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樂舞文物給了我們認識唐代音樂新的角度

樂舞文物給了我們認識唐代音樂新的角度

唐代的音樂雖然已無法聆聽,但是眾多樂舞文物給了我們認識唐代音樂新的角度。

唐代的樂器種類眾多,無論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還是「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許許多多的唐代詩文給我們傳遞著唐代樂器的精妙:古琴、琵琶、橫笛、簫、排簫、箜篌、鼓等等,而這些樂器的表演又可以從樂俑和壁畫等文物中窺見一二。

玉人何處教吹簫

洞簫

洞簫(即通常所指的簫)作為一種樂器在唐代已經發展的甚為完備。唐初稱此類樂器為「尺八」,因簫長一尺八得名。豎吹的單管樂器,別於多管的排簫。今日聽簫曲能使人有幽靜典雅之感,與唐時的藝術感染力相差並不大。

在唐墓出土的樂俑和樂舞壁畫中,簫並不是很好分辨的一類。唐時的表演形態多是一人雙手前舉握簫置於口邊吹奏,樂俑中的形象完整保留有樂器形態的不多,所以常常在一組樂俑中,吹簫俑是根據組合樂器和人俑姿態進行推測。

吹洞簫和吹奏篳篥的姿勢有些相似,均是豎吹,但根據壁畫等資料的印證,洞簫相對篳篥而言,體態較小。

左二,吹洞簫俑,唐俾失十囊墓

排簫

排簫從字面意義也能理解八分。它是一種多管樂器,在唐代的貴族家庭樂舞表演、唐代鹵薄(鹵薄為一種貴族儀仗)鼓吹樂中十分常見,形象也有較高辨識度。在樂俑和樂舞壁畫中常有發現。排簫有下部齊長的,也有下部依次增長或減短的。

騎馬吹排簫俑(唐金鄉縣主墓)

請找右上角小哥(蘇思勖墓樂舞圖局部)

唐代的笛有豎笛和橫笛之分(糾結了很久也沒搞明白那些人是怎麼把失掉樂器的吹豎笛和吹簫的俑分開的)。唐代吸收了許多少數民族和異域的音樂,使得演奏中既有橫笛也有豎笛。文獻中,唐「十部樂」中使用橫笛的記載會用「橫笛」描述,而豎笛多簡略為「笛」。

騎馬吹橫笛俑(唐金鄉縣主墓)

篳篥(音碧麗)

篳篥也叫觱篥,來源於中亞地區。有音樂史學者認為此種樂器即現今新疆維吾爾民間樂器巴利曼(Baliman、Pipi)或葦笛(Khomuxun Nay)。《通典》記載:「篳篥,本名悲篥,出於胡中,其聲悲。」 至於這具體的悲感,還實在是不可描述。

這種樂器在騎馬樂俑中多有見到,前文提到的鹵薄就包括有騎馬儀仗樂隊,所以一般認為騎馬樂俑多屬鹵薄。另外,在貴族家樂中也較為流行,壁畫中同樣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根據文獻記載,唐代還有許多篳篥演奏高手,如李龜年、張徽等。

這次看右下角小哥~(唐蘇思勖墓樂舞壁畫)

騎馬吹篳篥女俑,唐金鄉縣主墓(手中篳篥模型損毀)

笙是中原地區很早就出現的一種多管管簧樂器。隋唐時期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等管數的笙。

笙在唐代燕樂的「清商樂隊、龜茲樂隊、西涼樂隊」中都有應用,而龜茲樂隊、西涼樂隊本身以西域本地樂器為主,可以想見,這一場中原與西域的樂器齊鳴,豐富了唐代人們的視聽體驗,也繁榮了唐代的樂舞文化。因演奏形式的差異,一般坐部伎多使用小笙,立部伎、鼓吹樂中多使用大笙。

右一,吹笙俑(西安地區唐墓)

大珠小珠落玉盤

不知「誰家玉笛暗飛聲」,但聞「大珠小珠落玉盤」,彈奏樂器似乎比吹奏的樂器更有節奏感,也更易表達輕快愉悅之感。

琵琶

琵琶作為一種非中原地區本土樂器,傳入中國較早,漢代所稱「批把」大概是琵琶的早期形式,這種琵琶為直項琵琶。而唐代所流行的琵琶為曲項琵琶,是一種半梨形音箱、四弦四柱,橫抱胸前用撥片或手指彈奏的樂器,應該是當時龜茲一帶的樂器。

進入中原之前,琵琶基本均是用撥片彈奏,所能實現的音色有限,進入中原之後,越來越多的演奏者用手指演奏,演奏技法增多,使得所奏曲調和藝術風格更為多樣。

橫抱琵琶騎馬女俑(唐金鄉縣主墓)

