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心所概述
唯識三十頌18-1-1
---五十一心所概述
心所講完了。前邊是具體的講了五十一種心所,五遍行、五別境,這是兩個程序性的,五遍行是一剎那裡頭的五個小程序,五別境是長期的一個程序,就是你做一件大事的程序,這是兩個程序性的,不分善惡。因為它是假安立的,程序沒有自己的內容。十一個善心所,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四個不定心所,五十一個。五十一個心所,意識是最全的。這樣給我們完全把世界觀顛倒了。所有世間的一切法要按這五十一個心所來劃分標準,你就知道什麼對什麼不對,只有學佛學到這種程度,你才算學佛,學了點東西。學完之後高高興興回家去,什麼都沒變,你那學什麼呀?就是什麼也沒學,浪費時間,不過也不算浪費,結點緣哈,而且這是必經的階段,哪有一開始一聽佛經,全聽懂的?先得熏習,慢慢有一天覺得,咦?佛說的我現在不對呀?一點一點的來。
五十一個心所怎麼來的呀?還是從頭一句,說,由假安立我和法,由於我們每天在這兒假安立我和萬事萬物,安立了很多東西,那個萬事萬物有沒有,現在不能確定。唯一能確定的是我們整天在這兒,說,有這些東西。這個假安立是存在的,你說有這個,我說有那個,整天在這兒爭來爭去。
整天在這兒說有,這個假安立就變成了心識。這個心識分三大塊,第一大快就是我們整天在這兒假安立會留下記憶;第二大塊就是這個記憶因緣成熟的部分會生起現行;這個現行不是我們看見的這個人、房子這些,這不是現行,這是夢裡的,實際上是沒有的。這個現行是指的那個記憶相互一作用,其中有一部分記憶的影像會亮起來,會顯現出來,這叫現行。一般的記憶熏進去是黑的,是暗的,是沒有現行的,它們相互一作用,裡頭力量比較大的那部分記憶就亮起來了,它就顯現出來了。把原來那個隱藏的相顯現出來了,這叫現行。這個現行跟種子是一個東西,一個暗的,一個亮的,並不是離開種子有現行,這是第二大部分。
三十頌為了分的細,又把現行分了兩部分:大量我們感知不到的,那個潛意識的意識活動叫做第七識;有六小類,我們能夠感知到的,比如說顏色、聲音、感覺還有想法這些,叫做前六識。注意,我們是感知到的它裡頭的內容,並不是直接感知到現行。阿賴耶識種子狀態亮起來的現行,真實存在的那個種子現行,我們都感知不到。我們是能夠感知到現行的內容,現行的內容是怎麼感知到的呢?是第六識給我們翻譯轉化,轉化到我們的虛妄分別的腦海里,給我們把那個現行的影像翻譯出一個,用它的語言翻譯出一幅圖景來,這樣我們能夠感知到現行里的內容,但是感知到的那個不是現行,這個一定要分清楚。
我們的虛妄分別也能看到這就叫聖者。有什麼他就見什麼,如是見。我們凡夫狀態的時候,見不到真實,連自己的心都看不到,按說是很奇怪的,自己都看不到自己心,只能看到假的虛妄的,這就是凡夫狀態的一個很低級智慧是這個狀態。到佛菩薩沒有夢了,沒有假的,見的全是真的,那就是真有什麼就真見什麼。真有什麼呀?心。心是種子現行狀態,眾生的心,種子現行狀態他知道。他自己的也沒有障礙了,他也能看到,這就突破了。
每個人的意識是自己給自己翻譯的一個夢,這個夢裡的東西是一點都沒有,完全是我們腦海里,就好像你晚上做夢一樣,折騰的那麼熱鬧,實際上客觀現實當中,一點夢裡的東西都沒有,完全是你一個空想。但是佛菩薩能看見,這就到了聖者狀態,他完全是一種高級的如實智。你那兒有真的他能看見,有假的他也能看見,全都能看見。有點像大人在看小孩的時候,連他心裡是怎麼想的,他為什麼這麼說,徹底能了解。有這個感覺。要是跟一個大人交流他說出這個話為什麼這麼說,他心裡怎麼想的,你很難猜測。這就是那個差了級別了。佛菩薩跟凡夫智慧的層次差的太多了。如實智沒有假的,完全如實知,你有真的能見,有假的也能見。
我們每一個都在思,結果就留下了一個心識,這個心識分種子跟現行,現行裡頭攔腰一砍,大量的潛意識活動,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一點感知不到,它的內容也沒人給我們翻譯。意識光給我們翻譯色聲香味觸法這麼六種。六種我們能感知這一部分,這是變成心識啦。
後邊接著五十一個心所說的什麼呢?它變成的這些心識都有哪些類?說,有程序,有一個每一剎那都有的小程序叫五遍行;有大程序,人不管做什麼事情,他要經歷一個大的程序,五別境;然後有善心所,有不善心所。為什麼要把這個善心所、噁心所、煩惱心所也說一下呢?這就是因為佛教的善跟煩惱的標準跟世間不一樣。你要學佛教這個標準,才能掌握到真正的善惡。
我們世間認為這個貪嗔痴是好事,是正常的。你不貪,這個人不能稱其為人,該嗔的不嗔,你這個人也就是一個窩囊廢,不是英雄。誰說面前都是夢,他說你精神病。你說物質不存在他說你精神病。所以世間人認為的貪嗔痴是好事。我們所有的法律,所有世間的鼓勵,都是鼓勵我們去貪嗔痴的。在真理的意義上,這樣做完全錯了,錯在你只要給自己建立這個理論,就等於是給自己選擇了一個進入無盡煩惱的苦海。
