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花山岩畫」(一)
小學課本上那幅張開雙臂的赫紅色「小人」,在記憶里是繽紛奇妙;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雙手上舉、兩腳下蹲」的岩畫出現在捲軸上,令我印象深刻;2016年7月16日,一條新聞「花山岩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又讓我感嘆。這一次次的不期而遇,觸發我前往花山「讀畫」的意願。
花山岩畫是廣西左江流域岩畫的精華,壯族先祖駱越人留下的文化瑰寶,世界岩畫的極品。這樣一處奇妙山水,看畫的心情幾乎到了「挑燈夜讀」的滋味。於是在南寧活動之後,即刻啟程去花山。但要看懂那些「天書」般的岩畫,想必壯族人是自己民族的知音,所以,就在花山民族山寨碼頭乘船時,就挑了一位「地道」的壯族長者,期盼他助我讀懂岩畫里藏著的秘密。
明江雖不是很寬,但江水飛流東去。立在船頭遙望,此時正值盛夏,沿岸連天茂林,簇擁著連綿山峰,白雲在碧空中飄渺,倒影在波光瀲灧之中,水光搖曳,影如夢幻。一面面峭壁臨江對峙,一會兒擋攔江水的去路,一會兒又蜿蜒成直角,左右分道迴旋,行走了十多里水道,竟拐了「十二道彎」。這般入境「讀畫」的意妙,果然讓我有了「低頭一拜屠羊悅,萬里浮雲過太虛」的釋懷與暢快。
花山就在這「山重水複無流處,船到崖壁又一川」的迂迴中,顯露其綠影。用壯族話說,花山叫「芭萊」,就是畫得花花綠綠、有花紋山的意思,老船工這才拉開了話題。他說「遠古時期,這裡住著一個叫蒙大的奇人,有一年兵荒馬亂、百姓苦不堪言,蒙大想造反,卻無兵馬刀槍,愁悶地坐在山上。這時路過一位白髮老人,送給他紙和筆,並說『你在紙上畫兵馬刀槍,等到滿了一百天就會變成真的。』老人說完便飄然而去。此後,蒙大就關在家中畫畫,他的母親覺得兒子太奇怪,就在第98天時,趁蒙大外出打開他的畫箱,剎那間,那些尚未成真人馬的紙片嘩啦啦飛出,粘在崖壁上,就變成了花山岩畫。」
聽到這個奇談,我覺得好笑中也有幾分可信。花山岩畫由於沒有文獻記載,人們用想像力想出許多起源的傳說,也許就是族群文明的始祖,況且神話故事在世界多種文學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歷史把偉大的作畫人忘記,花山岩畫卻受益於這座水上的斷崖,留存至今。
由於「世界級遺產」保護的升級,人們不能下船登岸看畫,只能在船上靠近仰視。岩壁上那些被歲月風雨沖刷得有些模糊、殘缺的畫面,像是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讓人浮想聯翩,神遊畫外。一片片赤紅如血的畫面,喧鬧而熱烈,既像莊嚴的祭祀場面,又像鐵骨錚錚的兵馬陣,也像狩獵歸來的歡樂場,似乎傳來「銅鼓聲聲、人歡馬跳、歡聲雷動」的遠古龍吟!
老船工說,花山岩畫面積大約有9000平方米,大都畫在5~20米的高處,離地面最低的也有兩米高,最高處則達130米;單體的最高有4米,最小的僅有人的巴掌大,可數圖像有近兩千個。岩畫中太陽形的圓形由中心點向外輻射,人物姿態都有雙腳「八字」蹲、兩手上舉、雙腳下彎曲蹬,兩臂前撐;畫中狗的形象作側向小跑狀,刀、劍等佩在人物腰間,銅鼓數量多,鼓面上有光芒……這多種元素構成100多組,在岩壁上交織並存。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那幅配有坐騎的巨人,居於正中上方,身高數米,雙腿叉開彎膝而立,腰掛刀劍,頭戴虎冠,雙臂高舉,剽悍剛毅地俯視著場上的人群,看上去像是部族首領,指揮著部落會盟、慶祝娛樂或是巫術祭祀。周圍還有側身人像,有的頭戴獸飾,有的赤身裸體,男女混合搭配,莫非是許多小部落蔟聚在「大首領」周圍?
「航空藝術畫廊」欄目徵稿:
※有了KC-135加油機的支持,「雷電」和「鷹」再也不用擔心任務
※羅馬尼亞從葡萄牙接收最後三架F-16戰機
※航空工業金城精密公司王俊:機修崗位「90後」
※美軍新型紅外感測器幾乎不需要電源就能運行
※空中客車A330-800飛機製造工作進展順利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