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是典故的典故,流傳了幾百年
相傳明朝末年,河南大旱,地里莊稼顆粒無收,人們無奈紛紛離鄉背井,逃荒逃難。
這個時候,有一姓張的人家,原本家景殷實,但在百年不遇的大災之年,也感到難以維計,兄弟倆人也都想出去討個生機,但因家有八十多歲的高堂老母,難以舍離,讓倆人頗犯躊躇。後經反覆商議,哥哥考慮到自己本是讀書之人,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不易出門,願侍母守家,決定讓弟弟出去闖條生路。離別之日,哥哥特地殺了一隻雞,打了半斤酒,為兄弟送行。酒足飯飽後,兄弟將雞骨丟到院內的狗盆里,不料家養的兩隻黃狗竟為爭骨搶食撕咬在一塊,久斗不休,非常煩人,兄弟大怒,操起立在門旁的扁擔,一陣狂舞,打得兩隻黃狗嗷嗷亂叫,將其分開趕跑。之後,兄弟辭別老母,背著行囊走出家門。逃難必竟是心酸之事,哥哥含淚送了一程又一程,難捨難分,但一想到兄弟雖目不識丁,但卻聰明伶俐,體格健壯,而且能吃苦耐勞,料定在外不會有什麼閃失,心裡多少有些寬慰,只得由他而去。
張家兄弟離家後,一路南行,他遇村找活,逢寨求雇,然而十幾天過去了,卻仍沒有找到落腳之地。身無分文的他,無奈之下,只好靠著乞討,繼續前行。這一天,餓得身冒虛汗的張家兄弟,踉踉蹌蹌地來到一座山寨前,只見一群人正圍著寨門旁張貼的一張文榜,議論紛紛。張家兄弟目不識丁,急忙向身邊的人打聽,才知道是本寨寨主欲為兒子招聘一名飽學之士的老師,待遇十分優厚,但多天過去了,竟然無一人前來揭榜。這個時候,飢餓難忍、走投無路的張家兄弟,忽然靈機一動:何不先混頓飽飯再說呢?!於是,他跌跌撞撞地擠到榜前,哆哆嗦嗦地將榜揭下。
已等待多日的寨主,聽說今天有人揭榜,非常高興,急忙派人將張家兄弟請進客廳。當看到他那副狼狽相時,寨主不由失望和生疑,但他轉念又一想,那朝那代沒有一時落難的文人才子?人家沒有「金鋼鑽」哪敢攬這「瓷器活」?說不定這還是一位飽學大家呢!於是,當即設宴款待張家兄弟,並請來本寨一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秀才坐陪,藉機讓其席間試探張家兄弟的學識。對此,張家兄弟心知肚明,一時非常緊張,唯恐穿幫露,怎麼才能堵住老秀才的嘴呢?他腦子飛速旋轉,忽然想起離家時擔打黃狗的一幕,不由地急中生智,站起拱手向老秀才問道:「『二黃爭骨,擔而分之』,請問老先生,此典故出在秦始皇前,還是出在秦始皇后呢?」儘管這位老先生飽讀詩書,但卻從未聽說過有此典故,愚腐的他一下被蒙住了,以為碰到了學問大家,自嘆不如,敷衍一陣後,便借故離席而去。寨主見狀大喜,慶幸自己請到了高人,給張家兄弟敬酒布菜,殷勤侍候,待為上賓。
第二天一早,張家兄弟謊稱村頭散步,一去就再無蹤影。
(郭公一筆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