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第一奇僧,助明成祖朱棣成就大業,為何遭世人唾棄?

明朝第一奇僧,助明成祖朱棣成就大業,為何遭世人唾棄?


回復「

揭秘

」,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元末明初人姚廣孝,本是醫生的兒子,十四歲出家為僧,法號道衍,學貫古今,工詩,長於陰陽術,年輕時即懷有遠大抱負。遊玩嵩山寺廟,相面人袁珙見了大驚,說:「這位僧人面相何等奇異!三角眼,形如病虎,其必性嗜殺,劉秉忠之流也!」劉秉忠是元初政治家,輔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聽了這相面辭說,更增添了廣孝幾分自負,大喜。





朱元璋時,廣孝參加禮部考試,中選。廣孝心不在此,辭官,只受賜了一件僧衣,仍然回去作和尚。路過北固山,作了一首懷古詩:



譙櫓年來戰血干,煙花猶自半凋殘。


五州山近朝雲亂,萬歲樓空夜月寒。


江水無潮通鐵瓮,野田有路到金壇。


蕭梁帝業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北固山位於鎮江,形勢顯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長江從此流過,孫權於斯築鐵瓮城,憑山遠眺,可以望見寧、滬、杭三地的中樞金壇。







廣孝登臨北固山眺望遠方,想像著戰後幾年,城樓上的血跡已干。煙花凋殘,江北山巒彷彿近在眼前,朝雲亂舞,萬歲樓空空如也,昔日的英豪們都去了哪裡呢?如今卻只有一江寒月。江水緩緩地流向鐵瓮城,野徑通往金壇。梁朝蕭氏的帝業現在何處?唯有我孤獨的遊客,在青山綠水間悠閑地漫步。




同游的僧人宗泐看了廣孝的詩大吃一驚,「哎呀!這哪裡是僧人的詩賦!」廣孝笑而不答。




此時的廣孝,胸中所想的,正如詩中所寫,是成就帝業,像劉秉忠那樣,定國立勛。



成就帝業,對當時的廣孝來說,原本是水中花鏡中月。大明朝建國十幾年,是新生的地主政權。朱元璋吸取歷代皇朝覆滅的教訓,採取一系列措施緩和與農民階級的矛盾,整個皇朝逐漸煥發出朝氣,政治清明,生產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生活好轉。如此以來,軍閥打天下當皇帝的路子堵死了,但是機會還是有的。





(圖)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




朱元璋的皇后馬氏去世,請高僧陪侍諸皇子為馬皇后祈福,終於給了廣孝一個機會。經好友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推薦,廣孝侍燕王朱棣(朱元璋四子)。二人情投意合,相見恨晚。廣孝住在北平的慶壽寺,常常出入燕王府,屏左右密語。也不知道在密謀些什麼。一日,廣孝神秘兮兮地對朱棣說:「我想送您一頂白帽子。」燕王朱棣聽後?出一身冷汗,他知道自己身為親王,再戴上白帽子就成皇帝了。此事暫且擱置。




又過了幾年,朱元璋去世,傳位給皇太孫朱允文,是為建文皇帝,朱棣的親侄子。建文帝登基後,面對一個個擁重兵多不法的親王叔叔們,整日擔憂皇位不穩,遂採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削藩。削藩先從勢力較弱的親王下手,一連廢了五個叔王。燕王朱棣如坐針氈,廣孝勸他起兵造反。朱棣說:「民心在小皇帝那邊,我怎麼造反?」



廣孝笑呵呵地答道:「我知天道,天道是你能作皇帝,哪管他民心不民心呢!」接著又向朱棣推薦了僧人袁珙和占卜師金忠加入朱棣政治集團。三個人圍著燕王朱棣,一個論天道,一個說佛法,一個占星相,說來說去,燕王動了心,加之侄子削藩逼得正緊,遂決心造反,立即招兵買馬,打造兵器。為掩人耳目,朱棣依廣孝計,在王府內挖地穴造重屋,周圍砌上厚厚的圍牆,在地屋內打造兵器、訓練軍士,還養了一大群雞鴨鵝犬,喔喔嘎嘎,掩蓋聲響。




朱棣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起兵,後院失火,隊伍里出了叛徒,燕王護衛隊一個百戶軍官突然舉報朱棣謀逆,朝廷馬上派人逮捕了幾個朱棣手下的軍官,逼得朱棣不得不裝瘋賣傻卧病在床。之後,形勢又有好轉,北平都指揮使(北平軍區司令員)投靠朱棣。箭已上弦,不得不發,朱棣終於決定起兵。正在此時,一陣大風刮來,王府宮殿的檐瓦竟然墮下,朱棣以為不祥之兆,色為之變。廣孝見狀,頷首笑曰:「殿下勿怕,這可是吉兆啊!飛龍在天,從以風雨。這狂風正是從你而生。而且,檐瓦墜地變為黃土,『易黃』也,看來,這皇帝要換人了!」最終,朱棣下定決心起兵,傳檄天下,「皇帝身邊出了奸臣齊泰、黃子澄,奉太祖遺訓,興兵討賊」,號稱「靖難之師」。




