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處在民族十字路口,黎巴嫩的宗教數量是不是世界第一?地球知識局

處在民族十字路口,黎巴嫩的宗教數量是不是世界第一?地球知識局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312-黎巴嫩教派

作者:虯髯史者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大綠

位於歐亞大陸十字路口的黎巴嫩是一個非常善於經商的國度。但這個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充滿宗教衝突的地方。

在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生共存,在這些宗教內部還滋生著不同的分支教派。東正教、馬龍派、德魯茲派、遜尼派、什葉派的信徒都集中於此,千百年來爭鬥從未停息。

這些宗教派別的爭鬥,不僅刺激著黎巴嫩人的精神世界,更成為了推動這個國家歷史前進的動力。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一起來梳理一下黎巴嫩境內主要教派的發展脈絡。

既是貿易通衢

也是宗教通衢

黎巴嫩有多少教派?

基督教社區的形成

在羅馬帝國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以後,中東土生土長的基督徒反而因為其宗教理念與歐洲人不合,成為了地地道道的異端。為了自保,中東衍生出了一些教派,形成了一定的氣候。

當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後

基督教原產地反而生出很多「異端」

其中有些教派生不逢地,一直處在被「正統」教派(羅馬帝國)與瑣羅亞斯德教(薩珊帝國)夾在中間的尷尬。這些不斷被強勢文化地區干擾的教派,往往只能避居山區以求自保。

羅馬帝國與薩珊波斯之間

長期爭奪中東的主導權

這個時候一個叫馬龍的年輕人,在395年於黎巴嫩山區組建自己的教派,這就是馬龍派的來源。

馬龍

(年輕時候不這樣)

當然早期的馬龍派並沒有涉及政治,只是在山區自己管吃管喝。一直到了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中期,大批黎巴嫩山區的基督徒被組織成軍隊,參加了和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不過,黎巴嫩人是兩頭下注,分別參加了兩頭的陣營。

換了個新的時代

「黎巴嫩」仍然在兩大帝國的交戰前線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效忠阿拉伯帝國的那些基督徒領主,贏得了阿拉伯人的信任。他們得到的福利,便是控制地方財政稅收的權力。這樣優惠的政策,自然在黎巴嫩山區形成了一些土生土長的貴族。而這些貴族心向王室,也被有成套體系的阿拉伯文化熏陶,逐步帶著他們的子民一起接受了阿拉伯化。

多山的黎巴嫩

適合藏匿各種地方勢力

但很快,基督徒在黎巴嫩山的「一家獨大」遭遇了挑戰。來自埃及的德魯茲派在黎巴嫩山開拓了自己的政權,基督徒的日子開始不好過起來。

領導人應該信什麼

德魯茲派是伊斯蘭教一個被認為瀕臨「異端」邊緣的教派,脫胎於什葉派,來源於埃及。但他們很快就離開了埃及傳播到現在的黎巴嫩、巴勒斯坦與敘利亞三個地區。其中到黎巴嫩山區的德魯茲派人數眾多,很快就形成了一定的割據勢力。這派人和當地原有居民混雜聚居,難免產生爭奪利益的摩擦。

德魯茲社區在

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的分布

到奧斯曼帝國時期,由於顧忌基督徒形成割據勢力,穆罕默德二世任命在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間都很有威望的長者法赫魯丁·馬安(1460—1544)為黎巴嫩山第一任埃米爾。史稱法赫魯丁一世。

「長者」和其子相繼去世後,孫子法赫魯丁二世成為了黎巴嫩的君主。

法赫魯丁二世

法赫魯丁二世在位期間,藉機拓展自己的勢力,甚至把業務拓展到義大利的城邦。到了1620年代,法赫魯丁在一座清真寺宣布自己的立場——他要以黎巴嫩王國為核心,一步步把阿拉伯人所在的地區變成一個統一的「阿拉伯斯坦」。

這是阿拉伯世界的「終極成就」,和中國割據勢力問鼎中原一樣充滿了野心和機遇。可惜他的想法並沒有得到其他地區阿拉伯人的認可,所以起兵一開始就非常尷尬。

為什麼中東不能像中國一樣統一?

《為什麼中東無法統一》

這個時候,奧斯曼帝國的太后柯塞姆結束垂簾聽政,她的兒子穆拉德親政,史稱「雄獅」穆拉德四世。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奧斯曼帝國當然不會坐視地方軍起義不管,立即派兵鎮壓。當時仍然如日中天的土耳其人對付一個山區的起義還是綽綽有餘的,很快就平息了叛亂。

強盛如奧斯曼帝國

豈能讓小小黎巴嫩鬧翻了天

法赫魯丁二世敗得慘烈,在失敗前夜,解散自己的武裝,與自己的兒子、親衛兵堅持到最後。失敗的代價,便是他在在1635年與兩個年長的兒子被弔死在伊斯坦布爾的城門上。

不過穆拉德四世赦免了法赫魯丁二世6歲的幼子海珊——前提就是海珊得從德魯茲派轉化為遜尼派。

而黎巴嫩的統治權也隨之出現了問題。法赫魯丁的直系子孫無法繼承王位,只能交到旁系手中。但這支旁系出現男丁危機,只能把王位讓給了外姓人。

1696年,來自謝哈布家族的遜尼派教徒海達爾被任命為黎巴嫩埃米爾,教派衝突從此時開始一發不可收拾。

奧斯曼帝國作為一個哈里發帝國,理論上是不會允許穆斯林改宗基督教。但事實上奧斯曼帝國為了穩定地方統治,經常鼓勵一些已經改宗伊斯蘭教的基督徒(尤其是上流社會)讓他們部分的家庭成員重新信仰基督教。