我們現在就有這樣的果報,什麼果報呀?你看,這個社會那些新聞全是苦惱。從生下來就哭,這個世界不如意,然後碰到的事情,幼兒園就煩惱多的不得了,老師也不滿意,家長也不滿意,壓力特別大,小學、中學、結婚、談朋友,搞的是一塌糊塗吧,一直到生老病死,沒有如意的。說,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果報呢?就是因為你選擇了貪嗔痴,你選擇了說,這個夢裡是真的,你就等於是選擇了無盡的煩惱。真正的事實是這個就是夢,搞愚痴顛倒了,在夢裡頭追求,那肯定全是找煩惱,你得不到好的結果。這個真理被佛發現之後,佛就向我們夢中人告訴這個真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唯一只有識的道理,唯識無境,你看到的所有境界都是不存在的。
說,不存在為什麼還要把這個境里心所分了呢?這兒講的是真實的狀況。你假安立我和法轉成識之後,我們就感知到的這些第六意識吧,就不用說前五識那麼多了,因為意識五十一心所把所有的心所全包含了,它最全。我們要是講一意識,就是說前六識實際上就是一個意識,這一個意識它有六種認識功能,這個意識可以看見顏色,可以聽見聲音,可以有感覺,可以有想法,都是一個意識的事,這樣講比較簡練,也好理解。為什麼要把意識考慮的這些善、煩惱心所、四個不確定的分這麼細呢?就是為了讓你改變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你的這個原來方向是錯的,現在把方向顛倒過來之後,你一看我們五十一個心所核心就是一個貪。貪,食色等等,其實其他的都是因為這個食色呀,在這個基礎的需要上發展出來的,你人吃飽了,他要講舒服,要有面子,所有其他的名呀利呀地位,實際上都是為了滿足這個食色的需要的附屬品,核心就是貪食色引起的。
我們凡夫的善也是煩惱心所,因為都是在貪的基礎上。你看我們學了這五十一個心所之後,它的核心很明確。就說,你如果在這個夢中,你的方向是朝著貪嗔痴前進的,你去增加貪嗔痴的,你就走錯路啦,就不可能沒有煩惱,就不可能獲得幸福快樂,就會陷入永遠的生死輪迴的果報,那你就在這個果報裡頭。無明根本就不知道這是夢,不知道這個果報,所以還在那兒找幸福快樂。你碰到這種情況怎麼去找幸福快樂?儒家一個藥方,道家一個藥方,基督教一個藥方,伊斯蘭教一個藥方,印度教也有藥方。印度那個外道,找,看牛吃草能夠獲得幸福快樂升天,他就去修。都是在找這個怎麼能夠讓自己快樂一點,能夠達到幸福,最好能夠達到永遠的幸福,都是在找這個方法。基督教雖然沒有輪迴,但是最後審判如果你信上帝,你就能得救,你到了天堂就與上帝永在,就獲得永生,永遠是神仙了,就獲得永遠的快樂,都是在開獲得幸福快樂的藥方。
我們根據佛說的唯識無境這個真實情況一看,你只要認為這個夢裡是真實的想在夢裡頭找到這解決辦法的全錯了。那怎麼辦呢?就要調轉方向,要去除貪嗔痴,放下貪嗔痴,你這個一放下、一減輕,快樂幸福的程度就不一樣了。雖然還在夢中你還沒醒,但是你已經不像原來那個煩惱那麼重了,你就朝這個方向去前進,這個前進的過程當中也是貪嗔痴。好象說我們要乘般若船到河的對岸,目的是離開此岸,但是你在這個還沒離開的時候,還不能說我就把此岸的東西全拋棄,因為你還沒有離開此岸,你還要利用此岸的東西去造船,去達到彼岸,然後把船也扔掉,這樣才能完全離開此岸,才能遠離顛倒夢想。所以我們還要利用這個材料,但是我們需要利用的材料並不多,並不需要多複雜,或者需要多少錢才能進去。我們就是掌握一個方向,就是我們現在開始看破這個一切如夢幻泡影,我們開始去除貪嗔痴,只要你在朝減少的方向,你就是在朝著真正永恆的快樂幸福前進、在接近。你這麼接近接近終於有一天,你這個夢維持不下去了,因為他假的嘛。夢一醒。你就得大資本。
三十頌學到現在算一半吧,就是講了一個什麼呢?我們整天在這兒思呀,想呀,說呀,折騰呀,實際上就留了一個記憶,這個記憶繼續給我們生起夢,你如果要是在夢裡找解脫,這個方向就是錯的,不可能的,這是愚痴,這是世界上最根本最大的一個愚痴,很少有人能夠認識到的,但是如果你真的知道了這個真理,認識到這一點之後,你就算找到了解脫的鑰匙,你就朝著跟它相反的方向還利用這些貪嗔痴,還利用夢幻當中的這些東西,我來向著去除貪嗔痴的方向熏習清凈種子,熏習說,我要從夢中醒來的這樣性質的種子,方向相反的種子。你這個解脫路就沒有問題了,只是一個時間長短的問題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
※能作因指什麼
※古今智慧第一人談如何做領導人
TAG:心淘智心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