靖難師起,燕王朱棣領兵轉戰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廣孝並不隨軍出征,他輔佐燕王世子留守北平,並成功組織北平保衛戰。當時,政府軍在大將李景隆的率領下,趁朱棣北襲大寧,以六十萬大軍圍攻北平城。景隆在北平城九門各築堡壘,準備攻城。燕王世子(後來的明仁宗)在廣孝的輔佐下,以不足萬人的軍隊固守,憑藉北平堅厚的城牆,令政府軍不能前進一步。廣孝還組織敢死隊夜間出城偷襲景隆軍,斬首無數。朱棣自大寧回援北平,內外夾擊,景隆潰敗,北平保衛戰勝利。







廣孝雖未隨軍出征,但是戰場形勢瞭然於胸,運籌帷幄,頻出計謀,朱棣言聽計從,決勝千里。廣孝善於根據戰場形勢適時調整戰略戰術,抓住有利時機,瞄準關鍵,給予致命一擊。朱棣組織濟南會戰,遇見勁敵,三月城不克。廣孝千里馳書,建議道:「如今我軍已經疲憊不堪,宜撤離戰場休整。」朱棣採納了他的意見。東昌會戰(今山東聊城),朱棣吃了敗仗,損失大將張玉,悻悻而歸,意欲休整,廣孝認為「哀兵必勝」,極力敦促朱棣再戰,竟然擊破政府軍兩員大將。



此時,靖難戰爭已持續三年有餘,朱棣雖然屢戰屢勝,但並未爭得多少地盤,往往是取得戰事的勝利後,部隊撤離,已攻略的城池馬上又落入政府軍手中,朱棣有力攻城卻無力據守,不能鞏固勝利成果,進退維谷。廣孝建議:「殿下不必拘於一城一池的得失。我們的目標,不是爭佔地盤,而是取得政權。當今京師南京軍力單薄,殿下可避開政府軍之兵鋒,迂迴直擊南京,京師可一舉攻下。攻佔京師,政權自然會落入殿下之手。」朱棣果然採納廣孝的戰略,直襲南京,不費吹灰之力攻陷南京皇城,建文帝不知所蹤,政權易手,朱棣登上皇位,得了天下,是為明成祖永樂皇帝。廣孝當真與劉秉忠一樣,成就了一代帝業。




論功行賞,廣孝功最大:一是定策起兵。朱棣起兵,是廣孝唆使力挺的。二是參決軍機。朱棣轉戰天下,廣孝雖未隨征,但無論勝敗戰守,所有的戰略都是廣孝決策的,朱棣言聽計從。三是謀定天下。功高至偉,又是出家人,沒野心,也不受皇帝猜疑,自然得以善終。朱棣登皇帝位後,對廣孝加官晉爵,封為太子少師。令廣孝復俗姓姚,賜名為「廣孝」。平日里朱棣從不直呼廣孝大名而尊稱為「少師」。賜廣孝蓄髮還俗,還賞賜府邸宮女供他享受,都被婉拒,仍回慶壽寺居住。




廣孝也作了幾年朝官,上朝穿官服,退朝仍換回僧衣,本色不改。晚年為國家做了幾件好事,例如出賑蘇州湖州災荒,與大才子解縉共同編篡《永樂大典》。明成祖出征出巡時,廣孝留守京師輔佐皇太子理政,皇太孫(後來的明宣宗)到了學習的年齡,又教皇太孫讀書。廣孝一連教育出了三代皇帝,古來絕無僅有。





(圖)《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廣孝自十四歲出家為僧,多年不曾省視故鄉,助朱棣得天下後也曾還鄉里長洲,卻吃了閉門羹,同母姐姐不肯相見,見面了又遭姐姐臭罵。少時的好友王賓也不肯相見,遠遠地指著廣孝說:「你這和尚犯了大錯啦!」說的還是廣孝唆使朱棣奪了侄子的皇位,大逆不道。畢竟,建文帝才是太祖朱元璋的正宗嫡傳,朱棣只是偏支,不配當皇帝。固然,靖難之役只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場爭鬥,或使生靈塗炭,兵災頻仍,這永遠是廣孝的罪果。尷尬之餘,廣孝贈送給宗族親戚一些金銀玉帛,又回到了慶壽寺。




廣孝詩書滿腹,很有才學,許多大儒都是他的好友,明太祖朱元璋的高參宋濂對廣孝交口稱讚。廣孝曾撰寫《道余錄》,內容多見毀損先聖賢儒的文辭,與主旋律背道而馳,凡有讀過的人都對此十分鄙夷。




廣孝八十四歲那年,一病不起,朱棣親臨慶壽寺探望。不久再次探望,相語甚歡,朱棣贈送了金唾壺,問廣孝還有什麼心愿。廣孝想了想答道:「希望陛下釋放僧人溥洽。」朱棣爽快應允。溥洽是當年陪侍建文帝的僧人,朱棣攻陷南京後,懷疑溥洽幫助建文帝妝扮成和尚逃匿,找個理由把溥洽關押了十多年。如今朱棣坐了十幾年的皇位,江山已固,也該寬宥建文餘黨了。溥洽釋放不久,廣孝與世長辭,被明成祖追封為「少師」。




病虎離世,也遺下無數的是非論斷。




*作者:秦磊,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秘史 的精彩文章:

英國王室「三人婚姻」被泄露:黛安娜只是王室的遮羞布,最終死於一場謀殺?
從今天開始,好好做一個怕老婆的男人吧
父親是比余則成更牛的紅色特工,她卻成了民國影后「甜姐兒」
SB!這不是罵人,而是一個電影帝國崛起的傳奇故事
清朝唯一蒙古狀元,他位極人臣,女兒是皇后,最後卻為何全家自殺?

TAG:魚羊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