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被好日子拖進陷阱!

別被好日子拖進陷阱!

我的家人,工人、農民、教師都有,我從高校出來,一入紅塵深似海,暫時算是在企業工作。我家有人在90後甚至不知道的那種企業,基本死光的傳統國企、集體所有制企業工作。

我的親歷得到的體會就是:人、團隊、企業、民族、國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很早以前,有位老領導是部隊轉業的團職幹部,他和我說,你知道部隊為什麼天天要拉歌?因為部隊一幫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在和平年代,很多心理、生理問題需要疏導,唱歌是好辦法。

人生實苦,苦的越久,可能收穫的越甜。

文章說:一個沉睡的石油大省,探明儲量是中國石油探明總量的近兩倍,它就要覺醒了。

怎麼可以這樣樂觀?

據介紹,在中國,松遼盆地是最大的含油頁岩盆地。在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方面,吉林省優勢不大。近年來隨著油田老化,吉林省原油產量逐漸遞減。而油頁岩的資源,吉林省卻是最豐富的,約佔全國油頁岩總資源量的30%,資源量高達142億噸。

我想提醒的是,截止2016年,僅大慶油田一個企業向國家上繳各種資金並承擔原油差價2.6萬億元,確保了中國無償、低價使用原油。大慶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27年,累計生產原油占同期全國陸上石油總產量的47%,創造了世界油田史上的奇蹟。

大慶成迪拜了嗎?

資源,在俄羅斯、委內瑞拉、東北手中,是資源陷阱,在美國、日本,就不是。因為制度、文化不同。

變革需要動力,而中國一直缺乏深度、徹底變革制度、文化維新的動力。

在古代,農業、手工業足以供養統治階層,自然打壓工商業。國際上資本主義還沒有發育,又長期不重視海洋經濟,甚至明清還有嚴格的禁海政策,國民也看不到外界有多少比自己好過的日子。

到了明朝,人口太多,農業生產力還是那個水平,趕巧,南美洲的馬鈴暑、玉米傳進來了。此外,明朝對東北的控制雖然只有20幾年(1409年,正式建立努爾干都司,1435年正式廢除奴兒干都司),但是饑民還是往關外逃荒,鋼筋水泥長城也擋不住對於溫飽的慾望。

資源豐富,或者有一條按部就班不改革也能混日子的門路,誰會有傷筋動骨徹底改革的動力?沙特的專制還躺在石油的海洋上。

後來,西方資本主義崛起,再後來,用炮艦砸開了許多一混千年的垂死國度的大門。

對於殖民主義背後的制度和文化的態度,決定了不同國家的命運,朝韓如此,賴比瑞亞和澳大利亞的分野,也是如此。

非洲第一位民選女總統,曾獲得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埃倫·約翰遜—瑟利夫在她的自傳《前途無量的孩子》的開頭這樣描述她的祖國——賴比瑞亞:「除了偶爾的洪水,賴比瑞亞從來沒有颶風、地震、乾旱等天災,更多的,是人禍。」

二戰後,趁著英法德等大國疲憊之際,許多國家趕走了英法等殖民國家,然而,日子往往過的比以前還糟。

所謂「後發優勢」,無非是複製、高仿別人的技術和管理,從不肯真的觸動習俗、文化和制度,所以,都是小聰明,自然是,有用,有效,但很有限,不可能長期、持續、穩定發展。

歷史無數次證明,我們源自農耕經濟和專制傳統的中華文明與市場經濟嚴重背離,這是經濟發展、文化生產的最深障礙。

魯迅被遺忘的年代,還是要引用他的名言:「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其實,很多國家過去很闊氣嗎?是因為奴隸為奴隸主的輝煌在驕傲,忘了自己是為自己活。

巴西是個資源非常富饒的國家,為什麼掉進了資源陷阱?