作為少數中少數的遜尼派,謝哈布家族無疑是奧斯曼「改宗計劃」的一個棋子。他們希望通過改變這個統治者家族的信仰,穩定帝國對黎巴嫩的通知。只不過奧斯曼帝國自己也沒有料到,這居然是分裂的伏筆。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海達爾與他的兒子穆塔西姆都是非常虔誠的遜尼派穆斯林,沒有什麼改宗的空間。於是1755年,穆塔西姆被「傳喚」去了伊斯坦布爾,隨後突然宣布要到麥加度過餘生。他的三兒子優素福被隨之被任命為埃米爾。

奧斯曼帝國安排了一個馬龍派牧師擔任優素福的家庭教師,讓成年以後的優素福成為了公開的基督徒。同時,有相當一部分謝哈布家族在奧斯曼帝國的默許下受洗,並接納基督徒平民進入首府,讓這裡成為了一座地道的基督教城市。

清真寺與教堂並存的貝魯特

奧斯曼帝國的安排無疑惹怒了優素福的兩個侄子。他們割據貝卡谷地的哈斯巴亞,和叔叔對抗。從此貝卡谷地成為黎巴嫩山為數不多遜尼派穆斯林的集聚區。他們獲得了來自德魯茲派貴族的支持,聲勢非常浩大。

跑到山的另一面

就佔山為王了..

在謝哈布王朝短短147年的時間裡,就有83年(1760—1843)處在基督徒與穆斯林(主要是德魯茲派)之間的衝突之中。倒霉的優素福自己,最後也因為衝突白熱化沒有處理好,被奧斯曼帝國借故處死。

隨之即位的埃米爾對已有的矛盾無力回天,宗教矛盾不僅在全國範圍內蔓延,連他的家族內部都因信徒問題而互不信任。1843年,謝哈布王朝最終在風雨飄搖中,被宗教矛盾連根拔起,告別了黎巴嫩的政治舞台。

從此綿綿無絕期

多元的教派格局

謝哈布王朝解體後的20年,黎巴嫩山的基督徒與德魯茲派穆斯林爆發大規模的內鬥,結果就是雙方都遭遇前所未有的人口損失(尤其是德魯茲派)。歐洲殖民者趁勢南下,法國對黎巴嫩虎視眈眈。因此在奧斯曼帝國與法國的協商下,「黎巴嫩山」政府就此成立。

內鬥現場

趁虛而入的法國人

「黎巴嫩山」政府由法國託管,但總督必須是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基督徒公務員——在奧斯曼帝國滅亡之前,沒有一個黎巴嫩總督是本土的馬龍派。

由於法國帶來了技術和經濟優勢,相當一部分什葉派穆斯林開始從伊拉克遷入黎巴嫩,帝國任命這些地方本土的什葉派大家族管理他們。

與此同時,法國把託管的面積擴散到遜尼派占絕大多數的特里波利和遜尼派比例高的貝魯特。各大伊斯蘭教派的在法國人的主持下越來越混雜。

各門各派匯聚於此

不混雜才怪

反觀基督教內部,也不單單是馬龍派一家獨大。一戰期間大批亞美尼亞基督徒流亡到黎巴嫩;敘利亞的東正教徒也遷居黎巴嫩山北部與貝魯特;沿海的發展更是帶動山裡的馬龍派基督徒下山……黎巴嫩基督教世界也開始互相滲透。

一戰結束以後,法國決心擺脫瀕臨滅亡的奧斯曼帝國,單獨管理黎巴嫩山。法國人把沿海地區併入,形成獨立的黎巴嫩託管政府(即「大黎巴嫩」,1920—1943)——這個時候開始,黎巴嫩本土的馬龍派基督徒終於有機會掌握地方政權。

1920—1943,

大黎巴嫩時期的旗幟

但這個時候的黎巴嫩,穆斯林比例逐步上升不說,帶有濃烈阿拉伯民族主義色彩的東正教徒也對馬龍派非常不爽。馬龍派內部也因為地域、家族等緣故開始劃分政治界限,所以矛盾又開始萌生了。

等到1943年黎巴嫩獨立,宗教矛盾終於把國家推上了內戰的火山口。而且這次內戰雖然有教派背景,卻並不是過去單純的「穆斯林pk基督徒」,而是阿拉伯民族運動與親西親以的馬龍派民兵運動之間的鬥爭。

1975年-1990年間

內戰時期被破壞的建築

前者包括了所有三派穆斯林+東正教徒+一部分認同阿拉伯世界的馬龍教徒。他們人口眾多但勢單力薄,往往只能在聲勢上嚇倒老對手。他們的革命傾向對君主們來說太可怕,所以甚至得不到海灣國家的支持。

後者雖然人口少但資金源源不斷,得到了各種西方國家的力挺。只不過後來這些民兵無恥到連歐美與以色列都敢出賣,最後還是兵敗黎巴嫩。

體會一下

內戰的結束不意味著教派矛盾的終結。大國博弈需要調動教派矛盾,表面平靜的水下永遠暗潮洶湧。只不過黎巴嫩人經歷了內戰,已經知道了和平的可貴,所以現在的教派矛盾戰場更多在選舉糾紛而不在打仗。

在強敵環伺的中東,諸多教派紛爭中的黎巴嫩想要安穩地立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天津衛嘴子是怎樣煉成的?
都說天津人能講會吃,他們到底有多厲害?地球知識局
伊犁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俄羅斯人都快要遺忘的民族英雄,在頓河邊可以如此神勇
伊犁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地球知識局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