箜篌

是否感覺到,這些樂器的名稱一看就不似中原傳統樂器?箜篌在唐代廣義上包括豎箜篌、卧箜篌、鳳首箜篌。一般稱箜篌多特指豎箜篌。

據《通典》記載: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於懷中,雙手齊奏,俗謂之擗箜篌。琵琶與箜篌,一橫一豎。鳳首箜篌,形制基本與豎箜篌相同,只是飾以鳳首而已,有學者推測這種箜篌是來自於印度、緬甸一帶。

卧箜篌的身份尚有些疑團,有學者通過對比今日新疆地區的「卡龍」這一樂器,認為卧箜篌是從西域傳入體量較小,平放在腿上彈奏的箜篌。

抱箜篌女樂俑(唐金鄉縣主墓)

其他

琵琶和箜篌是當時最為流行的彈奏樂器種類,有人肯定會奇怪,我們傳統的古琴、古箏呢?唐朝人不玩嗎?

可以這樣說,肯定是存在的,但是無論是官方所定的「十部伎」還是民間流傳的各類樂舞,吸納了眾多西域等地的音樂,演奏的樂器自然也豐富了不少;而且無論是貴族的家中樂人,還是象徵身份的「鹵薄」,大多時候都是以「樂隊」的形式出現的,所以選擇的樂器自然也要符合合奏的藝術特色,琵琶和箜篌的出鏡率自然也就高了起來。

漁陽鼙鼓動地來

在胡樂盛行的唐代,節奏感十足的各類打擊樂器愈發受到青睞無論在騎馬的音聲儀仗樂中還是坐、立部伎樂中,擊打的各類鼓、鈸、甚至是拍板等等都常常出現。

鼓在唐代包括有許多種類,常見的如羯鼓、答臘鼓、毛員鼓。而提到羯鼓肯定會聯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在音樂上造詣深厚,創設梨園的故事更是流傳甚廣,以致於後代戲曲界將他奉為祖師爺。唐玄宗最為擅長的樂器之一就是羯鼓,他不僅改編創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還創作有數十首羯鼓獨奏曲。

羯鼓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原,在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尤為流行。

唐代「十部樂」中大部分為西域樂曲或吸收胡樂因素,羯鼓在龜茲、疏勒、高昌、天竺等樂中均有使用。羯鼓在一個樂隊中地位十分重要,節奏非常豐富,常常處於指揮的地位。

還有一些細腰鼓在當時的樂隊中也很流行。如都曇鼓、毛員鼓、答臘鼓等,演奏方式也不盡相同,像答臘鼓就是一種不用鼓槌,用手擊打的小鼓。

繞了這麼多種類,其實真看見一個擊鼓的唐代文物形象,能認出是鼓真的已經不容易了。

騎馬擊鼓女俑(唐金鄉縣主墓)

那些根據腿上殘存的孔判斷出是擊鼓樂的實在是難度太大。還是放一張鼓保存完好的圖片。這件女騎馬擊鼓樂俑保留的算是十分完整,其上的彩繪也基本可以看清。

孔雀冠是其突出特色,冠上羽毛高翹,尾羽飄然下垂。女俑著粉白色圓領長袍,足穿黑色高腰尖頭靴,端坐於馬背,雙手伸開作拍擊腰鼓狀(不用鼓槌哦),腰鼓位於馬鞍前端。

坐部伎樂中擊鼓者幾乎是每個樂隊里都有,也有個別是單獨出現的,比如牛進達墓的擊鼓女俑。

擊鼓女樂俑(唐牛進達墓)

上圖轉自國家大劇院公眾平台

鈸似乎幾千年來形制變化不大,今日一些地區的秧歌隊、社火、戲曲表演等民俗活動中,仍然使用,民間有稱「鑔」。它是一種相同的兩片相互碰擊發出響聲的打擊樂器。

現代的銅鈸(有木有很熟悉)

根據對唐墓壁畫和陶俑中擊鈸的形象觀察,使用的鈸形制相同,大小應該是比如今所用的小很多。唐代所設十部樂中,就有七部用鈸,足見其在當時的流行程度。

蘇思勖墓壁畫《樂舞圖》局部

有沒有一眼在上圖中找出擊鈸樂者呢?已經提示過大小差異了哦。小型的銅鈸大概也沒有現在的鈸聲音那麼高亢刺耳吧。

最後放一張十分有名的駱駝載樂俑,快來找找他們分別用的是什麼樂器呢?答案都在前文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出山網_資訊 的精彩文章:

龍蝦電話和小便池將如何對話?
玉之綺麗 盡在商周

TAG:出山網_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