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獨立遊戲在Switch上掀起了一股淘金熱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獨立遊戲在Switch上賣得太好了,我們先來看下面這樣一組數據:
與其他平台同期發售的《神奇男孩》,在Switch上的銷量超過了其它平台的總和;時隔兩年移植過來的《海之號角》,在Switch上的銷量是其他主機平台的總和;《Neurovoider》在Switch上的首月銷量與Steam一年的銷量相當;《洪潮之焰》在Switch上的首發銷量是所有平台里最好的……諸如此類的捷報頻傳。
一方面這可能是因為部分獨立遊戲在其它平台上的銷量確實難看,另一方面Switch這個平台的確對獨立遊戲起到了一種奇特的加成作用。這種效果不只作用於《煮糊了》《星露穀物語》這類自帶光環加成的作品,還包括那些扔到其它平台之後就有如沉入汪洋無處可尋的遊戲。無論是獨佔還是全平台,無論是首發還是移植,獨立遊戲在Switch上呈現出了一種百花齊放的姿態。
當下的獨立遊戲扎堆生產,同質現象極其嚴重,這個概念沒剛出來的那段時間那麼火了,與之對應,開發商們能賺到的錢也沒以前那麼多了。就在國外開發者們喋喋叫苦,奔走相告:」獨立遊戲末日(indieapocalypse)來啦!」的時候,任天堂新主機上的獨立遊戲,卻呈現出一種逆勢上揚的姿態,令人驚嘆不已。
不論是開發者還是玩家,都注意到了這個奇特景象,外媒gamesindustry將這股熱潮概括為「獨立遊戲淘金熱」,Switch何以有這麼大的魔力?
在我看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借用網友們慣用的那句調侃:Switch上的遊戲太少了。事實也的確如此,以美服eShop為例,截至今天,一共有179款遊戲上架,Switch在早先幾個月的時候,每星期上線的遊戲零星可數。當然,拿一個尚在初生期的平台與處於成熟期的其它平台作比並不公平。但不可否認,遊戲的數量一少,競爭沒那麼激烈,獨立遊戲露出與曝光的幾率也就大大提高。相信像我一樣每天都要打開eShop,看看今天又上新了哪些遊戲,順便還要點開「Coming Soon」一欄,再瞅瞅未來發售計劃的人不是少數。
在Switch上遊戲內容缺口極大,玩家們又想玩些什麼的時候,原本淹沒在汪洋之中的獨立遊戲此時就變得光彩奪目起來。不論是之前玩過的還是從沒接觸過的,如果價格還說得過去,那就買一份試試好了。經典之作可以重溫一遍,人氣製作不妨來玩玩看,還有這個雖然沒聽說過但看上去還挺不錯。在Switch每月發售一款當家大作,第三方大廠暫時審慎圍觀的現狀下,這中間較長的空檔期恰好為獨立遊戲提供了一個絕佳舞台。而相對來說,獨立遊戲的配置要求較低,也無須過分糾結幀數與解析度,這也是一份得天獨厚的優勢。
Switch可帶走的便攜性,可拆卸的小手柄,都賦予了Switch一種玩具感。玩家在愛不釋手的同時,難免會期待裡頭會裝著什麼東西,最好能把所有好玩的遊戲都放進去。早在Switch公布之時,就有玩家各種求移植熱門遊戲,並將所有的可能腦補了一番。而我時不時會點開Switch上的遊戲預告 ,想像著拿掌機玩這個會是什麼感覺,而有一種奇妙的收納感和安心感。就好比前陣子那個鬧得比較大的圖標趣聞,為什麼單單是Switch上的玩家對圖標如此在意,畫面佔比較大是一個原因,但背後可能還藏著的是,對心愛之物不容玷污的保護欲。
另一點自然就是任天堂對獨立開發者態度的轉變,從機器放棄鎖區政策、架構與主流平台趨同,到更加親和友好的姿態,頻頻向開發者示好,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獨立開發者給出的評價都是清一色的好評。硬體降低了開發移植的難度,開發者也樂於轉向這個平台,更有那份在任天堂遊戲中成長過來的那份情懷作祟。《華爾街日報》等媒體近期更是撰文稱,任天堂開始鼓勵開發者製作包含暴力內容、打色情擦邊球的遊戲,一改往日人畜無害,「婦孺專用」的合家歡式體驗的刻板印象,《閃亂神樂》《毀滅戰士》等遊戲也正排上了這條隊伍。
從目前實際取得的成果來看,任天堂的另闢蹊徑的確聰明。缺少主流大作,硬體性能不夠,機器內存太小,這些其實都不是問題,任天堂討巧地抓住了可攜帶這一點,有3A大作自然更好,但奔著Switch來的,都清楚3A體驗在其他平台,除了任天堂自己的第一方作品,剩下的自然就是這些容易被埋沒的優質獨立遊戲。歐美服的eShop也已經連續三周,每周都有10款以上的新遊戲發售,這自然比不上每天動輒上架幾十款遊戲的Steam,或是每天幾百款的App Store,但橫向與Xbox One與PlayStation4對比的話,這個處於發售僅7個月,尚處上升期的新主機已經快與其他主機持平,潛力不可估量。
而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受益之後,新進者也紛紛入局,你可以看到擁堵現象初具雛形。相比Steam等其他平台,Switch目前簡陋的商店設計下,簡單的排序,不便的檢索,過少的分類勢必成為桎梏,趁著商店還沒有被遊戲大潮淹沒,趕上了一個好頭的任天堂需要為未來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在推薦和探索機制下功夫,確保每個遊戲有足夠的曝光空間,雖然Steam快淪為一個垃圾場,但V社一貫堅持的演算法推薦機制其實指的借鑒。獨立開發商們還得靠自己遊戲的質量取勝,而不是著隨隨便便做點什麼東西就能大賣。
在集結了「天時地利人和」Switch上,這段機遇與風險並存的獨立遊戲「淘金熱」能持續多久,開發者們清楚地意識到這段熱潮即將過去,迎面而來的就是在感恩節聖誕檔的這段黃金時期,再這之後是不再頻頻斷貨的穩定發展階段,2018年也將是反應不及時的3A廠商及時轉向,以及潛心開發移植的作品開花結果的時候,可以說,這段黃金時期留給開發者們的時間不多了。
也難怪,在盛讚這段淘金熱潮帶來的回報的同時,開發者們也對外傳達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開發者們得儘快行動了,不要等到來不及。「這個窗口暫時還沒關上,但它不會永遠為你敞開。」
只是,這段大門究竟會在何時關閉,我們不得而知。他們只能把握住機會。」we are doing it before it"s too late」有位開發者如是說。
※這輛俄羅斯卡車中,隱藏著一款《俄羅斯方塊》
※你可曾想到,《生化危機》中的「安布雷拉」公司早已入侵現實世界
※《地下城守護者》「精神續作」上架:玩家將率領黑暗勢力反攻人類
※RTS遊戲編年史(五):未知的復興之路
※尤文圖斯球員赫迪拉調侃《FIFA 18》形象,這類「不滿」事件還挺多
TAG:觸樂 |