巴西不是沒有過好日子。二戰結束以後,巴西經濟表現不俗,尤其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1980年,巴西的人均收入要高於當時的香港、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台灣。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巴西經濟遭遇危機,與其他拉美國家一道進入了「失去的十年」。在1981年到2003年間,巴西經濟出現負增長的年份就佔到了11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曾指出:東亞的經濟奇蹟是靠大量的投資驅動,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不足,因此,亞洲的「經濟奇蹟」是難以持續的。巴西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文章介紹說,當今美國最發達的地區非東北部莫屬,這裡不光是美國的財富中樞,更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但這裡氣候寒冷,遠不是早期英國殖民者們喜歡的地區。

其實英國殖民者最早看上的是西印度群島,因為海風調節,雖然是熱帶,氣候並不十分炎熱,而且四季變化小,年平均氣溫24?26℃。

後來的幾百年歷史,給我們展現了美國的三種發展模式:

第一種,加勒比海的巴貝多模式。因為其經濟模式高度單一,導致惡性競爭,但是當甘蔗被甜菜代替後,巴貝多迅速衰落,連糧食進口的費用都無法負擔。

第二種模式是美國南方蓄奴州。因為本土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又因為種植園面積廣闊導致的人口分散,使得這片地區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都市。再加上發達的水路交通和種植園的碼頭,分擔了在農產品交易中對中心城市的需求,更讓城市的聚集舉步維艱,到了工業時代更一落千丈,也仍然沒有什麼大城市。這種模式由壟斷而形成了極端兩極分化的社會,議會形同虛設,孕育不出民主社會。

第三種模式是寒冷地帶的新英格蘭模式。

最早到達美國東北部的多是英格蘭清教徒,由於清教徒在英國本土和國教產生了嚴重衝突,混不好只能跑到新大陸尋夢。這些人的貧富差距不像南方那麼大,利於扁平化競爭,也更容易孕育出民主平等的社會。

美國東北部天氣寒冷,丘陵地帶分布廣泛,土地肥力差,農業基礎非常薄弱。也只有這些宗教動機高於經濟動機的人,才能忍受此地的貧瘠,過上了一蔬一飯的簡單生活。這些怪人鄙視娛樂和享受,把勞作帶來的財富視作神賜予的榮耀。但是,自由的「空氣」更寶貴,清教徒們帶著比南方殖民地人民更高的勞動熱情。

美國東北的新英格蘭憑藉清教徒的宗教驅動性和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取勝,到了工業時代,重視教育和自身奮鬥的清教徒們又能在城市化中迅速走強。

由此可見,優沃的土地必然是上帝賜予的財富,過於優越的條件同樣會使得當地失去通過艱苦奮鬥創造財富的能力。

文章說:「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發現了大量金銀礦這不正是一種財富詛咒么?他們的吃相,像極了一個中了彩票的人,整天胡吃海喝而不必起早貪黑。久而久之這個人就失去了競爭力,在確定的財富消散以後再也找不到增量。」

東北當年闊過,儘管連「東北闊過」這件事,直到近年來靠我和少數歷史學者、熱心網友才開始傳播。這些思維的閃亮告訴人們,東北闊過的時候,不是依賴中央投資和政策扶持,只是多些自由。

但是,這種闊,基礎是本土非常優越的資源天分,當這種資源轉換成的收益不能歸本土自由支配的時候,出產多少、儲量多少對本土其實意義不大。多麼興隆的央企國企,多麼宏大的投資工業、礦山,都是一場空歡喜,最多給當地帶來一點低薪水的就業和低端服務業。

你買電腦的時候,外觀漂亮是你的首選嗎?當然是首選CPU強大的。

你找對象的時候,為什麼不找獃頭獃腦的?為什麼往往更看重品格、學歷和才華?

你辦企業或者當領導的時候,為什麼重視企業文化、團隊建設、制度建設?

都是因為,電腦和人的頭腦運行效率是第一位的,作為地區和國家,制度和文化才是根本。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過去稱為老年痴呆,我的老父親去世前,飽受此病的折磨,晚年經常無意中摔倒,頭摔在石頭上,就會昏死,84歲要開顱取血,兒女都不敢下決心做手術。大腦是總司令,別的都得聽它的,神經系統不好用,一切無從談起。

魯迅說:「我很早就希望中國的站出來,對於中國的社會、文明,都毫無忌憚地加以批評。」良藥苦口利於病,請魯迅重新熱起來吧!否則,悲劇會一再上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大叔168 的精彩文章:

TAG:萌大叔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