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色記憶⑥符竹庭犧牲的前前後後

紅色記憶⑥符竹庭犧牲的前前後後

紅色記憶濱海八年篇?

八路軍高級將領符竹庭犧牲的前前後後

陳 煒

在贛榆縣西部,有一座山,名叫馬鞍山,先前,這座小山名不見經傳,但是自從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這裡建立了國內第一座抗日革命烈士陵園,特別是安葬了一批高級將領後,便使山名遠揚起來。後來,贛榆人民送它一個響亮的名字――抗日山。

抗日山革命烈士陵園依山而建,氣勢雄偉,類似於南京的中山陵。陵園內埋葬著共產黨黨、政、軍750名烈士的忠骨,鐫刻著3576位烈士的英名。其中,優秀的共產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濱海區黨委書記兼濱海軍區政治委員符竹庭將軍,就長眠在這裡。

1943年11月26日日寇偷襲我濱海軍區機關,政委符竹庭不幸犧牲。

軍政兼優的八路軍將領

符竹庭,1912年出生於江西省廣昌縣頭陂曹家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7歲時父母雙亡,與年邁的老祖母相依為命。1927年8月中旬,「八一」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廣東,途經廣昌頭陂,15歲的符竹庭毅然投身革命,參加地方游擊隊,加入了共青團。1928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在江西紅軍獨立二團任政治交通員,同年轉為共產黨員。在革命戰爭時期,符竹庭先後任大隊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旅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員、軍政治部副主任、軍區政委兼黨委書記等職。是冀魯邊、魯西和山東濱海區等抗日根據地主要創建人之一。劉少奇曾誇獎他「軍政兼優」,羅榮桓稱讚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優秀幹部」。

上圖:符竹庭戎裝照

1939年秋,符竹庭與肖華等率部轉入魯西,與楊勇、肖華一起創建魯西抗日根據地。1940年秋,符竹庭率部轉入魯南,任一一五師教導三旅政治部主任;年底,調任一一五師教導二旅政治委員,兼魯南區黨委書記。1941年春,符竹庭率教導二旅進入山東濱海地區;3月,率教導二旅及山東縱隊二旅一部,成功地發動了青口奔襲戰,建立了濱海抗日根據地。1943年3月,他任濱海軍區政委兼中共濱海區黨委書記。11月與軍區司令員陳士榘一起制定了三套攻打贛榆縣方案,並親率突擊隊和帶領部隊於20日一舉解放了贛榆縣城,生俘守城偽和平建國軍71旅旅長李亞藩及敵偽官兵2000多名。粉碎了日寇企圖打通海(州)青(島)公路、「蠶食」我濱海抗日根據地的陰謀,策應了魯中等抗日根據地的反「掃蕩」。11月26日延安《解放日報》以顯要位置報道了這一輝煌戰例。

左二:符竹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元堂史譚 的精彩文章:

TAG:三元堂史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