住,夢人漸漸醒。

無住即大智,透得五陰境。

境本一心現,如幻非真實。

無住無所住,無得本一合。

7.妙用

在迷執造業,心現似輪轉。

悟了皆如幻,從來空一場。

如幻本性空,非有無斷常。

離言無住智,化五陰冰山。

冰山本如幻,習氣執為山。

全山化為水,妙用隨大願。

8.歸源

佛或說般若,或密因楞嚴,

或離執轉智,有見而無相,

或清凈無住,本具如來藏,

隨機隨所入,或破或開顯,

離執無住智,慈悲無二樣。

佛法非世學,聖證為歸源。

切勿將佛法以世間學術標準當作學問去研究,容易誤解而成邪見,自誤誤人不淺。龍樹菩薩「空性」義,破一切執,不住一法,是引令離言的究竟聖證,切不可被誤解為簡單幼稚的「虛無主義」。勿將祖師容易看,顛倒意解縱我慢,阿彌陀佛!

某法師:勿以四禪八定核定佛法證境

1、內外分別:很多人正見未立,法義未透,只喜歡靜坐,或有一些覺受定境,便會以此為尚而輕視經論研習,須知此種通於外道,縱有多種覺受境界,於了脫生死絲毫無干;佛法體驗,於四禪八定雖有通攝,然惟是附屬識境,非為用心處。

2、認清本末:或有研究法義者,見漸次禪定境界的描述與宗門祖師所述的悟境描述極為相似,擬以漸次禪定境界核定宗門祖師悟境,須知此為知見錯位、本末倒置。

3、或有機陋:今時多有學佛人,自認大乘玄遠無下手處而捨棄求於小乘禪修者,皆屬不知大乘無住心印大義而安於小乘有求有得之偏隅。於根機而言,適得其所;於大乘而言,則是「入得寶山,空手而還」之憾。

4、四禪八定:是通於外道的修習,其本質是專註一境、舍粗取細的妄心歷程。妄心由粗至細的過程中,相應的識境也會發生變化,正所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然於心性、般若智皆無所知,更非解脫菩提之大道。

5、二乘相應:佛法大小乘的根本意趣,不在於修習四禪八定,而是依我法二空的智慧破我法二執,破除業煩惱習氣,最終解脫生死,成就菩提。二乘人覺苦出離,我為苦本,故唯修我空;離三界求涅槃,有舍有取,機相應故,故多籍禪定而觀無我等,起我空慧而斷三界見思諸惑,無惑則無業果,終得解脫。若唯修禪定而未觀無我,縱有諸多覺受定通,未得無我慧,則等同外道。

6、大乘正見:大乘佛法的首要,在於樹立大乘正見、大開圓解,了知萬法無有自性,唯是心識妄現,我法本空,本無一法可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謂「不可得中只么得」。所以,在大乘經典中,很少看到談論禪定境界的文字,有些只是一帶而過。大乘佛法修證的心路,迥超一切我法執著的境界之相,當然也包含而超越了一切四禪八定境界。具足了大乘正知正見,依法觀修,籍大乘般若空慧之法印,印一切相(包含四禪八定),一法不住,終有心體豁然呈露之時。

7、宗門根本:宗門所說不立文字,非離文字,印心則依《楞伽》《金剛》諸經,此為正見之所依。不著文字,唯擇大義,直指一心,直截根本,是宗門本懷。知「凡所有相(包括四禪八定),皆是虛妄」,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斯於行住坐卧,寂寂任運,別無葛藤,故宗門「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可謂一竿到底,了無痕迹,魔來斬魔,佛來斬佛,更無須以任何禪定境界相核定也。

8、宗門悟境:宗門祖師所謂的悟境,只是祖師慈悲垂手,以引後人。悟境並非用心處,恰如鳥之憑空所歷山景,其景非鳥非空,可藉以鑒,然非空鳥本身。「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豈可更以所歷諸境為究竟核定處?

9、識境境界:佛法修證所示一切境界唯是識境,只可藉以警醒所欠,不應執著尚以為聖,取境非悟,悟則無境,心無形相,以無分別之般若智契無相之真如,歸無所得,方為究竟。未至六根互用清凈,隨心自在,縱有諸多禪境定境神通大用,皆為識境心影,切勿立足。所謂立足處,即非立足處,是名立足處。

10、譬喻示法:佛法修證所示境界與四禪八定諸境,如同空鳥見景與人登山所歷之景,景雖相似,然本質迥異。如鳥升空所歷山景,非鳥非空,可藉以鑒,然非本身。鳥騰空而一法不著,人登山而步步著地,景雖似而道迥異、受不同,豈可以人登山之景而核定鳥之道行耶?

某居士:學者文章為什麼彆扭

以前不太喜歡看某些所謂「佛教學者」的書文,說不出的一種彆扭感受。看了明賢法師這篇文章,終於知道這「彆扭」的源頭。誠如師言:

當代做佛教學術研究的學者,提出不合正理的另類觀點,實在說佛弟子通常會予以諒解,因為大多數與佛相關的學術研究只是由語言、文獻、考據等方式入手,難免出現理事不通、斷章取義的狀況。讓人想不到的是,當前學者們的學術研究竟也直逼佛教義理,在經論的詮釋方面以西方哲學的標準發表俗見,激發爭議,引奪正信。如此以情見強勢解構聖解,來對龍樹中觀的勝義境界信口開河、莽撞發言,實在讓人大失所望。

如師所言,如果以實證解脫為究竟的佛法淪為左右互搏式的論辯遊戲,就自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彆扭了。

某法師:或可編《增廣弘明集》

佛菩薩具甚深智慧,建水月道場,做空花佛事,隨緣攝化衆生,其智其境其理其事,是有是無,任人評說,或運用世智推理,或憑藉語文驗證,立一家之言,呈懸河之辯,昌明學術,無可厚非。

佛門中人,職責所在,捍衛佛法,也不得不作出回應。世出世間,聖人通達,凡常隔別。佛法自古相傳,內外激蕩,眾說紛然,《弘明集》《廣弘明集》可見一斑。

今日僧俗共論佛法,見解不一,有心者或可匯集成編,題名《增廣弘明集》可也!

某法師:理所當然,勢所當然

舍利弗的舅舅長爪梵志在皈依佛陀前,是典型的虛無主義者。若把大乘佛法的奠基者龍樹菩薩稱為虛無主義者,即與外道等同。明賢法師起而回護,理所當然,勢所當然。

某法師:拿生命踐行和拿工具研究終究不同路

近代以來,以佛教為研究對象的學者們憑仗著學術公器,往往很容易跨越學術研究的界限,相信自己摸到了大象的全體,並將此新發現昭告天下。歷代祖師對自己的所知所見,總是很警惕,非己所證,不敢肆意放言,如智顗禪師說「地上境界,仰信而已」。當然了,拿祖師的作略來要求搞客觀研究的佛教學者,人家也不會買帳。

拿生命踐行佛法,和拿工具研究佛教,終究不同路。

某法師:毀謗業成,覆水難收

龍樹有沒有觸及到「離言真實」,或者說有沒有破無明而見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龍樹菩薩位登初地故。

佛法甚深,若是真佛子,自當慎重。一旦著墨,白紙黑字,毀謗業成,覆水難收!

常見就是斷見

甲:種種哲學,不出斷常二見。

乙:是的,本質層面講,常見就是斷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凱文·凱利:未來的十二個趨勢
奶密雖開乃奪食,蛋是卵故不可食
三世諸佛,無有不示出家而成道者
妄自分高下,觸犯舍法過
宋人羅漢畫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