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寶石的「燒」:無燒?有燒?新燒?舊燒?
大家在選購寶石——尤其是紅、藍寶石的時候,經常會聽說和「燒」字有關的詞:無燒、有燒、新燒、舊燒等。那麼,這些都是什麼呢?今天小南就帶大家來認識它們。
有燒,簡而言之就是熱處理。熱處理是改善紅藍寶石顏色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一定的溫度、環境氣氛中處理寶石從而使得寶石的顏色更加鮮艷,消除內部的包體,加強表面的星光效應等。
熱處理之後去掉了寶石內部的色心,使凈度提高
小南先來和大家介紹熱處理對寶石能夠達到的三個效果:
1、加色
熱處理可以使寶石顏色變濃艷,如紅寶石在加熱後變得更加嬌艷欲滴,淡色的藍寶石顏色可以變得更藍。
2、褪色
可以把一些顏色過深的寶石變淺,使顏色更好看。如我國山東的藍寶石顏色很濃,常常是很深藍的顏色,遠看接近黑色,只有強光下才顯示藍色,這樣的深藍色消費者並不喜歡,所以通常加熱處理可以使它顏色變淡,這樣寶石顏色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3、改色
熱處理可以改變寶石的顏色,很典型的就是將黃褐色的坦桑石經過加熱變成好看的藍紫色。另外,紫水晶經過加熱可以變身黃水晶、綠水晶;煙晶加熱也可以得到黃水晶或者黃褐色水晶。
正常人從肉眼很難分辨出寶石到底是有燒還是無燒,這時候就要看證書了,正常情況下,寶石的證書上都會標出來寶石是否經過熱處理,證書上標有一個英文字母「H」就是HEAT的意思,就表明該寶石是燒過的。
有燒藍寶石證書
國內檢測機構的證書對藍寶石「有燒、無燒」均沒有標註說明,如NGTC(國家珠寶質量檢測中心)和GIC(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只有瑞士的GUBELIN和GRS、美國的AGL、GIA,斯里蘭卡的EGL等證書才會有對「有燒、無燒」的辨別標識。
無燒紅寶石證書
H俗稱「舊燒」或「老燒」,H(Heated)代表熱處理無殘留物,視為永久性處理,只經過簡單熱處理,而沒有被注色。
H(a)、H(b)、H(c)、H(d)俗稱「新燒」:
H(a)——熱處理微量殘留物(癒合裂隙有硼砂等殘留物)小範圍注色,性質比較穩定。
H(b)——熱處理少量殘留物(癒合裂隙有硼砂等殘留物)內部大量注色,性質不太穩定。
H(c)——代表熱處理中量殘留物(裂縫或洞痕癒合處有硼砂或玻璃狀物質等殘留物)內全部注色,性質極不穩定。
H(d)——代表熱處理明顯殘留物(裂縫或洞痕癒合處有硼砂或玻璃狀物質等殘留物)。
H(Be)——代表以輕微元素進行之熱處理,鈹擴散處理。
E(IM)——代表包括鈹元素等輕微元素之擴散式熱處理,誘發形成色域及顏色中心(此法和傳統表層熱擴散處理不同),視為永久性處理,重新切磨需特別注意顏色區域分部。
可能很多人聽到「有燒」就覺得這顆紅寶石或者藍寶石不好了,真的是這樣嗎?
錯!
經過加熱處理過的紅藍寶石,它們的顏色更加精美,最重要的是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不僅僅是顏色永不變,它的凈度的優化也是固定的。所以,在國際寶石界,普遍認為經過熱處理的紅寶石依然屬於天然寶石級別。
市面上經過熱處理的紅藍寶石非常之多,就像很多祖母綠在開採之後就立刻浸到油中一樣。雖然依舊屬於純天然的寶石,但是主張將這個處理過程公開於消費者,因此在證書上都會標明清楚。
當日,熱處理也不是對所有的紅藍寶石都有用的。
剛玉的原石那麼多,並不是每一塊寶石質量都很好,能夠被挑選出來經過熱處理的,那一定先天「底子」就要好。許多人認為,只要寶石經過了熱處理,就都能達到上好的水準,這是一個誤區。
熱處理並不是像流水線上一樣對所有寶石進行量產,也不是所有的紅藍寶石經過處理都能改善質量。只是一小部分的紅藍色寶石,在經過熱處理確實對寶石的各方面條件都有所改善,所以才會進行熱處理。反而,大部分的原石則不會有變化,甚至於燒完後,反而退色或者變白甚至破裂。可以這麼說:燒得好的都很值錢,燒得不好的都不值錢。
對天然寶石加熱,能使寶石的顏色、凈度和透明度得到長期穩定的改善,能提升品質不夠完好的寶石的商業價值。這種方法自從發明以來就被珠寶界廣為採用。目前,全球珠寶市場上,大約有90%以上的紅藍寶石是經過熱處理的。
所以,千萬不要再盲目地認為紅藍寶加熱過就品質不好啦,不然你會錯過很多優質寶石!
免責:本平台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台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台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以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等你來點贊~
※香港蘇富比「珍貴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結束 祖母綠成績兩眼
※Chanel推出珠寶新作「Gallery」 由4個不同主題小系列組成
※收藏彩色寶石請尊重寶石包裹體,其實它很美!
※GIA對於彩鑽顏色的描述
※盤點那些「傳家」的皇室珠寶
TAG:寶石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